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导弹射程达300公里
作者:处处皆江湖   S3赛季我缅甸专业干阿美莉卡最新章节     
    6月19日,随着时光的流转,掸邦建设集团的建筑工人队伍已壮大至50万人之众。
    此时招标成功的项目尚未正式开工,但集团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在克钦邦大规模建设民居。
    得益于装配式混凝土房屋技术的运用,以及众多建筑工人的辛勤付出,短短一个月内,竟已建成了17万所民居。
    尽管尚未达到彭昌龙设定的20万所目标,但这一成就已足够令人瞩目。
    与此同时,果敢同盟军也展现出了惊人的行动力。
    他们动员了两万多人,成功开垦了100万亩耕地。
    然而,这仅仅是彭昌龙宏伟计划中的一小部分。
    他的目标是修建超过100万所民居,并开垦1000万亩土地,这一浩大的工程将持续一整年。
    目前建成的17万所民居,意味着可以容纳34万人的安居需求。
    当这34万农民夫妻迁入新居时,他们将面临一个挑战:按照人均5亩的耕地分配标准,现有的100万亩耕地显然无法满足需求。
    然而,彭昌龙早有打算。他相信,随着这34万人的到来,他们将在农闲之时参与开荒,后续的开荒速度将会得到显着提升。
    这一宏伟计划的实施,将为克钦邦带来深远的影响。
    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克钦邦的人口将激增至600万人以上,其中果敢族人口将超过350万。
    这无疑将大大增加果敢族在克钦邦的人口比例,有助于暂时稳定当地的民族矛盾。
    与此同时,掸邦也在同步实施类似的政策。
    在腊戌市、皎梅市、朗科市、南桑市、景栋市、大其力市等地,民居建设如火如荼,荒地开垦也取得了显着成果。
    尽管掸邦的建设速度稍逊于克钦邦,但各市政府正积极组织执行,确保计划的顺利推进。
    在民居建设方面,掸邦已建成8万所新居;而在荒地开垦方面,更是取得了170万亩的骄人成绩。
    彭昌龙花费5000万积分,从系统之中召唤出来50万人。
    这也使得总人口达到1480万。
    正当彭昌龙陷入对后续发展的深思时,门外传来了清脆的脚步声和一阵欢声笑语。孙长风和马文龙并肩而入,两人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孙长风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高声宣布:“主席,我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彭昌龙眉头一挑,好奇地望向他们:“哦?是什么好消息让你们如此兴奋?”
    孙长风激动地说:“武器研究院的专家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射程达到300公里的导弹!这将是我们军事实力的一次飞跃性提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彭昌龙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
    拥有先进的导弹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
    这不仅是军事实力的象征,更是国家威慑力的体现。
    他站起身,走到孙长风和马文龙面前,伸出手与他们紧紧相握。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彭昌龙微笑着说,“你们辛苦了!请代我向武器研究院的专家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
    孙长风和马文龙连连点头,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彭昌龙接着说:“什么时候进行试射?”
    孙长风与马文龙对视一眼,随后马文龙说道,“主席,我们打算在与政府军开战之时,直接将导弹拉到战场上试射,这肯定能够打政府军一个措手不及。”
    彭昌龙微微蹙眉,他的目光在孙长风和马文龙之间游移,仿佛在权衡他们的建议。
    片刻后,他沉声问道:“直接在战场上试射,你们的依据是什么?”
    马文龙深吸了一口气,回答道:“主席,我们考虑到,这种新型导弹的威力和射程在战场上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而且,如果我们能够在与政府军交战的关键时刻突然展示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我军的士气,还能给予政府军极大的心理震慑。”
    孙长风叹息道:“唉!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相应的试射场地,不得不在战场上直接试射!”
    克钦邦和掸邦两地既无沙漠,又无出海口,确实难以找到合适的试射场地。
    彭昌龙点了点头,但眼中依然带着一丝忧虑:“我明白你们的想法,但我们必须考虑到试射可能带来的风险。一旦试射失败,不仅会影响我军的士气,还可能暴露我们的技术弱点。”
    孙长风接过话茬:“主席,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模拟测试,确保导弹在战场上能够稳定发射。而且,我们也会派遣最精锐的部队和专家团队进行现场指导,确保试射的顺利进行。”
    彭昌龙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我同意你们的计划。但务必确保一切安全,不容有失。同时,也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马文龙和孙长风齐声应诺,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
    这场试射不仅是对新型导弹性能的检验,更是对他们能力的考验。
    马文龙此刻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转向彭昌龙,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主席,考虑到我们当前的战略需求,我们必须加大投入,开始自主研发军用卡车以及装甲车。”
    彭昌龙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对马文龙话语的认同和期待:“马政委,请你详细说说。”
    马文龙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主席,您可能还不清楚,我们目前的导弹发射车,实际上是由普通货车改造而来。虽然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的需求,但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首先,改造后的货车在性能和安全性上都无法与专业的军用卡车相比。在战场上,这样的车辆很容易成为敌方攻击的目标,给我们的导弹发射带来极大的风险。”
    “其次,随着我们武器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复杂化,对运输车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货车在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上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必须拥有更加专业的军用卡车来确保武器系统的顺利运输。”
    “至于装甲车,它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装甲车不仅可以为我们的部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还可以在战场上为我们的士兵提供安全的掩护。在现代战争中,装甲车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装备。”
    “因此,我建议我们立即启动军用卡车和装甲车的研制计划。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研制出适合我们自己的军用卡车和装甲车。”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确保我们的研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马文龙的话让彭昌龙陷入了沉思。
    军用卡车和装甲车的研制不仅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马文龙:“你的建议很有道理,我会尽快安排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和准备。”
    彭昌龙的话让马文龙感到一阵振奋。
    眼前的这位年轻的主席,不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更难得的是他愿意倾听每一个声音,尊重每一个建议。
    马文龙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尊重和重视,这是他在果敢同盟军工作得异常开心的原因。
    他感到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被看见,每一个想法都被认真考虑。
    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他充满了干劲,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果敢同盟军效力的决心。
    “马政委,”主席的声音打断了马文龙的思绪,“你的建议对于我们的军队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你能够继续发挥你的才能和智慧,为果敢同盟军的未来贡献更多的力量。”
    马文龙听到这里,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彭昌龙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对他的鼓励,更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回答道:“主席,我会继续努力的,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大抵如此罢!
    马文龙与孙长风离开后,彭昌龙不禁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阵轻微的头疼。
    当前掸邦的发展开销巨大,而自己又追求完美,想要同时兼顾军事建设和民生改善,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尽管系统为他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难题,但在资金方面,他依然感到捉襟见肘。
    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地区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资金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如今,财政资金结余已经不足1500亿,按照目前的花钱速度,这个数字很快就会见底。
    彭昌龙明白,他必须想办法进行开源,寻找更多的资金来源,以确保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这将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但他也明白,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