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小菜菜股市腾飞
作者:咕了噶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顶级财阀最新章节     
    此时此刻,安娜与其兄长正全力协助张卿管理大熊地区的资产。
    等到92年的时候,张卿会借助他们七人,去尽可能获得多的资源。
    而事实上,张卿已然付诸行动了。
    在其岳父以及二哥岳父的倾力相助之下,他已悄然间控制了出入境的人员。
    早在1989年之际,诸多科学家就有移居米国的打算,然而,由于张卿的从中调停,这些人最终来到了张卿的科学基地。
    总人数多达279人,其中包括131名物理学界及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权威人士、96位生物学巨擘、29名化学界泰斗,此外还有经济学家与数学家共计23人。
    等到92年之后,预计将会有高达20万名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外流至海外。
    而这当中,最令张卿心驰神往的莫过于近两千名核物理方面的专家。
    此时此刻的大熊,尽管还未到达92年,但实际上早已处于摇摇欲坠的崩溃边缘。
    作为冷战时期仅次于米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为70%。
    大熊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但其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具体而言,与国防相关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以及航天工业异常繁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然而,涉及到人民生活的轻工业和农业领域却相对滞后。
    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大熊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之所以事关国防的工业如此发达,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就是先进的高等教育体系。
    正是通过这些教育政策,大熊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为国防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
    在广袤的土地上,大熊的各个重要产业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工业区域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乌拉尔山脉等核心地区;而次要的工业区域则分布在波罗的海、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中下游等地。
    其中,大熊的造船中心、导弹研发中心、航天发射研究中心以及坦克制造中心主要集中在二熊地区,这里汇聚了顶尖的科技人才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成为大熊军事力量的重要支撑点。
    与此同时,白熊地区则拥有着重型运载车研发中心和第二航天发射研究中心,这些地方承载着大熊对太空探索和运输领域的追求与梦想。
    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则位于波三小地区,这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地方见证了大熊在信息时代的崛起与发展。
    石化中心设立在阿塞拜疆,源源不断地提供着能源支持。
    而航天中心坐落在哈萨克斯坦,它是大熊迈向星辰大海的关键基石。
    乌兹别克斯坦则以其优质的棉花资源成为了棉纺中心,为大熊的纺织业注入了蓬勃生机。
    所有这些地区的相关产业都在张卿的精心谋划之中。
    一旦大熊陷入92年,这些地区的相关产业将会面临巨大挑战。
    由于失去了大熊这头庞大的钢铁巨熊,它们将失去最大的需求市场,从而陷入破产和衰败的困境。
    所以张卿有着自己的算盘;
    他会及时提供资金援助和市场需求,以此获取相关的整套工业和技术。
    然而,觊觎大熊这块肥肉的并非只有张卿一人。
    米国的资本家们同样贪婪地将目光投向了大熊。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张卿凭借着提前数年的布局,已经在大熊建立起了坚实的关系网络。
    这使得他占据了有利地位,有望成为最终的赢家。
    早在1984年的时候,张卿就通过自己的岳父结识了那个时候的李青。
    经过如此之久岁月的磨砺,李青已然对张卿表示出了十足的认可与信任。
    同样也是在李青的倾力相助之下,张卿所掌控的那七个人才能够以如此迅猛的速度强势崛起。
    张卿此次前来大熊,不仅肩负着视察当地工作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与雅科夫研究局展开接触。
    这个研究局手握一张大熊军事领域的王牌——雅克141垂直升降战斗机。
    这架战机堪称世界顶尖水平,就连米国都对它兴致勃勃。
    在前世,米国曾致力于研发类似雅克141的飞行器,但始终未能在技术层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该型战斗机只能停留在图纸阶段。
    为了获取这款战斗机的研究资料,米国可谓费尽心机。
    1991年,大熊危机之际,雅科夫设计局为了谋求生存之道,不得不答应与米国洛马公司合作。
    后者承诺提供3.85亿至4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确保公司能够持续运营下去。
    而作为交换条件,雅科夫设计局必须将一架原型机运往英国参加航空展览,并向外界公开展示。
    与此同时,洛马向雅科夫设计局提出了一项重要需求:他们希望获取有关战斗机的详细资料,以便在即将到来的全面航空展览上能够详尽地讲解,并借此机会大肆宣扬公司的辉煌成就。
    然而,雅科夫设计局中的那群拥有极高智商的研究员们,却在法律领域并不像善于计算的洛马公司那样占据优势地位。
    正因为如此,在签署合作协议时,狡猾的洛马公司抓住了这个弱点,将大熊工程师们的大部分技术开发据为己有,使其成为了私人财产。
    一旦洛马公司得到了这些宝贵的资料,他们便不再有任何后续动作,曾经承诺过的资金援助也如同泡影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世的张卿决定采取行动,提前与雅科夫设计局取得联系,并努力在私有化进程开始之际,成功收购这家专注于军用航空器设计的企业。
    然而,由于他身为华夏人的特殊身份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决定让安娜的哥哥出面处理此事,而自己则以投资者的身份一同前往。
    安娜的哥哥名叫凯撒,比张卿小四岁。
    凯撒带着北方钢铁集团执行总裁的身份拜访了设计局的老板,他们进行了一场深入且持久的谈判,时间长达三个小时之久。
    经过一系列激烈的讨论和协商,北方钢铁集团成功地与雅科夫设计局建立起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意味着,一旦大熊危机,北方钢铁集团将成为设计局首选的合作对象,而非之前备受青睐的洛马公司。
    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双方未来的发展轨迹,也让整个行业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大熊陪安娜待了半个月后,张卿返回了香江。
    时间来到1990年,张卿的常青资本正式宣告成立后不久,便按照他的指示找到了第一个投资目标——体操王子李柠。
    经过多轮的谈判之后,常青资本注资40万华夏币,获得李柠公司20%的股份。
    与此同时,张卿也将目光聚焦到了小菜菜身上。
    早在1985年时,张卿就凭借1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加码小菜菜股市,那时的股市指数大约在600点上下徘徊。
    随着时间推移,经过短短三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小菜菜股市迎来了长达三年的繁荣期。
    在这段时间里,即使有人采用类似“抛飞镖”这样随意选择股票的方式,每月平均仍可获得高达8.5%的回报率;
    而那些胆子较大的投资者,则通过非法的融资融券手段,每月回报率甚至能够达到惊人的15%-20%。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的股市情况大同小异,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本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以及外部资本的大规模涌入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流动资产过度充裕,从而为引发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小菜菜股市就在如此环境之下,迈出了牛市的首步。其点数从还未满600点一路狂飙至点,仅仅用了区区三年时间而已!
    小菜菜的经济已然达成连续四十载均保持着百分之九之高增长率的壮举,不仅财富储备得到了增长,就连民间收入亦有大幅度的提升。
    彼时,岛内民众的工资增长速度极快,年终时分的奖金红利更是异常丰厚。
    一般公务员到了年底都能够领取一到两个月的额外薪水;部分寻常行业的工人,年底时大多能多领三个月的工钱;
    某些垄断性行业,年终奖金额度往往等同于七到八个月的月薪;
    至于那些正处于高速扩张阶段的行业,比如证券公司的员工们,他们年底所领取到的奖金甚至高达七十个月,乃至一百个月的月薪!
    这种强烈的赚钱效应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小菜菜股市之中。
    当时间来到1990年3月这个泡沫的巅峰时刻,股市中的活跃交易账户数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
    仅仅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从1988年6月牛市刚启动时的不到60万户,猛增到了令人咋舌的600万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时的小菜菜几乎每家每户都沉浸在这场“股市狂欢”之中。
    与此同时,股市的日平均交易量也呈现出火箭式上升的趋势。
    从牛市初期的每日不足1000万美元,一路狂飙至最高峰时的56亿美元!单日最高成交量更是创下了76亿美元的纪录,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当时纽约交易所和东京交易所的总交易量。
    要知道,小菜菜的上市公司数量还不到200家。
    如此巨大的交易量不仅仅依靠市值的膨胀,更离不开高换手率的推动作用。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年换手率从最初的不到两倍,最终竟然飙升至六倍之高!
    这充分展示出了市场中极度短线投机的氛围,其中高达90%的交易量都是由散户所创造的。
    然而,在那个充满浓厚投机气息的市场环境下,最为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无疑是操纵股价。
    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市场格局中屡见不鲜,成为了许多人获取巨额利润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