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许昌城内,暗潮汹涌
作者:满地是菠萝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魏帝驾崩,许昌不知。
    现在蒋济,司马懿,夏侯霸,曹彰,张辽五路人马皆往许昌而去。
    首先抵达的是蒋济!
    他一路北行,换了四匹战马。
    终于第一个抵达许昌。
    然而到了这里,他差点傻了。
    满城挂白搭素让他以为曹操的死讯已经传来。
    但一打听,他长舒了一口气。
    原来竟是夏侯惇。
    大将军之死固然悲恸,但远不如陛下驾崩的影响力大。
    “二公子在哪里?我要见二公子!”
    曹丕很快得到了消息,他还以为蒋济是来为夏侯惇吊丧来的。
    他还纳闷,身为重城主将,怎可随意弃城吊丧?
    但他并未责备:
    “蒋先生,来的正好……”
    蒋济匆匆的走到曹丕面前:“二公子,现在不是吊丧的时候,在下有重要的事要和二公子说!”
    曹丕略显不快:“什么事还能有比夏侯叔父的葬礼重要!”
    他想了想:“莫非……合淝丢了?”
    “比那还可怕!”
    蒋济眼见没法沟通,他上前一步,小声在曹丕耳旁嘀咕了一句。
    曹丕大惊失色,脸色瞬间惨白:“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蒋济深深的点点头。
    曹丕面孔扭曲,但很快,他恢复如常,回头高喊了一句:
    “植弟,这边你先主持一下,为兄有些事要处理。”
    曹植点点头:“好,你去吧。”
    曹丕赶紧拉着蒋济到没人的地方:“蒋先生,你且细细说来。”
    蒋济便将所见所闻全都说与曹丕,曹丕激动得瞳孔剧烈颤抖,甚至让人难辨喜悲。
    “父皇驾崩,那三弟要……杀我??”
    “程大人正携圣旨往许昌来,三公子强征合淝守军去截杀,在下不知结果如何?”
    曹丕想了想,又摇摇头:“不可能,父皇勇武仁德,无敌于天下,怎能此时驾崩??你……你可曾见到父皇尸首??”
    “未曾!”
    “那有可能父皇在考验……”他想到这,思路忽然戛然而止。
    不可能!
    若在平时,父皇以此考验倒情有可原,但现在大魏国命命悬一线,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父皇绝不可能这么做!
    再退一步说,蒋济的合淝军被曹彰带走了,那自己得到消息,做出应对也理所应当。
    而且,听蒋济所言,这遗诏中的名字十有八九就是自己。
    “父皇立我为储,我却让兄弟夺了位??
    岂不是辜负了父皇的信任!”
    曹丕想,现在不管圣旨能不能传到许昌,自己必须做好应对。
    可是,曹彰带的可是几万合淝守军啊,许昌这点人马怎么应对?
    他想去问问和他交好的谋士。
    可陈群不在此,董昭也不在此,贾充倒是在……
    猛然间,他又想到了一个人——荀彧!
    那是父皇的“子房”,是真正见过大场面的能臣。
    现在,莫不如使他帮忙?
    他赶紧去找荀彧,并和蒋济将情况一并说与荀彧。
    荀彧听完也大惊失色。
    一时间也难辨真假。
    但他知道,蒋济不是信口胡说的人,他也毫不怀疑蒋济的忠诚。
    看样子,曹操可能的确有可能是驾崩了。
    他眼中流出泪来。
    又问了一句:“蒋先生,可见到陛下遗躯?”
    蒋济坦然回答:“没有!”
    荀彧点点头。
    没见到是正常的,程昱为传诏书,定秘不发丧,见到了才不正常,
    以程昱的手段,一定会骗曹彰一波。
    这也说明诏书中储君一定不是曹彰,否则直接告知曹彰,曹彰必听话从命。
    那诏书传位之人会是谁呢?
    看蒋济第一个来找曹丕,肯定是认为储君是曹丕公子了。
    可蒋济也没见过诏书!
    真的会是他吗?
    荀彧心中多少还是有所怀疑的。
    但心中也的确认为,曹丕是最有可能的,十成最少占了七成到八成。
    “文若先生,如今该如何应对?”
    荀彧想了想,到底还是给出了办法。
    “公子,你立刻放出消息,说刘封已派人潜入许昌,并以此为由实行全城戒严。
    这样,你可以监国名义顺利的拿到许昌的羽林军和各个部队的指挥权。
    然后派兵于各个险隘驻守。”
    经荀彧这么一点拨,思路立刻清晰了起来。
    他认真的一抱拳:“多谢先生。”
    荀彧想了想,又说道:“请公子也给在下一些兵马,一则保护宗室子弟免受曹彰所害,二则也可便于储君顺利继位。”
    曹丕非常感动:“这个应该!先生要多少兵马?”
    “两千足矣!”
    “好,便依先生!”
    其实荀彧也做了两手准备,若是储君是曹丕,他便能助曹丕顺利即位。
    但若储君是曹植,他便可以借此保护曹植免受曹丕所害。
    荀彧又提醒曹丕:
    “另外,公子,倘若此消息为假,陛下尚在人世,你又当如何?”
    不等曹丕回答,蒋济便抢着说道:“传消息的是我,公子只是做好应对,并无罪责。倒时陛下若怪罪,便由在下一人承担!”
    曹丕眼含热泪,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抱拳深躬:“若在下即位,必重谢二位先生!”
    当即按照荀彧所言照做。
    荀彧也安排军卒将曹家宗室子弟安置在安全的地方。
    他长叹了一口气。
    说起来,保护曹氏宗族,是他唯一能报答曹操的机会了。
    而荀彧这边刚把人带走,江东那边又来人了。
    是郭淮将军。
    郭淮将司马懿的一封信交到了曹丕手中。
    曹丕看完信,不免有些疑惑。
    他问郭淮:“仲达现在何处?”
    “他本人就在城门口!”
    “他带了多少人?”
    “只他一人。”
    “那十五万大军呢?”
    “驻扎在城外三十里。”
    带大军入京,使大军驻扎在城外三十里,自己一人入城相见。
    司马懿这一番操作太让曹丕满意了。
    “叫仲达入城!”
    “喏!”
    不一会,司马懿跟随郭淮来见曹丕。
    “殿下,臣知巢湖生变,斗胆入城勤王,此江东虎符请公子过目!”
    说着,将一枚虎符献给曹丕。
    曹丕冷着脸:“司马懿,倘若我父皇没有驾崩,明早就回许昌了,你知道你这是什么罪吗?”
    司马懿一躬到底:“死罪!”
    “那你为何胆敢如此?你可知道,你这样不止害了你自己,还有可能害了我!”
    “臣知罪!”
    司马懿伏着身,卑微得像一条狗:
    “臣为救公子,甘冒身死风险!没想那么多……殿下,当前事态紧急,当立刻令军入城,以防曹彰公子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