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彭昌龙端坐在桌前,轻轻点开了系统面板。那上面所展示的数据,如同他掌中的王国,一点一滴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智慧。
军阀辅助系统:
占领区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183万
军队:
积分:568万
他目光深邃,瞥了一眼那庞大的积分数字,心中已有打算。这段时间,他之所以未曾动用这些积分,是因为有更重要的计划等待实施。阿三国援助的七大军工厂,选址工作已经完成,果敢的每一寸土地都在按照他的规划,悄然改变着面貌。
果敢的工人们忙碌着,根据图纸对选址地进行改造。这些地方,原本是电信诈骗的园区,如今却焕发出新的生机。
许多现成的建筑设施,既节约了建造成本,又大大缩短了工期。彭昌龙心中清楚,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那即将到来的辉煌时刻——8月10号,军工厂正式投产。
然而,投产并非易事。技术和设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才。
这几座军工厂在投产时需要的技术工人数量不少,按照规划标准,在全部军工厂投产后,将需要总共人的技术工人,所包含的工种多种多样,车工、钳工、电工、焊工……
尽管现在的果敢地区总人口接近200万,但是真的无法找到足够数量的工人,甚至连一半都不可能找到。
果敢,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受教育程度低,是无法找到足够的熟练技术工人,也不可能有相关专业的工程师指导生产以及进行后续工艺改进,那就更加别谈进行研发创新了。
果敢地区的教育水平的教育水平实在堪忧。
彭昌龙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是时候动用那些积分了。个大专级别的熟练工人需要120万系统积分,这是军工厂运转的基础。
但仅仅有这些还不够,他还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但仅仅有这些还不够,他还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部主管、研发部人才……这些都是他必须要考虑的。
在他的规划中,技术部主管必须是研究生级别的人才,他们将是军工厂的技术核心,负责制定工艺流程、解决现场问题、进行技术支持和培训。
而研发部,更是重中之重。这个部门的人才,将决定军工厂在未来军工产业中的地位和高度。他们需要有广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敏感性。
彭昌龙之所以如此重视这两个部门,是因为他对阿三的技术并不完全信任。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导弹射偏、航母起火、战机坠毁、火箭爆炸……他不能让自己的军工厂产品重蹈覆辙。
因此,他必须打造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对阿三提供的技术进行全面的验算和改进,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
彭昌龙的心头萦绕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迫感。他仔细计算过,想要将七座军工厂的人员全部充实起来,至少需要2000万的系统积分,然而,目前的积分积累速度,显然无法满足这一庞大的需求。这种局面,让彭昌龙对于扩张的渴望愈发强烈。
文清与崔晓的投诚,犹如久旱逢甘霖,给彭昌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兵力增强,更是战略布局上的重大突破。
既然决定要一举拿下巴朗自治区、皎梅县、孟密县三县之地,那么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便显得尤为关键。
彭昌龙深知,现有的军事实力还不足以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守备任务。一旦攻打巴郎和皎梅,抽调了二旅与三旅的主力,那么果敢同盟军的后方将会变得异常脆弱。若是此时佤邦、北掸邦军趁机发动攻击,那么整个军事行动很可能会功亏一篑。
为了应对这一潜在的危机,彭昌龙毫不犹豫地花费了320万系统积分,从系统中召唤出了名战士。这些战士被分为两个旅,分别是果敢同盟军的第四旅和第五旅。第四旅的旅长由经验丰富的万军担任,而第五旅的旅长则由勇猛果敢的郑双出任。
至此,果敢同盟军的兵力已经飙升至3万人,系统积分也剩余了248万。然而,彭昌龙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
为了确保这次军事行动的万无一失,彭昌龙召集了果敢同盟军的五位旅长,共同商讨针对皎梅县和巴郎自治区的作战计划。
这次会议的气氛异常严肃,每个人都知道,这将是一次关乎果敢同盟军未来命运的重大决策。
会议室内,五位旅长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前,同时远在孟密县的文清与崔晓电话参加此次作战会议。
彭昌龙站在桌前,目光坚定地望着众人,开始阐述他的作战思路:“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一举拿下皎梅县和巴郎自治区。但是,我们必须清楚,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攻坚战,而是一场需要精心策划和密切配合的战略行动。”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第四旅和第五旅将作为我们的主力部队,负责正面进攻。而远在孟密县的文清和崔晓将军,你们则需要配合我们的行动,从侧翼进行牵制和打击。同时,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佤邦和北掸邦军的动向,防止他们在关键时刻发动突然袭击。”
听着彭昌龙的部署,五位旅长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知道,这次作战计划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果敢同盟军的未来。因此,每个人都显得异常认真和专注。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期间不断有人提出问题和建议。彭昌龙也耐心地解答着每一个问题,并不断完善着作战计划。最终,当夜幕降临时,一份详尽而周密的作战计划终于出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