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微微摇头,眉头紧锁,脸上露出几分无奈和懊恼:“什么都没有。昨日那几个活口,全被陆燃的人带走,连夜审问。怕是现在已经招供了,陛下应该已经知道了。”
襄王闻言,脸色顿时一沉,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目光远眺,仿佛在思索着什么。窗外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随时都会有一场暴风雨降临。
他转过身来,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声音也变得低沉而冷漠:“这个明王,存心想要拉本王下水。他肯定事先已经吩咐过那些人,只需一口咬定是本王指使的,那本王就百口莫辩了。”
景阳见状,心中也不禁为襄王感到担忧。他深知自家王爷的处境已经十分艰难,如今又被明王如此陷害,更是雪上加霜。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王爷,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襄王长叹一声,目光中充满了无奈和困惑。他摇了摇头,声音中带着几分彷徨:“怎么办?本王如今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惫和无力感,仿佛已经被这重重的困境压得喘不过气来。
窗外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吹得窗棂吱呀作响。
“王爷,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景阳的声音显得格外坚定,“明王此举并非天衣无缝,一定会有破绽。只要我们找到破绽,就能扭转局势。”
襄王微微转身,看向景阳,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点了点头,声音恢复了几分坚定:“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你立即派人暗中调查明王的动向,还要命人留意昭阳殿与朝云殿的一举一动。”
景阳拱手领命,转身离开。
襄王继续站在窗前,目光远眺,心中从未有过的慌乱。他知道,这场风波远未结束,接下来的路将更加艰难。随后他淡定的来到书桌前,拿起毛笔,开始练字。
这时,御前公公缓缓步入院落,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天家的威严。
“王爷,陛下有要事相商,特命咱家前来传召。”御前公公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庄重。
此时的襄王正在书房中挥毫泼墨,听到传召,他停下笔,轻轻吹散了纸上的墨香,转身看向御前公公,脸上露出一丝淡定的微笑,“本王已知,请公公稍候片刻。”
襄王妃听闻此事,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安。她匆匆赶到书房,看到襄王正要随御前公公离去,急忙走上前,紧紧拉住他的手,“王爷!”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中满是不舍和担忧。
襄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王妃不必惊慌,本王只是去一趟昭阳殿,与陛下商议国事。你且在此照顾好孩子们,别让他们知道此事。”
襄王妃泪眼婆娑,她深知此去昭阳殿非同小可,生怕王爷此去不回,但又不敢在王爷面前显露出来,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恐惧,含泪道:“王爷,您一定要小心。”
襄王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温柔,“王妃放心,本王自有分寸。若有何意外,你且按照景阳的安排行事,千万不要慌张。”他虽对王妃没有爱情,但她毕竟是自己的发妻,一同孕育了一双儿女。
襄王妃点点头,泪珠顺着脸颊滑落,她紧紧抱住襄王,仿佛要将他融入自己的身体。襄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温柔地拭去她脸上的泪水,“好了,本王该走了。王妃,回去吧。”
襄王转身离去,背影在阳光下拉得很长很长。襄王妃站在原地,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担忧和不舍。她知道,这一去,或许就是永别。但她只能默默祈祷,希望王爷能够平安归来。
昭阳殿的深处,宛如一片静谧的海洋,萧玄琛独自坐于书房之中,手中那只古朴的茶杯在指尖轻轻旋转,茶水随之微微晃动,荡起一圈又一圈涟漪。他的眼神深邃而复杂,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阴谋,又似在沉思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深重之事。
书房的角落,郑曦颜静静地站着,她的面容凝重,眉头紧锁,那双明亮的眼眸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不时地望向窗外,心中更多的却是为襄王担忧。
“陛下,襄王已到。”御前公公的声音打破了书房内的沉默,像是平静的湖面被投进了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萧玄琛闻言,手中的茶杯一顿,随后缓缓放下。他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凌厉之色,仿佛是在审视着面前的襄王。他淡淡地开口,声音平静而威严:“传他进来。”
片刻之后,襄王的身影出现在书房门口。他身着华丽的朝服,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稳有力。他的面色不改,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不迫的神态,显然早已料到今日之行会有一番风波。他向萧玄琛行礼声音,铿锵有力:“臣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随后便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萧玄琛的发问。
萧玄琛的目光在襄王身上扫过,从他那平静的面容到笔挺的脊背,无不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力量。他淡淡地开口,声音平静而威严:“襄王,昨日朕遭遇刺杀,想来你已知晓。”
襄王点了点头,他的目光与萧玄琛对视,没有丝毫的躲闪。他沉声道:“陛下遇刺,这么大的事臣自然知晓。只是,臣一直在想,是谁胆敢在宫中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昭阳殿内,气氛瞬间紧绷如弦。萧玄琛的双眼微微眯起,仿佛在洞察襄王内心的真实想法。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襄王,你可知朕为何召你前来?”
襄王微微一怔,随即拱手道:“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