111白花花的宝钞散出去,造孽啊!(求订阅)
作者:秋来2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最新章节     
    第111章111白花花的宝钞散出去,造孽啊!
    王布犁没接话茬,倒是李景隆接了句:
    “舅姥姥,元鞑子都能发行宝钞,咱大明发行自然也没错啊!”
    马皇后对于元末宝钞也心有余悸,假钞横行,导致百姓买不了什么东西,自然而然就反了。
    所欲重八才会坚定的执行谁敢造假钞,就要谁死的规矩。
    因为他们从历史当中得到的教训就是,元朝假钞太多,从上到下都造假,导致宝钞不值钱了,百姓无法买东西。
    这便是朱元璋定下制造假钞与伪造皇帝制书是同罪的缘故。
    而且在大明初立的时候,铜料极为匮乏。
    制钱恐怕会成为扰民之策。
    官府要求百姓出铜,民间皆是毁坏器物给官员拿去铸钱。
    可民间百姓是真愿意毁器物给官府,还是被强逼着,中间有太多的事情可以操作了。
    而且民间盗铸私铸铜钱的现象也十分频繁,我宁愿自己毁坏铜器铸造也不能给官府夺去。
    因为我觉得自己铸造出来的钱更多。
    百姓与官府之间的信任,在元末就磨的一干二净。
    大明建立之后,也并没有好转。
    更何况大明皇权也不下乡。
    许多老工匠在元末活下来,都有手艺传给儿孙挣口吃的,故而民间私自铸造铜钱的手艺也用不着担忧不及格。
    元朝从上到下都喜欢造假币,这股子风气就算元灭明立,也没有截止。
    谁不喜欢钱呢?
    出于商业上的考虑,铜钱作为流通货币,材质粗重不便商贾转易,尤其是对于远程贸易转输极为不方便,无法满足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元都在用纸钞,朱元璋也用。
    最为重要的一点马皇后心中也清楚,那便是大明库府空竭,金银储备缺乏,财政窘迫,因此发行宝钞来缓解金银不足,又不允许兑换。
    “你乃县衙小吏,自是晓得民间流通的铜钱都有哪几种。”
    “三种。”
    王布犁除了花宝钞,找回铜钱也辨别过。
    “一种是洪武通宝,一种是开元通宝等古钱,一种是私铸。”
    主要是铜钱数量稀少,大明不得不允许古钱进入市场,参与流通。
    这也导致了不少人去盗墓挖古钱用来生活。
    马皇后晓得父子两个无法从王布犁这里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但她坚信王布犁是有解决办法的。
    所以才会慢慢的把话题引到这个上面来。
    “我大明铜钱稀少,铜矿也找不到,只能用宝钞。
    兴许过不了多久,就会再次出现元末的情况,百姓手里的宝钞都不值钱了。”
    马皇后叹了口气:“这种日子我过过,想必你父母也过过那种艰难的日子吧?”
    王布犁颔首,他大哥的年岁要比朱标还大。
    当然不是他爹晚婚晚育,属实是老朱的问题。
    “皇后娘娘的担忧是对的,就民间而言,洪武九年的宝钞要比八年的更受欢迎,
    相同价值的宝钞,新钞在市场上能够买到更多的东西。”
    王布犁把自己的见闻说了出来,这是一种畸形的价值生态。
    谁让朝廷不回收,旧钞损失了那就是自己的,那谁也不想砸自己手里,百姓自然是用脚投票,新钞比旧钞更加值钱十分正常。
    “可是有什么解决办法?”
    “皇后娘娘,我相信朝臣定然会想出解决办法的。”
    马皇后仍旧不死心:“布犁你能破案,脑瓜子转的比旁人都要快,如何能没有注意?
    反正这里也没有外人,说错了也没有人会怪罪的。”
    “就是。”
    李景隆给王布犁狂打眼色,你要是把皇后娘娘哄高兴了,她在关键时刻能够救你全家性命。
    你小子可千万抓住机会。
    王布犁见马皇后如此低声询问,倒是也不瞒着:
    “我曾经在古书上看到,有一个叫倒钞法的法子。”
    “什么叫倒钞法?”
    马皇后神情微动,稍微有些紧张,她的直觉便是王布犁这小子知道答案。
    “倒钞法就是官府用旧钞调换新钞的法子,宋金都有过这种办法,官府一贯收取三十文的工本费,五百往下递减,把旧钞给百姓换成新钞。”
    旧钞换新钞要给朝廷缴三十文的工本费,本身便是一种贬值。
    但是王布犁觉得用这个法子至少可以使得大明的经济,达到三方面的效果。
    “倒钞法有什么好处呢?”
    马皇后并不是那种能被轻易打发的人。
    她得弄清楚这里面的缘由,才能更好的进行劝谏。
    要知道,劝谏这活,也不是胡乱劝谏的。
    在大明别的皇帝面前,臣子要是死谏,你兴许能有邀名的机会。
    但是在老朱面前死谏,他真的会让你去死。
    叶伯巨只是委婉的上书批评了一下老朱的政策,并没有死谏。
    如今就已经被饿死在了京师大牢当中。
    死谏?
    谁他妈的敢在老朱面前死谏啊!
    王布犁伸手手指说道:“以我局限的眼光来看,大抵是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哦?”马皇后嘴角微微勾起,等着下文。
    李景隆瞪大眼睛,好家伙,就你小子他娘的都是鬼主意是吧?
    还局限的眼光来看就三个方面,你还跟皇后娘娘这端起来了。
    但是蓝玉却是早知道如此的模样。
    像王布犁这种人,怎么可能是那种无用书生,他们只会提出问题,在此之后并不能提出解决办法,就会说别人不会干。
    “一方面以解决流通领域中的宝钞软旧昏烂问题;
    另一方面也可在一定范围内回笼一部分纸钞,减少流通的宝钞数量,减缓大明宝钞贬值速度;
    最后一方面是增强大明宝钞的信用度,如此才可以让持有宝钞的百姓有信任感,更愿意接受宝钞,拿在手里。”
    单项不可兑换宝钞,经过元末宝钞洗礼的百姓,对明钞能有个屁的信任度?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屁股自然没坐在他以前当乞丐的位置上,第一考虑的也不是百姓。
    马皇后有些听不懂,但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都记在心中。
    但信任感这句话,她是听的懂的。
    大明宝钞这个朝廷推出来的钱,百姓信心不足。
    王布犁不想往深了说,大明宝钞政策就是带着明显的敛财目的,全都靠着老朱一手强行往下推的。
    百姓不能用金银交易,也无法用宝钞向官府兑换金银,但是百姓可以用金银去兑换宝钞。
    这就相当于我要你拿金子来兑换我手里的纸,但是你敢用手里的纸来兑换我的金子,你他娘不想活了是吧?
    朱元璋妥妥的小农思维,我只能占便宜,绝不能吃亏。
    马皇后按耐住心中的激动,又与王布犁说了一些家常话,这才说不耽误你们休息了,你们先睡一会。
    三人恭送马皇后离去。
    “你看什么?”
    王布犁看着李景隆,手里却是端起早就凉了的茶。
    “我说你这个脑瓜子是怎么长的,凭什么知道那么多我不知道是事,话说的我也听不懂,你怎么不给我~舅姥姥解释解释?”
    “我相信皇后娘娘她能听懂。”王布犁喝完了凉茶对着蓝玉笑道:“蓝大将军,你说是吧?”
    蓝玉懒得理会王布犁,虽然他能听懂个七七八八,但是要全都明白,那也是费劲。
    毕竟他的心思也不在这上面。
    咱只管打仗,想法子覆灭北元。
    至于其他的,不该我管的事,我不管。
    李景隆见蓝玉是副司马脸,又忍不住内心怀疑。
    难不成只有我一个人不懂?
    那是不是显得我有点憨?
    “谁说我不懂了?”李景隆也端起凉茶猛灌一口:“咱是怕你说那么多,把皇后娘娘绕里面。”
    “困了,先睡了,句容县距离京师九十里,就算快马加鞭也得几个时辰,我先养养精神,免得审案子的时候出错。”
    “行行行。”
    李景隆也想赶快结束这个话题,他一丁点都不想聊。
    越聊越显得自己憨比。
    蓝玉倒是坐在一旁,精神抖擞,他一点困意皆无。
    他觉得王布犁稍加历练一二,将来当个丞相也说的过去。
    到时候咱们一文一武,共同辅佐太子,那大明岂不是越发的强盛?
    说白了,大明缺钱。
    蓝玉觉得王布犁能搞来钱,那就有了充足的军费,可以支撑他北伐。
    今夜的劝谏,蓝玉也相信太子把王布犁这个人记在了心中。
    至于他与老四朱棣有交情,那也没什么关系。
    无论如何老四还不如老二老三的威胁大。
    只不过他封在北平,有与咱争夺出兵打蒙古的机会。
    但蓝玉随即笑了笑,如今的朱棣连战场都有没上过,以陛下的英明,定然不会让朱棣上来就搞什么大军总指挥。
    陛下冒不起这个险,倒是让魏国公徐达挂帅的机会大。
    一想到这里,蓝玉就盼望着,什么时候才能由他率领北伐军呐?
    更何况太子的地位稳如泰山,其余皇子拿什么同他争位置啊?
    对于王布犁与燕王有私交这件事,蓝玉只是疑惑,但并未往心里去。
    尽管大殿当中的门是关上的,就是免得陛下骂人过脏的话,传到外面去。
    同时朱元璋关起门来骂人也并不是给他们臣子留面子,而是避免被王布犁那小子听到他熟悉的声音。
    宝钞提举司的大臣以及户部的主官们,忍不住擦汗。
    陛下接连提的几个问题,他们都没有提出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至于宝钞提举司正四品的提举被撤职,由副提举接任。
    若是办不好差事,你也滚去辽东充军发配。
    养你们都是吃干饭的,平日里什么都不想,就知道混水摸鱼。
    现在出了问题,屁的解决办法都想不出来,要你们何总?
    副提举这就属于喜从天降。
    他着实没有料到,尽管今天饭也没吃,皇帝又大发雷霆,可他竟然升官了。
    要不然自己升官得熬到什么时候?
    胡惟庸对于经济学也并不是很明白,但总归是经过元末宝钞洗礼的。
    对于皇帝提出来的一些疑问,他也得私底下找人了解清楚,才能给出确切问题。
    现场除了突然被升官的人之外,其余人对于皇帝的发怒,皆是瑟瑟发抖。
    朱元璋从尸山血海里出来的,自从当了皇帝之后,天底下就没有人值得他在收敛自己的脾气。
    故而时不时的发怒敲打这帮他本就不信任的臣子,目的就是叫他们好好给他办差。
    只有宝钞思提举心哇凉哇凉的,偷偷看着丞相胡惟庸,希望他能够帮自己说话。
    一时间大殿内的气氛十分的凝重,马皇后叫人推开殿门,吩咐宫女们先给跪在地上请罪的大臣们一个一个肉包子,垫吧垫吧肚子。
    然后又拿着食盒上前,叫父子俩吃饭歇会。
    这都什么时辰了,还饿着肚子办公。
    众多大臣见了马皇后,当即有些人泪流满面。
    也就皇后娘娘拿咱们当个人了。
    咱这官说出去威风凛凛,旁人羡慕。
    可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晓得。
    朱元璋见自己的媳妇来了,脸上的怒气稍微有些收敛。
    自从他知道自己媳妇没几年好活头了,便与她十分腻味,更加顺着她的意思,不敢惹她生气了。
    “妹子,这么晚了,你如何来了?”
    “看你们一直没吃饭,又发了如此大的火,容易饿着。”
    马皇后面对父子俩嘴里吐出三个字,王布犁。
    但是没有出声。
    朱标疑惑娘亲在说什么呢?
    但是几十年夫妻且感情深厚的朱元璋立马就猜到了,于是开口道:
    “你们都去偏殿里吃饭,要不是咱妹子来了,你们全都给咱饿着,活都干不好,也配吃饭!”
    于是一帮被训的跟三孙子似的大臣在胡惟庸的带领下,去另一个偏殿吃饭,谁也不敢抱怨。
    毕竟这里可是皇宫。
    胡惟庸也觉得皇后来的及时,如此算是解决了大家的窘境,要是在过一会,说不准皇帝就要杀人了。
    太子也不一定能劝得住。
    还得皇后出马才行,但臣子如何能与皇后私交呢?
    这是犯了忌讳,更是犯了后宫不得干政的政策。
    但皇后主动前来就不一样了。
    “妹子,你给咱们说说,那小子给咱出了难题,又给了解决办法没?”
    马皇后点点头,于是一字不落的复述了王布犁的话。
    “倒钞法?”
    朱元璋还在纠结当中,他相信大明百姓手中的旧钞有很多。
    可一旦给他们换新钞,那岂不是所有人都来换。
    咱平白印了那么多的钱,没有花出去办正事,都给了百姓了。
    “重八,你莫要小气。”
    马皇后一瞧就晓得自己的丈夫是在心疼钱财。
    “既然别人没有什么解决办法,你就算把朝中大臣砍了也没有用,莫不如就听他的劝告,搞这个倒钞法,以此来换取大明百姓对大明宝钞的信任。”
    “可是大明初立,咱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先不说趁着王保保死了咱要早些准备北征,就算是西边也得花钱安稳,更不用说云南还没有打下来呢。”
    朱元璋还在纠结。
    白花花的钱都散出去,造孽啊!
    王布犁他不当家,就是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三十文就能换一贯?
    那岂不是天下所有百姓花三十文,就能从咱这买走一贯钱。
    然后他们在拿着一贯钱去买值一贯的东西。
    翻来想去,这个倒钞法,都是咱亏了。
    “王布犁这小子是一点都没站在咱的立场上。”
    “不,他就是站在了咱大明的立场上,才会说这话。”朱标到底是年轻人,接受的更快:“爹,百姓对咱的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百姓对手里的大明宝钞能产生信任,他们就会好好用,不会疯狂的兑换。”
    “放屁。”
    朱元璋甩了一下衣袖:“标儿,你没有在民间游历过,如何知道天下刁民何其多也?
    你信不信,只要你爹我宣布这个倒钞法,那天下所有的百姓都会来占咱的便宜。
    就算是面值等字样仍很清晰的旧钞,他们也会拿来换取新钞的。
    三十文就能换一贯,谁不来换?”
    朱元璋也相信了王布犁的话,民间百姓爱新钞胜过旧钞。
    朝廷一旦出现兜底的政策,谁不占就就算傻瓜王八蛋。
    这样的想法,大有人在。
    “不不不,爹。”朱标再次反驳他爹:“这个法子咱们是赚的。”
    “嗯?”朱元璋极为诧异:“你小子是不是脑瓜子糊涂了,赔钱的买卖你还能说赚?”
    其实大明宝钞本质上就是赚的。
    一堆无法兑换的纸,被赋予了价值,怎么算都是赚的。
    “因为百姓要拿一贯来换三十贯,还交工本费三十文,不是免费兑换。”朱标脸上带着兴奋之色:
    “就算方才爹你说会有人拿着完好的旧钞来换新钞,可是我们仍旧可以让完好的旧钞给臣子发俸禄去买东西。
    直到宝钞再次破烂,他们还得再花三十文前来兑换。
    我们再把一些规矩定在大明律里,比如即便旧钞已经破软,只要上面的面值字样仍然清晰、不存在挑描剜补等情况。
    民间贸易与官府征税时,就必须继续使用。
    只有真正烂得没法用的,才允许拿来兑换新钞,有此震慑之下,相信爹你说的那种情况也会有所减少。”
    听完好大儿的分析,朱元璋摸着胡须轻微颔首。
    若是从这方面想,王布犁这个倒也是不错的主意。
    但他还得考虑考虑,避免刁民过多,都来兑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