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一课2
作者:骑马依断桥   命格师最新章节     
    沈巍的第一课令刘昭很是震惊,他本以为只要努力,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如果做不到,那就是努力的还不够。
    可现在,先生告诉他,错误的努力,一样无法成功,这不禁让他开始怀疑,自己选择练拳是否真的正确,所以,一上午的课程他都是心不在焉,直到赵诚喊他去吃饭,这才回过神。
    灶堂中,刘昭正捧着一个大海碗,这个碗比他的脸还大些,是灶堂中最大的碗,碗中是荞麦面做成的疙瘩汤,上面稀稀拉拉的飘着几片菘菜叶。
    这是襄州路很常见的主食,好的厨师会将其烹调的无比美味,当然灶堂中的就别想着有多美味,但对刘昭来说也是罕见的珍馐。
    “刘昭,怎么唔,不吃啊?”
    赵诚大口大口的喝光了碗里的汤,又拍了拍略微发胀的肚皮,意犹未尽道:
    “要是再来两个娘烙的饼就好了!刘昭,怎么回事?不合胃口吗?”
    刘昭摇了摇头,捧起碗准备喝上一口,但最终还是放了下来。
    “唔,你不吃啊,给我了!”
    赵毅一边喝光自己碗中的,一边就要去扒拉刘昭的海碗,王大虎一筷子敲在他的手腕上,没好气道:
    “瞎伸啥!锅里不还有嘛!”
    “嘿嘿!”
    赵毅眼珠子一转,捧着碗一溜烟奔向了灶台。
    “赵诚,你说俺该接着练拳吗?俺是不是不该来这儿。”
    “嗯?”
    本欲起身盛饭的赵诚一愣,看了眼神情低落的刘昭,再想到上午的课程,顿时明白他为何如此了,于是便道:
    “刘昭,想这些已经没用了,咱们已经来这儿了,不是吗?”
    “俺知道,可俺……”
    “话不是这么说的!”
    王大虎实在看不下去了,将碗放在矮桌上,沉声道:
    “刘昭,俺觉得你该去练拳,不为别的,就为你昨晚那种气魄,知道吗?你可是让俺看到了真正的大虫!”
    “真的吗?”
    刘昭一愣,细细回忆着昨晚的情形,他只记着自己当时怒火上头,其它的啥都不记得。
    “没错!”
    王大虎长叹一声,笑道:
    “俺自小是个胆大的,只有别人怕俺,不想却是俺怕了别人,所以不必妄自菲薄。况且……”
    王大虎顿了顿,低声道:
    “兄弟啊,俺原来不信你说你自己课业不行,可今天俺信了,说实话,咱们来这儿不容易,但凡是有点法子,都该咬牙撑下去,你说是这个理不?”
    “大虎说的很对!”
    赵诚亦是点了点头,正声道:
    “咱们背井离乡,为的就是叩那命格之门。
    今日营主之言是提点,也是警醒。论出身,我们比不得那些富家子弟,论见识,更是远远不如,所以,我们既要努力,也不要瞎努力。
    刘昭,咱们虽然相识不久,可俺能看得出来,你是个犟驴子,俺问你,你练拳多久了?”
    “大概……八年了吧?”
    刘昭有些不确定,听他父亲说,他两岁时他爷爷就在他面前练拳,
    “八年啊!”
    赵诚颇为感慨,唏嘘道:
    “俺们识字才是五六岁而已,你练拳和进业这么久,早该知道那个对你更重要!”
    刘昭一愣,脑子中似有一根爆竹炸了开来,以往练拳的点点滴滴,都在他的回忆中一一展现,
    “是了,俺不光是为了当命格师练拳,俺是喜欢练拳!”
    这些年来,练拳早就成为了刘昭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双亲去世后,能陪伴他的,只有练拳和那本旧书。
    如今有这样的困惑,一来是得知自己为普通命格后的不自信,二来则是因为沈巍的一番话,当然沈巍的话本身没有任何偏颇,不过个人有个人的理解,刘昭恰恰钻了牛角尖。
    想通这些,刘昭脸色一正,向赵诚和王大虎行了一礼,
    “多谢指教!”
    两人咧嘴一笑,坦然受了此礼。
    “诶?俺错过了什么吗?”
    赵毅捧着一碗荞麦面疙瘩汤,脸上满是疑惑。
    ——
    饭后,刘昭四人走在学馆的大道之上,一路上,只见道旁皆是斗檐枯柳,但却并不难看,反而颇有泼墨之意,看的四位少年是目不转睛。
    “毅哥儿,你确定是这条路?”
    走的有些腿困的王大虎忍不住问道,赵毅缩了缩脖子,小声道:
    “俺……俺记得应该是这儿啊!”
    “应该?!”
    王大虎惨叫一声,一把抓住了赵毅的肩膀,怒吼道:
    “俺们都有了小半个时辰了,还在这里打转!毅哥儿,俺可不想迟到啊!”
    赵毅自知理亏,只能讪笑着作揖,见状,赵诚和刘昭一叹,无奈摇了摇头。
    下午,他们是可以选择自己的课程的,可那些课程并不在一个地方,据先生所说,弘毅学馆有十二大主院,为文、武、道、农、商、墨、术、杏、法、乐、画、棋。
    这十二大主院之下又分有一些分院,如文院下有经文和书法,墨院下有木工、铁匠、雕刻、器械等等。
    而除赵毅还在早上的学堂,其余三人都要去别的地方上课,虽然先生们已经言明各自分院在何处,可实际走起来,四人真是找不到北。
    正当四人不知所措之时,迎面却是走来两人,为首的一身月白锦缎交领白袍,外罩鹅黄丝绸薄袄,脚踩一双鹿皮快靴,面如冠玉,丰朗不凡,不是别人,正是那樊荣,后面那人却是一身粗布皂衣,因略低着头,是以几人看不清对方的面貌。
    “哦?原是几位,怪不得出门时有喜鹊在枝丫上叫,樊荣见过诸位!”
    人未至,俊朗公子的笑声却先到了,四人一愣,急忙还了一礼。
    “诸位这是要去上课?咱们同去如何?”
    刘昭四人尴尬一笑,却是没好意思回话,见几人的样子,樊荣哪里不明白几人是迷了路,大笑道:
    “几位是迷了路吧,也罢,我打小就长在这青沙镇,就让我尽一尽这地主之谊,领各位转转这弘毅学馆,诸位,请!”
    闻言,四人自是大喜,急忙行礼道谢,樊荣又是一笑,摇头道:
    “不必,举手之劳!来福,头前带路!”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