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老二要走了,要回长安了,这个地方他会来也许不会再来,但不管来不来,这个地方都将存在他的印记。
房老二在并县的日子,虽短短半月余,但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深深地印在了百姓们的心中。
如今,他即将离开并县,返回长安。这个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并县。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并县的大街小巷。
百姓们早早地起床,自发纷纷走出家门,他们怀着崇敬和感激之情,准备为房老二送行。
房老二在县衙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要知道这样的场面经历多了,就疲劳了。
自己只不过在并县的这段时间里,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没想到百姓们会如此感恩。
马车徐徐前行,房老二躲在马车里,他是不打算露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送行的百姓越来越多。
他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人群中,有人高喊。
“房大人,您是我们的恩人!”
“房大人,祝您一路平安!”
这些话语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房老二的心田,但是房老二还是不愿露头,讨厌这样的场景,又不是生死离别。
马车停住了,房老二蹙眉,不悦。
“怎么回事?为何停下,快走,快走。”
房老二是真的想走,可车夫为难道。
“房县公,走不了,要不您还是下来吧。”
房老二撩开帘子,正准备呵斥马夫,就见一位老者走上前来,他手中捧着一把万民伞。
那万民伞鲜艳夺目,上面写满了百姓们的祝福和感激之词。老者颤抖着声音说道。
“房大人,这把万民伞是我们并县百姓的一片心意。您在并县的日子里,为我们做了太多的好事。我们无以为报,只能以这把万民伞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房老二一看,完了,这下不下马车也不行了,万民伞啊这是,万民伞代表着多重重要意义。
比如民心所向,万民伞象征着百姓对官员的真心拥护和爱戴。它是百姓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对一位官员执政表现的认可,这把伞凝聚了众多百姓的心意,是民心汇聚的象征。
同时万民伞也代表着一种为官的典范和标准,拥有万民伞的官员通常被视为道德高尚、能力卓越、心系百姓的典范。
总之,这把万民伞具有深远意义,房老二没法拒绝,也拒绝不了,他还是有一些虚荣心的。
房老二赶紧下了车,扶起老者接过万民伞,眼中闪烁着泪花,这一次他是深深地向百姓们鞠了一躬。
“大家的心意本官收下了。我会永远记住咱们并县的百姓们的,有机会我会回来看你们的。”
百姓呼啦啦跪倒一片,哭嚎声响成一片,房老二最是见不得这样的场面,感动到自己了有没有?
但终归房老二还是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程,百姓们夹道相送,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不舍和祝福。
时光荏苒,距离过年还有不足一个月,这一天长安城一队骑兵从长安明德门沿着朱雀大街,直达朱雀门。
这闹事纵马可是大罪,爱看热闹的唐人纷纷围观这队纵马的小队,看风尘仆仆的样子是大老远赶路来的。
他们身着整齐划一制式服装,不良人的旗帜在被绑在身后在风中猎猎作响,个个身姿挺拔,眼神坚定,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势。
一手压着着唐横刀的刀柄,一手握拳横于胸前,不良人的徽章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战场上的荣耀与铁血。
围观群众顿时给予这群小队足够多的尊重,这时听见为首之人高声喊道。
“吾等不良人李如燕小队,隶属不良帅统下 不辱皇命,奉命讨伐冀州造反,平叛一事,大捷回京!请陛下检阅!”
李如燕喊完,用手捶胸,其余人也都用手握拳捶胸,动作整齐得如同一个人。
很有气势,吃瓜群众看的也是津津有味,这都是房老二给李如燕设计好的台词和动作,靠这功劳,房老二要给兄弟们捞点好处。
就一个要求,不见皇帝不能起身,不能卸甲,此刻就跪着等皇帝现身就好了。
房老二要恶趣味李二一把,谁叫他给自己派苦差事呢。
本来想抓闹市纵马者的,瞧这阵势金吾卫只能远远看着,不得近身,守卫皇城的御林军也早早去禀告李二去了。
“报……………。”
“陛下!有不良人浴血奋战,平叛归来,请陛下检阅!现在朱雀门外跪着呢。”
正在担心冀州造反一事的李二听闻大喜,赶紧让他们进攻面圣。
李如燕跪着,报信回来了说是让他们进宫面圣,但要卸甲,李如燕皇帝没有出现纹丝不动。
“吾等不良人李如燕小队,隶属不良帅统下。不辱皇命,奉命讨伐冀州造反,平叛一事,大捷回京!请陛下检阅!”
一样的话,一样跪着,好像对御林军的话充耳不闻,又齐刷刷的喊了一遍口号。
这都在房老二的预料之中,李如燕清楚的记着房老二的话呢,不见李二,不起身。
御林军如实汇报给李二,李二蹙眉但也只得亲自出来接见李如燕,就冀州大捷一事,值得他亲自出来一趟。
公元六世纪最强大的男人出场了 ,讲实话李如燕心虚,但是他更相信自家大帅,大帅的话一定有大帅的道理。
“吾等不良人李如燕小队,隶属不良帅统下。不辱皇命,奉命讨伐冀州造反,平叛一事,大捷回京!请陛下检阅!”
见到李二,口号齐刷刷又喊了一遍,李如燕小队胸口擂的砰砰响,这时候需要气势。
李二检阅了不良人小队,很满意,心中暗笑对房老二一顿夸,这小子有大将之风。
“来人为朕的将士们卸甲,带他们去沐浴更衣。”
吩咐完就对李如燕等人说道。
“朕在两仪殿等着你们。”
“谢陛下隆恩。”
围观群众一听两仪殿啊,看来李二皇帝很高兴,也很重视这队人马,两仪殿的含金量自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