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笼络商人
作者:满地是菠萝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刘封心说:若开口管你要,定各种理由推脱,借不来多少粮不说,反倒欠你老大人情?
    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多好?
    粮有了,百姓饿不死!
    回头乐意给你补偿,那是本公子仁义,不乐意给你补偿,你也得受着。
    但他不能这样说啊,而是彬彬有礼的朝在场人士一拱手:
    “倘若我要算计你们,何必如此大动干戈请各位赴宴?诚意便在此宴之中,各位静听便是。”
    那老者道:“既如此,倒想看看公子以何物补偿,是否有诚意?”
    刘封从容不迫的说道:“补偿有三,第一:在座各位,凡在本公子辖地经商,皆免第一年商税,第二年往后只征半税!”
    这些商贾互相看了看,都觉得有些诧异。
    一人有点不确定,又拱手道:“公子,是第二年往后,每年都半税吗?”
    刘封笑了笑:“每年皆半税!但有一点,只限在座各位亏粮的商客,旁人不得此利!”
    “啊……”
    “嘶……”
    “这个……”
    众商贾互相望了望,都和邻桌商量了起来。
    “这是真的吗?”
    “现在各州连年征战,官府都加税,到这里减税了……”
    “而且一减就是一半啊!”
    这可是太守大人众目睽睽下的保证,真实性不容置疑。
    这时候,有一锦袍商贾道:“哎,刘封公子的辖地不仅有江夏本地人士,还有新野来的十万军民。”
    啥意思?
    十万人,在当时也是不小的购买力了,再加上本地人,绝对是三分江夏最有商机的那部分。
    其他人也跟着讨论起来:
    “对啊,他们现在不缺吃喝,我们卖些布料锦缎,是不是很不错?”
    “十万人要开垦良田,当开个农具坊。”
    “可售草药!”
    “甚好,甚好也!”
    “只有我们免税减税,其他商客却不免,呵呵,他们想进来也难了……”
    ……
    刘封没说话,他明白这些人动了心。
    但这还没完!
    “各位稍安勿躁!我还没说第二偿!”
    那老者赶忙说:“公子,这第二偿是什么?”
    刘封笑了笑:“此处风景如何?”
    众人虽在蓬中,却也知道这里依山傍水,景致绝佳。
    都纷纷点头表示肯定。
    “我要在这建二十套宅院,皆方卅步小九亩,在座各位,凡明年在本太守辖地经营最优二十名,皆可获赠一套!公士、上造等,亦可按需扩建。”
    众商贾又讨论了起来!
    一人有些担忧:“公子,此处可有匪患?”
    刘封真诚的说道:“此处由本太守派兵剿匪,并派兵驻守要道,定期巡查,仅限各位及府中登记之人可随意进出,杂人拒之门外,所以无须担心匪患!”
    底下一人欣喜说道:“这不相当于官军给我们当管家了吗?”
    又觉语失,赶紧闭口。
    刘封笑了笑,没说什么。
    是啊,战乱的年代,商贾最怕的就是劫匪流寇抢劫偷盗,绑架勒索,现在,有官军给你守大门,你还怕什么呢?
    “好啊……”
    “刘公子,果有诚意!”
    “我说公子为何征民欲在此建宅,原来如此啊!”
    又一人有些顾虑:“可官军不会对我们……”
    他没说下去,但刘封明白了他的意思:“凡官军有骚扰各位良商者,第一次二十军棍,第二次,直接斩首!放心吧,你们是江夏军民的救星,我怎会让你们受委屈?”
    众人皆点头称是。
    “那第三件……”
    刘封一招手,四个人抬进一块大匾,上书四个大字:“救民良商!
    一块匾?
    这有什么?
    众商贾面面相觑,却有人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是啊,一块匾真的没什么!
    谁都可以做!
    但你要知道它背后的含义,那就知道这块匾有多重要了。
    甚至比前面两个都重要!
    当下,见面战乱,民不聊生。
    不仅仅百姓,做生意的更怕敌军忽至,杀人屠城!
    但掌权者都知道,有一类人能不杀就不杀。
    那就是名声在外的大善人。
    杀这样的人,背负的舆论压力可要比杀普通百姓还要大得多。
    住在时雨天司阁楼山下,又有这块匾,相当于官方承认的善人,在这乱世,也就相当于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那么,谁又能得到这块匾呢?
    “各位能在饥荒之时来江夏售粮,皆良善之商,当受之无愧!凡黄鹤山下宅院,皆赠一匾!如果没能入住黄鹤山宅院也不用愁!每年可新建一新宅!除了有宅者,当年生意最优者,亦可入驻!如不愿,也不强求。”
    “原来,你我都可能得此牌匾啊!”
    “那太好了!”
    众人一拱手:“谢大公子!”
    “怎么样?本公子有诚意没有?”
    这下,在场商贾皆笑逐颜开:
    “有,有!”
    “那便与我共饮此杯!”
    “敬大公子……”
    众商贾来时,怨气重重,现在却都豁然开朗。
    大家都知道刘封已经花费重金征民兴土木,当不是故意搞个仪式专为糊弄他们。
    那老者拱手道:“大公子果真仁德之人啊,我们今日算知道了,之前无理之处还望海涵!”
    刘封拱手感慨道:“哎!此非我之仁,乃我父玄德公每日叮嘱,实不敢忘也!”
    “哦……”
    “原来是玄德公!”
    “父子皆真仁义之士也!”
    “难怪新野军民至死相随,换做是我,我也跟着玄德公……”
    ……
    这时,又一人拱手道:“大公子既如此让利于我们,可对我们有何要求?”
    刘封想了想:“嗯……要求嘛,只希望各位财源滚滚,江夏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对了!”
    刘封想起了什么:“年关将至,正旦之时,我想办个花车大庆,杀猪宰羊,祭奠天司,官民同庆,岂不乐哉!”
    众人又面面相觑,不晓得这是何意。
    刘封解释道:“也是借这个机会,让百姓明白,之所以能吃饱饭,除了天司相佑,还有你们这些商贾危难之时前来售粮,所以每家商贾可做一花车,以牛马拉行,上书本商会名,在夏口街头招摇而过,让百姓都看看,救他们活命的,都是哪些商会!”
    这时,有人恍然大悟:“这可是宣传本商号绝佳的机会啊……”
    “是啊是啊!”
    众商贾权衡了半天,总么算都有便宜占,没人再怀疑什么,皆对刘封躬身相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