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物资我有3
作者:有一说一的话   快穿,好死不如赖活着最新章节     
    如今已经是三月末,丁黟确保自己能吃饱,并有意识锻炼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了,能做的事情很多。
    她开始教导朝煦一些东西,外人看来,她总是在自言自语,嘀嘀咕咕。
    因为心疼,丁黟不爱出门。
    她拿出纸笔,一点一点详细解释,以求朝煦能跟着一起学习,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其他人只能靠继承记忆知道她脑海中的东西。
    她能清晰感受到这具身体传来的欢喜雀跃,小丫头也很喜欢的,很可爱,是个可造之材。
    丁黟欣慰,更加不爱出门。
    张家人怕她做傻事,一天来看三遍,确定她人还活得好好的。
    日子不慌不忙,来到六月。传来消息,将在十月初在新都举行庆祝大典。
    张义山得到这个消息,在屋里团团转,不确定去不去。
    去,他有这个资格,可是北方一项项事宜正在逐步恢复中,工厂重新开办,百姓迁居,学校等等,还需要他在此协助。
    不去,这种千百年的盛世,不去见识见识,他不甘心。
    他们牺牲那么多同伴,为了不就是那一刻吗?其他人已经看不到,可是他,他可以作他们的眼,代替他们见证那历史一刻。
    丁黟整天待在屋里,养得稍微白净几分,脸颊上长了一点肉。
    敲响张家院门,开门的是张义山大儿子张洪文。
    “洪文哥,张大伯在家吗?”丁黟仰起脸问道,露出一颗小虎牙,看起来调皮可爱。
    张洪文十三岁,是个腼腆的少年郎,他红着脸,温声道:“我爸在,朝煦妹妹,进来吧。”
    关上门,张洪文快走几步,跑去叫张义山。
    张义山跟着出来,他揉着眉心,很累的样子。
    看到丁黟,嘴角扯起一丝弧度,“朝煦,终于舍得出门了。”
    丁黟嘴角抽搐,还不如不笑。
    “张大伯,”丁黟先是鞠了一躬,“我来,是有事拜托你。”
    张义山先是一怔,接着急忙扶起丁黟,“好孩子,不用行此大礼,你有事就说,能帮的张大伯定会帮你。”
    丁黟趁势起身,身体站得笔直,双手紧贴裤缝,“啪”,敬了一个军礼。
    “张大伯,我想去新都,去见证父兄的荣耀。”
    张义山的脸,渐渐变得严肃,他盯着丁黟,一动不动。
    丁黟挺直胸膛,任他打量。
    现场弥漫一股紧张的气氛,这其中,张洪文咽口水和挪动步子的声音,格外清晰。
    时间仿佛过去了许久,张义山突然放声大笑,打破一室寂静。
    张义山拍着丁黟肩膀笑道:“我考虑考虑,朝煦先去准备。”
    越过丁黟,张义山转身朝门外走去,步履轻松。
    “洪文,告诉你妈,我不回来吃饭,别等我。”
    “好的,爸。”清脆的少年音,带着几许劫后余生。
    张洪文拍拍胸脯,“吓死我了,朝煦,你胆子真大。”他挤眉弄眼,一下子破坏温和外表,变得活泼起来。
    丁黟好笑看着他,莞尔一笑道:“其实,张大伯是个很温柔的人。”
    “温柔?”张洪文好似见鬼一样,上下打量丁黟,差点破音,“我爸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
    ……
    丁黟早已收拾好行李,她的东西不多,一个喝水的杯子,算是家里最好的物件。大人衣服改良后的衣服,穿在她身上,显得有些大。
    摸骨龄,朝煦大概八岁的样子,长期营养不良,只有一米多一点,看着跟六岁孩子差不多。
    家徒四壁,收拾两件东西之后,就没有什么好收拾的。
    张洪文早出晚归,丁黟也将自己关在屋里,认真学习。
    为了朝煦能跟上进度,明明在丁黟看来很简单的东西,她不得不从头说起,直到身体传来欣喜,证明朝煦懂了。
    丁黟没过足师者的瘾,反而愈发体会师者的不容易。
    朝煦不笨,换句话说,她已经算是很聪明的那类人,丁黟依旧觉得心累。
    比如一道题目,她一眼看出答案,为了朝煦,不得不从开天辟地讲起。
    为此,丁黟还和幺幺商量,开启时间阵法,想开到最大,朝煦的身体却只能承受十倍时间流速。
    丁黟觉得遗憾。
    大概是她惹恼幺幺,幺幺虽然同意她的请求,但一句话没跟她说。
    她可以走的时候,一股脑将所有知识传入朝煦脑海,因风险不小,只好打消念头。
    普通人的脑域,一下子塞入太多东西,脑子运转不过来,会变得痴傻。
    学了几个月,朝煦正式确定学习目标,丁黟当然倾囊相授。
    飞机研究与制造。
    以往的世界,丁黟有涉及,教导朝煦绰绰有余。
    她需要小心分辨,不要将太多超越时代的知识教给朝煦。
    想要学习飞机知识,必须了解飞机构造,丁黟一笔一划,画了许多飞机构造图,连一颗螺丝钉都标注在列。
    不客气的说,拿着这些图纸,只要工业水平过得去,就能造出飞机。
    想了想,丁黟重点想目标放在战机上,以现在的工业水平,大运太难,不现实,可以暂时撇去。
    以现在的局势,这个国家更需要的是战斗机。
    这门课程不简单,即使朝煦天赋很好,在丁黟刻意锻炼之下,时间流速达到百倍,朝煦才刚刚入门。
    不仅如此,丁黟还采用诸多填鸭式教育,她有预感,她在这个世界待不了多久。
    朝煦如此迫切,她应该很想要回来。
    七月中旬,张义山告诉丁黟,他可以带她去新都。
    丁黟问:“什么时候走,现在吗?”
    说着,丁黟就想去拿包裹。
    张义山失笑,告诉她:“不是,九月份才出发,还有时间,不着急。”
    约定好九月十号的时候,会有人来接他们。丁黟失落了一小会,张义山离开后,她关上门,继续在书海中奋斗,时不时一点点讲解。
    幸得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她还在周围放置警示设备,有人靠近,她能在第一时间察觉。
    朝煦进步飞快,丁黟心梗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学生学得越好,发现的问题越多,丁黟不得不一再修改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