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陈杰:我已经累成狗了!
作者:处处皆江湖   S3赛季我缅甸专业干阿美莉卡最新章节     
    “主席,我们必须警惕民族对立的情绪被煽动。一旦这种情绪被点燃,将会是一场难以扑灭的火焰。即使我们最终通过武力击败了政府军,未来也必将陷入无休止的麻烦之中。更糟糕的是,这种情绪可能会滋生恐怖主义,在未来给我们带来深重的灾难。”马文龙的声音中充满了忧虑。
    彭昌龙静静地听着,他深知马文龙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我理解你的担忧,马政委。在我的心中,统一之后,果敢族只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体民族之一,其他民族同样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一直坚信,我们应该让所有人民都享有民主、平等、自由和和谐共处的权利。”
    马文龙无奈地摇了摇头:“但是,他们并不了解您的想法,即使知道了也未必会相信。这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观念,需要时间和努力才能改变。”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主席,您看看华国,他们花费了多少精力才将藏省和新省的民族矛盾逐渐化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智慧。”
    彭昌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明白马文龙的话中的分量。
    他问道:“那么,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吗?我们真的只能通过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马文龙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回答道:“我认为,目前最快捷的方法可能是通过武力迅速解决政府军的问题,然后再投入精力去治理和恢复秩序。但这只是一个短期的解决方案,长期来看,我们还需要找到更加根本的解决办法。您可以考虑咨询一下苏邦长他们的意见,也许他们会有更好的建议。”
    在马文龙离开后,彭昌龙深思熟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随即召集了苏泰、陈杰、张安这三位邦政府高官。
    面对如此复杂的民族矛盾,或许政府层面能提供更全面、更具体的应对策略。
    三人到来后,彭昌龙详细阐述了当前的情况。
    苏泰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沉稳地说道:“主席,时代已经变了,我们不能再用百年前那种雷霆手段。看看当今世界,任何违背人道主义的行为都会遭到全球的谴责。我们应该从中东的某些冲突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陈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苏泰说得对。不过,我们可以借鉴华国的经验。但相比华国,我们其实拥有更大的优势。政府军的几个邦与省,地理位置优越,开发难度相对较小。只要策略得当,我们完全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着成效。”
    张安补充道:“是的,华国的西部大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我们只需将精力集中在那些具有潜力的地区,通过合理规划和高效执行,便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果。”
    苏泰轻轻放下茶杯,继续分析:“在政府军的地盘上,确实有一部分果敢族。只要我们加大人口迁移的力度,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完全有可能逐渐同化这些民族。但这个过程确实需要时间,毕竟果敢族的总人口相对较少。”
    彭昌龙紧锁眉头,问道:“如果我们拥有足够的人口,是否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那些不稳定因素?”
    凭借自己手中的系统,召唤足够的人口并非难事。
    苏泰摇了摇头,表示:“这要看具体情况。在人烟稀少的省份与邦,效果可能会更显着。但在像仰光省这样人口密集的地方,短时间内很难取得明显成效。移民工作难度大,且无法迅速为移民安排合适的工作,更何况仰光省的失业率本身就不低。”
    彭昌龙沉思片刻,突然眼前一亮:“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将缅族的部分人口转移到其他省份与邦,然后再对缅族的固有聚集地进行移民?”
    张安点了点头,表示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案,但也提醒道:“这确实是一个有潜力的策略,但实施起来需要谨慎。将缅族人口迁移出去,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我们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并确保军方的有力支持。”
    彭昌龙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只要计划得当,再安排军方保驾护航,我相信我们能够迅速解决带头之人,让剩下的民众乖乖听话。我们的目标不仅是稳定,更是繁荣与和谐。”
    苏泰站起身,郑重其事地说道:“主席,关于年度的经济分析会议,我们已经精心筹备,然而由于战事的突然爆发,不得不暂时搁置。考虑到当前的局势,您看我们是否应该尽快召开一次小范围、高效率的会议,以便集中讨论关键议题,并对未来工作做出明确部署?”
    彭昌龙沉思片刻,抬头坚定地说:“计划确实不如变化快,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未来的规划。就按照你的建议,我们召开一次小范围的会议,直切要点,将最重要的议题进行讨论,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时间就定在7月20日,让大家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苏泰点点头,继续汇报:“关于水电站的建设,我们已经与华国滇省电力达成了合作意向,由他们负责承建。同时,滇省电力也将派出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克钦邦,进行实地考察,选择适合建立水电站的河道。另外,掸邦的水电站开工仪式即将举行,这是展示我们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成果的重要时刻。”
    彭昌龙微微一笑,摇头道:“开工仪式这次就让陈副邦长去吧。他作为常务副邦长,不能总是埋头于办公室批复文件,也应该多出去走走,了解实际情况,多抛头露面,提升我们政府的形象和凝聚力。”
    苏泰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带着一丝玩笑的口吻对陈杰说道:“老陈啊,你这常务副邦长可不能总是闷在办公室里,不然人家可真的以为你是来‘吃干饭’的呢!”
    陈杰被逗得一愣,随即无奈地瞥了苏泰一眼,略显不悦地回应道:“哪里是我愿意,实在是手头的工作太多,分身乏术啊!”
    张安在一旁也深有同感,他认真地说:“主席,老陈的话确实在理。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考虑增加几个副邦长,将工作职责进一步细分,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繁重的工作。”
    彭昌龙听了张安的建议,转头看向苏泰,征询他的意见:“老苏,你觉得这个建议怎么样?”
    苏泰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很有必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蓬勃发展,事务也日益增多。更何况,老张的主要精力还要放在管理东枝市上。目前,邦政府的担子几乎都压在我与老陈的肩上,确实有些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