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后,朱载坖询问讲官们徐鹏举可能会有什么反应。
按说这么多大员出马,而且朱载坖也明确了自己的态度,徐鹏举按说不会这么不懂事的。但是徐鹏举这个草包,确实有些令人琢磨不透,做事情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徐鹏举身居高位,但是依然是个没溜的主。先是与同为南京都督府掌事诚意伯刘瑜争座次,竟然意气用事解散士卒操练。后又屡次侵占马场、草场;私役、虐待士卒;玩忽职守,平叛不力等等案件,弹劾的奏章如雪花一样。做事情完全不讲章法,讲官们也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听话。
第二天,朱载坖就得到令他极为吃惊的事情,徐鹏举和刘世延果然是一对草包兄弟,智商相近,整出来的事情让朱载坖确实是哭笑不得。
徐鹏举对朱载坖的告诫还没有作出反应,刘世延就先跳出来了,刘世延反移牒至刑部,言已与徐氏世仇,未尝与鹏举废立议,辞甚倨悍。直接把此事捅破了。
之前虽然大家都知道徐鹏举想立徐邦宁为世子,但是毕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在刘世延直接把此事捅破了,反而搞得朱载坖有些被动了。
因为按说自己作为亲王,并没有权力处理此事,朱载坖之前让一众重臣去劝说徐鹏举,其实是通过私人的关系劝说徐鹏举,而现在刘世延把此事挑明了,反而让朱载坖难以介入此事。
朱载坖不禁大怒,这徐鹏举和刘世延,这是明摆着是和自己的对着干了。朱载坖不给他们两人一点颜色看看,恐怕他们是有些拎不清了,朱载坖一直没有对勋臣下手,恐怕徐鹏举觉得朱载坖没有对勋臣们动手本事吧。
朱载坖对讲官们说道:“这个徐鹏举,当真是个草包,利令智昏!”
讲官们也是极为愤怒,徐鹏举出身累世勋臣,按理说熟知朝廷礼法,怎么会不明白朱载坖此举的含义呢?这是故意再跟朱载坖唱反调了,讲官们纷纷要求弹劾徐鹏举,直接把此事上奏嘉靖,请求朝廷惩处徐鹏举、郑氏和徐邦宁、刘世延等人。
不过李春芳等人也认为,此事不可由朱载坖上疏,否则就太明显了,讲官们联系南京的官员们直接上奏嘉靖即可。这事情朱载坖也确实不好直接出面,于是放手让讲官们去办即可。
在李春芳的串联下,讲官们联合南京的官员们上疏弹劾徐鹏举和刘世延,连成国公和定国公都上本弹劾徐鹏举。朱载坖倒没有管这些事,朱载坖只是给王用宾写了一封信,说明此事,请求王用宾作为礼部尚书在此事上配合一下,事涉礼法,王用宾作为礼部尚书的意见非常重要。
朱载坖还找来严世蕃,此事和严世蕃也有关,因为徐鹏举曾经打算行贿严世蕃将郑氏立为正室夫人,再贿赂南京礼部尚书刘采,将徐邦宁送入国子监读书,以备夺长,但遭到刘采斥责未果。
朱载坖不清楚严世蕃跟此事是否真的有关,所以向严世蕃询问此事,严世蕃听朱载坖说明情况,只是笑笑。徐鹏举当时给严世蕃送了重礼,想通过严世蕃将郑氏立为魏国公夫人。
严世蕃多聪明的人啊,当然知道徐鹏举想干什么。同时严世蕃也知道,徐鹏举想干的这个事情,难度实在是太大,就想办法给郑氏弄了个诰命,但是魏国公夫人一事,严世蕃尚没有答应,因为,得加钱!
所以当朱载坖问及此事的时候,严世蕃也没什么隐瞒的,直接告知了朱载坖。严世蕃也不怕他们弹劾徐鹏举会牵连到自己,虽然帮魏国公的小妾争取诰命也是不合法的,但是这个小小的问题对于小阁老来说,没什么大事的。
既然如此,朱载坖也就不啰嗦了,送走严世蕃之后,朱载坖先传令唐顺之和赵文华,自己将会移驻苏州的事情。同时命人整顿车驾,准备出发,催促洪恩将银两送到朱载坖处来。
京师,南京官员们和裕王讲官弹劾魏国公徐鹏举的奏疏已经到了京师,嘉靖也没有多说什么,将这些奏疏下部议。
礼部尚书王用宾已经收到了朱载坖的书信,而且就算是朱载坖没有给他写信,王用宾也不能容忍徐鹏举的这种行为,他是礼部尚书,维护纲常礼仪是礼部尚书最重要的职能,徐鹏举废长立幼,有违礼制,王用宾断然不能答应。
所以王用宾言辞激烈的上疏嘉靖,要求重惩徐鹏举,立徐邦瑞为魏国公世子,褫夺郑氏的诰命。
嘉靖收到王用宾的奏疏后,召集内阁阁臣商量此事,嘉靖直接问道:“礼部所言,怎么不见内阁拟票?”
严嵩说道:“陛下,礼部所言,皆是正理,臣等以为,不必多言。”在这件事情上,内阁显然已经达成了默契,认同南直隶官员们和礼部的意见,要求重惩徐鹏举。
嘉靖问道:“国朝有过这种先例吗?”
严嵩、徐阶都是当过礼部尚书的,对于这些事情极为了解,严嵩说道:“陛下,若出现立幼不立长,必有缘故。”
其实不用严嵩说,嘉靖本人就是精通礼法的,怎么会不知道这种事情,一般是长支有不宜袭爵的特殊情况而幼支存在某些优势因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宁阳侯和广宁伯袭爵案。
天顺七年七月,宁阳侯陈懋死,庶长子陈晟初任勋卫,后坐罪谪戍,庶次子陈润嗣。成化二年六月陈润卒无子,陈懋庶三子陈瑛成化七年嗣,陈晟争瑛不宜嗣。后来宪宗认为,陈润乃是借袭,将爵位还给陈晟。
广宁伯爵刘荣有三子,长刘湍、次刘淮,再次刘安。刘湍袭爵早卒无嗣,刘淮亦卒,其子瓘方幼,刘安乃借袭,正统己巳守大同以功进封广宁侯。
成化十二年,刘安死,刘安子刘璇与本应袭爵的刘瓘争袭屡上疏各自陈。成化十二年六月,广宁伯争袭事下吏部等所司议,判定瓘为荣嫡次子之子,当为祖后,而安之功亦在所论,故宪宗命以爵归瓘,授刘璇为锦衣卫正千户。
长支一方出现罪废和另立军功得世官的状况,使得幼支借袭,引起长支后代不满,进而相争。朝廷在这种情况下,都是维护长幼之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