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马镫的发明,使骑兵装具臻于完备,北方的少数民族中出现了重甲骑兵(铁骑),这种骑兵具有较强的防护力和集团冲击力,在对没有装甲的轻骑或步兵作正面冲击时,具有极大的威力。南方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利于骑兵作战,加上马匹资源缺乏,所以骑兵不占主导地位。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北伐南燕时,在如何对付南燕铁骑这一问题做了充分准备。当刘裕出征后,燕军即以9万之众抵御,其中就有“铁骑万余”。刘裕闻讯后,即令诸军步行,以“车四千两,分车为两翼,方轨徐行,车悉张幔,御者执槊,又以轻骑为游军。军令严肃,行伍齐整。”当燕军铁骑来袭时,刘裕用此阵对抗,双方激战过午,未分胜败。随后刘裕用计,奇袭后方重镇后方临朐(今山东省临朐县),大败燕军。
在这次交战中,刘裕在战术上采用步、骑、车3个兵种协同作战,有力地遏制了燕军铁骑的强大冲击。因为刘裕的阵法以战车为主,所以它的防御能力还是比较强的,顶住了燕军铁骑的冲击,但是在攻击力方面却表现的明显不足,最后也是用“批亢捣虚”之计取得的胜利,而非“面对面”的击败对手。但此次作战却为刘裕积累了对抗重甲骑兵的丰富经验,促使他着手日益完善自己的阵法,直到形成最后演变成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却月阵”。
刘裕凭“却月阵”以近2700名步兵破魏军3万多骑兵,显示了强大的威力。现在的很多军事爱好者一谈及以步制骑的问题时,必言“却月阵”之妙。但让人不解的是,“却月阵”就像昙花一现,虽然史书中记载详细,但此役过后,再无人使用此阵。
的确,却月阵对地形的要求非常的大,一旦有失误,就有被对方骑兵从侧翼穿插或者从后翼大举突进的危险。如果北魏骑兵从后面包抄,刘裕的却月阵则难以奏效。不过,当时拓跋嗣命令长孙嵩等人急救后秦,所以北魏骑兵不顾思索的就贸然进入,岂能有不败之理。刘裕正是用敌人急于求成的心理,使得此阵恰当好处,成就了这机巧绝伦的惊鸿一战。此后,斯人已逝,时局骤变,却月便不再复见。
历史书上对两个时期的历史讳莫如深,一个是魏晋南北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
仿佛很难得知其中细节,只有从各类史学典籍里管中窥豹。
然而南朝宋国始皇帝刘裕,便是湮没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中的乱世明珠,堪称南北朝“海王”、“战神”。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怀念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我差点成了由南往北统一中国的第一人!
自古以来,北方政权由北打向南,最终成大一统王朝,似乎已成惯例,唯一的例外便是屌丝逆袭的朱元璋;
然而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末年,比刘裕时代晚了将近一千年;
如果不是英年早逝(59岁病逝),刘裕极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由南往北、统一中国的第一人。
公元363年(东晋时期),刘裕出生于彭城县(江苏徐州),虽出身贫寒,文化程度也不高,可究其族谱,大有渊源。
汉高祖刘邦有一个亲弟弟叫刘交,而刘交的二十二世孙,便是刘裕。
虽然祖上先前阔,但刘裕命可以说是很苦了,他一出生便没了娘,差点被其父狠心遗弃。
好在有好心妇人(有说是其婶子)收养了他,才得以存活。长大成人后,刘裕身高七尺六寸,容貌不俗,英明神武。
然而颜值和体魄并不能直接变现,为了维持自己和继母的生活,他帮人种地、砍柴、打鱼;甚至像他的同门刘备一样,卖起了手工制品——草鞋。
看他高大魁梧却往往为五斗米折腰,显得异常猥琐,所以当时多半人瞧不起他,但刘裕从未自轻自贱,他仿佛知道,自己生来就是要建功立业的,从不妄自菲薄。
刘裕长大成人后,苦苦思考自己的出路。终于有一天,他安顿好继母,决定投军。
戎马生涯看样子很适合刘裕,短短几年内他就立下战功,名声大震。
刘裕带兵打仗令人心生畏惧:一般两军对垒,将领都会让先锋打头,然而刘裕则永远奋战在两军交会、浴血奋战的一线。
他仿佛天生就应该带兵打仗;不仅武力值超高,而且还有脑子有战略,治军严明,善于以少胜多:颜值、才华和人品为他赢得了粉丝无数,堪称东晋北府军第一男神。
除了综合素质强、基本功过硬之外,刘裕还拥有强大的好胜心,只要他出战,则抱着一颗破釜沉舟的必胜决心,深深鼓舞着三军将士!
有一次敌我交锋,明明白白打了胜仗,却不见刘裕归来,他的同事刘牢之很奇怪,返回战场一看,发现数千敌军正在逃亡,而刘裕孤身一人,挥舞着兵器在追杀不下3000敌军!!!
一战成名后,刘裕又先后为东晋收复了许多军事重地,可谓是战功赫赫,一步一个脚印的坐到了军事领袖的位置上。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褚裒、殷浩、桓温等,先后北伐却无一成功。为了壮大自身,刘裕兴师北上。
刘裕北上的过程不可谓不艰辛,但是军事天才的他,一路攻城拔寨,灭谯蜀、吞荆扬、平后秦、最终竟然一举攻破长安城!一时风头无两。
公元420年(永初元年),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自此司马氏创立的东晋灭亡,而刘裕也不曾放过司马氏的后人。
即位后,他以司马氏篡权为前车之鉴,削弱强藩,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整顿户籍、厉行改革,降低税负,发展生产。
因出身微寒,即使称帝,刘裕也过着简朴、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一点在千年后的朱元璋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
同为屌丝逆袭的皇帝,刘裕唯一的痛点,便是在常年征战中,耗费了自己的绝大部分心力,导致他57虽才登基称帝;然而登基不到两年,就因病重崩逝。
在他病逝之前,他还在计划北伐北魏,计划一统南北,平定九州。
可惜天不遂人愿,永初三年(422年),打了一辈子胜仗的刘宋高祖刘裕,也没能逃得过生老病死的天地大道,含恨而去。
水战我最在行:我就是两晋南北朝“海王”
其实许多军事将领陆上一条龙,水战可能就怂了,但是刘裕则不同。
刘裕率北府军在北伐过程中,卢循一战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刘裕在前两场战役中取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他便开始集中精力造大船、训练水军,“大舰重楼,高者十余丈”:组建起一支战斗力足以比肩陆战部队的强大水兵。
除了在硬件上励精图治、打造重器外,在软件上刘裕还拥有强大的心智力量,他从也不迷信歪理邪说,永远充满斗志,正能量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