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见闻
作者:忽觉在他乡   瓮天最新章节     
    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狂风怒吼,满天黄沙狂舞在苍穹
    一个个沙浪向前涌动着,像—只无形的巨手,将沙漠揭去了—层,又揭去一层,永无休止。
    茫茫的沙海中留下了一串串踏实而清晰的脚印,炙热的沙海将热气透过双脚沁入心肺,一个高大健硕的人影如履平地般行走在荒凉的沙漠中…….
    此人就是寻找“蒙面杀手”的阿福。
    他已经走访了白狄部族,可是没有“蒙面杀手”的踪迹。
    也是,他马不停蹄地赶往林胡,但是那匹盗骊马不堪重负和路途的劳累,永远地倒在了荒漠中……
    还好,前面已经能看到城池了,远远地就能看到半边城墙已经塌了,呈现一个巨大的凹陷,好像是遭受到什么巨大的冲击一样。
    阿福看得真切,那是关内侯的擂鼓瓮金锤硬生生砸出来的通道!
    再次来到林胡,阿福明显低调多了,甚至走路都慢了下来,还戴上了面纱。
    虽然距离破城已有十天有余,但是城内竟然出现了很多大昰民众,他们聚集在此处,有的在路边摆着小摊,卖些盐巴和香料,有的拿着丝绸布匹在交换着牛羊马匹,还有的在查看这沿街商铺,想必是要再次做点小生意,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阿福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竟然有些呆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不明白,心中有些气愤。
    随后,他将一个正打算付钱的大昰百姓抓在身后,怒声喝道:“要做生意回大昰去,在这干什么?”
    那个百姓被突然拽开,吓得双手抱头,口中叫喊着:“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而一旁那个胡人打扮的商贩趁乱跑了出去,转眼就没了踪影…….
    阿福一愣,这是把我当成什么了?
    随后,他大声说道:“谁要杀你了!”
    “你——你,你是蒙面杀手,不要杀我,我是大昰百姓!”
    此言一出,阿福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戴着面纱的原因,他肯定是把我当成了那个杀人不眨眼的“蒙面杀手”。
    而后,阿福摘下脸上的面巾,轻声说道:“你看看我是谁?”
    可是他并不敢抬头,哆哆嗦嗦地说道:“大哥,规矩我知道,我什么也没看见,你就放我走吧!”
    阿福有些不明所以,略有犹豫过后,他低声说道:“放心吧,我是萧关军,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萧关军?”
    他缓缓地睁开双眼,透过指缝看到了一张圆滚滚的大脸,那穿着样貌赫然是大昰中人。
    终于,他放下心来,可是心中突然产生一股怒火,他大声喊道:“那你为什么阻止我做生意,断我活路?”
    阿福一愣,心想你在什么地方做生意不行,非要在林胡做生意?
    他不解地问道:“这里是林胡,很危险。”
    不料那个大昰百姓的一句话,顿时让阿福如遭雷击。
    “你以为在大昰就不危险?”
    随后,他在阿福目瞪口呆的注视下说道:“本来我们那个村子过得还不错,但是突然这几年频繁遭到胡人进犯,每次都是晚秋过来,每次过来都会抢走我们的钱财、牲畜、盐巴还有布料,有时候还会抢走容貌不错的女人……”
    “他们每次过来后,都有衙门的人过来,统计损失,挨家挨户地询问家里都被抢了什么东西,还有什么东西,多次之后大家都长了个心眼,会在家中挖地窖,每逢晚秋都会将家中的贵重物品藏在地窖中。”
    “可是,每次胡人都能准确地找到位置,将其洗劫一空,你知道为什么吗?”
    阿福,神色痛苦,毕竟他也是因为胡人才失去了亲人,他轻声问道:“为什么?”
    “呵呵——因为那些胡人根本就不是胡人,那些都是衙门里的人假扮的,他们为了一己私欲,将百姓当成‘奴隶’,无休止的掠夺我们的钱财,简直是披着狼皮的羊,还美曰其名地安抚百姓,其实是为了调查我们家里还有没有余粮!”
    听到这里,阿福心中升起一股怒火,可是却不知道往哪里发。
    “直到有一天,真得有胡人来犯,他们骑着大马,手持长刀,见人就杀,可以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原来之前大家都是被圈养起来的‘猪’,真正的胡人可不管我们死活,呵呵呵——现在想想还不如直接被杀死,否则会一直生活在痛苦中!”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来到胡人这里做生意?”阿福不解地问道。
    随后他掏出了袋子里凝结成块的盐巴和米酒,笑着反问道:“呵呵——这些东西在大昰能卖吗?”
    阿福一愣,心中五味杂陈。
    不光是盐巴和酒不能贩卖,甚至就连铁和田也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身在军中的他想不到那么多,只觉得萧关在大昰就在。
    但是,现在阿福心中却有些悲凉。
    他不禁在心中问自己,这还是付出鲜血和生命守护的大昰吗?
    守护大昰,到底守护的是什么?
    是大昰的基业?
    还是百姓的安康?
    阿福越想越是迷茫,他不禁问自己,如果大昰已经腐朽,民不聊生,这样的大昰还值得守护吗?
    他不知道答案,松开了那个衣衫缝缝补补的中年男人,在临走之前还将自己仅有的20两纹银硬塞给了他。
    随后,他茫然地走在街上,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要干什么,要去哪里。
    街上的吆喝声不断,他清楚的看见那些大昰衣着的商贩是多么的小心翼翼,哪怕是卖个红薯,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着身边的变化,收到一点碎银会塞在衣服的最里面,然后再热情地叫卖着……
    “红薯嘞,当年的红薯嘞!”
    ……
    渐渐地,阿福好像明白了什么。
    他好像知道了为什么那些大昰百姓要如此“拼命”。
    可是,当他知道这个答案的时候,心中却更加悲凉。
    或许,他们只是为了活命。
    为了讨一口饭吃,为了多挣一点银两,为了家里的妻儿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