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电脑技术解决问题
作者:奔瘦   我这祖传口技是不是可以干点别的最新章节     
    “喂,陈导您好,我是李峰的经纪人张翔,阿峰他现在事情忙完了,现在可以出发去录音了,您那边方便吗?……呃?解决了?怎么解决的?……哦,这样啊,那行吧。”
    张翔很快就挂断了电话,李峰赶紧凑上来问:“怎么回事?”
    “陈导说,那边请了个电脑高手,用电脑技术解决了问题。”张翔有些郁闷,千算万算,却被一个搞电脑的打败了!
    “电脑技术解决了问题……还能这样?”李峰也是傻眼。
    “既然如此,这次是我的失误,那我们就不再关注陈导这边了,我们可以进行下个行程了。有个综艺邀请……”
    而那边陈柏成挂了电话之后,高兴坏了。
    “这些王八蛋!以后别以为缺了你们地球就不转了,狗娘养的,早知你这样的货色,打死都不找你了。这种小鲜肉型的演员太不靠谱了,以后打死也不能再找这种的了。”
    心里头高兴,拿起了电话打给了自己的好友分享一下。
    “喂,师兄,我跟你说啊,啊?没,我的片子已经拍完了,后期也完成了,已经发给发行部了,就等宣发上星了,你那边怎么样了?
    ……哦?也快好了吗?
    ……好嘞,这小事啊,位置地点你说,我来请。
    ……对了,我这次发现了个神奇的东西,我后期配音不是被李峰那个王八蛋拿捏了吗?他自己的配音跟我要八万,才十几分钟的配音他竟然跟我要八万!啊?我跟你说过啊,哈哈,可能是我气糊涂了,给忘了,哈哈,你猜这事后来怎么解决的?
    ……不是,也许有人声音会很像李峰,但现实是我没那么碰巧会碰上这样的人,我跟你说,这我次在玫姐,哦,就是李玫,前几年我落泊了,一直很受她关照,这次的资方爸爸也是她帮忙牵线,所以,我这次就在她开的录音棚这边制作后期配音,你知道她给我找来个什么人知道不?
    ……不是,是一个传统口技的传承人,天啊,你不知道,这家伙居然可以在听过李峰的十几集原音后,就能将他的声音模仿得唯妙唯肖!哦不,其实他模仿的声音比李峰这人的声音更美!那种感觉我说不清楚,反正听着就是比听李峰原声要强非常多。
    还有啊,女主角有几个地方我原本不太满意,原本想着叫她过来重新配一下,但她行程实在挤不出来,我就打算放弃了,然后这位奇人在听了女主的十几集原音之后,竟然也将她的原声也给仿出来了!
    天啊,你不知道,当时我在现场,看到一个糙老爷们说着娇里娇气的比女主角还好听的女声,我感觉我的世界观都是崩溃的!
    我觉得吧,以后对待电话里的交流与谈判要更加慎重 ,也许呢?也许对面是一个像这位师傅一样的口技高手,那可真是……
    ……我发誓,师兄,我说的都是真的,你要不信,你来玫姐的工作室,现在玫姐请他加盟了工作室,你随时可以见到他的。
    ……好的,行,你来了我来招待。对了,你那边需要我帮忙吗?
    ……曲子?好,我帮你问一下玫姐,她以前干歌手的,这一行也比我关系好,那就这样,今天就是找你倾诉分享一下,心里乐,
    ……好,挂了。”
    倾诉了一通,陈柏成心情大好,拿起电话打给了李玫:“玫姐,我孙师兄,哦,就是孙建辉孙导,他那边现在手上的片子正在找曲子,主题曲、插曲、片尾曲都要,你那边有没有什么好关系?”
    “倒是有认识几个作曲老师,不过他们都在挂在大厂名下,想找他们要歌可不太容易。用现有的歌不行吗?找授权比找原创容易多了,原创有时没个一年半载的出不了歌啊。”
    “是啊,不过你也知道我孙师兄那人就是个较真的人,他拍一部片子别人已经拍了十部了。”
    “他这是还要奔着拿奖去的吧?我记得他的片子好像曲子全都是首发的。”
    “不,你猜错了,中午一起吃顿饭,我将他电影的内容梗概跟你说一下,你也好帮我找找看,这是一部青春校园剧。”
    “好的,那就在**饭店吧,上次去的那里,我带孩子们过去吃。”
    “行,待会儿见。”
    挂了李玫电话之后,他又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是帮孙建辉找歌的,前几年落魄时,去给孙建辉当副手,他便从一个着急暴躁的人,渐渐得变得稳重了,至少不会在片场里干出骂人打人的事来了,现在无非就是背后骂一骂,过过嘴瘾,因为他师兄孙建辉……就是这么干的!
    私下骂人的孙建辉可不像外界公众形象中那样的温文尔雅。
    不过不妨自己可以向他学习……
    而那边李玫接完电话之后,也开始打起了电话。
    她的【李玫工作室】是个独立工作室,录音棚对外开放,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录音棚一般不会来找她,但是社会上还是有许多并没有加入大公司的“散修”,还有一些实力不足的小公司,他们建不起自己的录音棚,就只能找第三方,她的客户主要群体是这些人。
    比如一些年轻人自己组建的乐队,比如一些艺校生,他们要录制一些小样时,也会来她的工作室,别小看这些群体,上京这边像她这样的录音棚有许多,这几年没听过有谁倒了的,可以看出大家都在赚。
    李玫因为以前出过名,所以她的工作室的知名度是比较高的,在众多私人工作室中,她的工作室的录音棚是最好的。
    录音间从高配到低配,一共设置了六间,满足各种消费能力水平,最高配的跟大厂自用的录音棚已经一样了。
    李玫为这个工作室投入了她当时所有财产,一共花了两千多万。
    当时的她几乎没有给自己留退路,成则以后有口比较稳定的糊口饭吃,败则吃糠咽菜。
    好在是,她目光准确,加上利用了一些以前她的关系,李玫工作室慢慢的发展了起来。
    平常李玫大多有来录音棚,看看自家的经营情况,有时要与那些小年轻们打个交道,维持好关系,对于那些能听得进去的她也会出言指点他们几句,久而久之,她在散修界的名声好得出奇,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来她这里录样。
    正常发售的磁带不少,这些是大众们能在各音像店里买到的,而那些私人制作的音乐其实比起这些正式出版的曲目更多。
    只是里头好坏参差不齐,好的歌曲非常有灵性,差的就是无病呻吟了。
    想要在这堆东西里发现好东西可不容易。
    李玫这么多年来,也只遇到过十来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