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选择
作者:雾锁春和   重生后,我和渣男的外室联手了最新章节     
    “太子,太子...他还说,还说...”
    宫人瑟瑟发抖,颤抖着看了太子一眼,似乎是不敢说出来真相的样子。
    “还说什么?”圣上说道。
    “说。”圣上沉声说道,威严无比,带着股给那宫人撑腰的意味。
    宫人立刻伏身在地,竹筒倒豆子般的一骨溜将话说了出来,“太子他还说官家已经老了,易受贵妃蛊惑。”
    宫人说完此话,一动不动地伏在地上,根本不敢抬头。
    万贵妃眼眸深了深,却不说话。
    这句已经老了,却是犯了圣上的大忌。
    圣上一掌拍在身侧的木制方桌上,“啪”地一声巨响,在一室静谧中显得犹为突兀。
    圣上不怒反笑,“太子,是觉得可取朕而代之了?”
    太子立刻瞪大了眼睛,惶恐极了,他忙跪地,声音带着些许颤抖地说道:“没有,没有的事,都是这刁奴胡说八道。”
    皇后这时也帮腔道:“这婢子,东宫我来来往往的,竟是从未见过。”
    太子跪着转身看向那东宫婢子,睚眦俱裂地说道:“你为何害我?!说啊,你是受何人指使?说!”
    太子连连逼问。
    那东宫宫人却是全然没了之前的害怕,看着太子说道:“奴婢怎敢欺君?!”
    万贵妃嘴角勾起了一个弧度,“太子,莫要这般言行无状,这婢子也是实话实说呀。”
    万贵妃这是又在圣上面前给太子上眼药,意在说他没有一国储君的样子。
    皇后气得牙痒痒,却依然微笑着说道:“太子只是蒙受了不白之冤,心中愤懑难平,这才有些激动罢了。”
    皇后的话一说,圣上原本愤怒的神色稍有缓和。
    皇后身侧的嬷嬷在皇后耳边说了些话,皇后便笑着说道:“官家,许是这婢子听错了,她不是东宫近身伺候的奴婢,只是东宫的粗使丫头。”
    皇后这意思就是这奴婢根本近不了太子的身,隔得远了,听错了也是有的。
    圣上的神色又缓和了一点,点了点头,又朝一旁的大太监使了个眼色,大太监点点头,退了出去。
    一会后,大太监端着个托盘进来了。
    托盘上,放着一柄匕首,上面的血污都已经干掉了。
    “这是大理寺呈上来的证物,重伤万贵妃的那把匕首。”大太监不急不缓地从容说道。
    “这匕首是难得的精铁,上面更刻有太子的小字。”圣上说道。
    皇后内心暗骂万贵妃手段龌龊,竟使这般下作手段,丝毫不讲究体面。
    “这根本就不是我的匕首。”太子说道。
    “如此材质,更刻有你的小字,不是你的匕首,又是何人的匕首?!”圣上反问道。
    “我让人拿着刻了我小字的匕首杀人,还是杀害万贵妃和七姐,这样干,岂不是太容易暴露了?”太子有些抑郁地为自己辩解道。
    “关键在于这不是在案发现场找到的,而是有个读书人案发后,在京郊自家草丛发现的,呈给了大理寺。”圣上说道。
    “无非是他请的杀手没想到有人能认出这匕首上太子的小字,就随手丢在草丛里罢了。结果却不幸遇到了一个读书人。”二皇子语带讥讽地说道
    皇后只得垂泪,说道:“太子是冤枉的。他向来仁厚,怎会做出这等事来?”
    万贵妃似乎是知道些什么,“那你可有人证,证明太子当晚没有参与这件事?”
    “我可是听李寺正说了,那卷宗上,大理寺的人追击凶手,是追到东宫附近,人不见的。”万贵妃又出声,将太子的境地往深渊推进了一步。
    圣上的脸色沉了沉,看向太子的眼里,满含失望。
    “闻东,你还有什么话好说?”圣上问道。
    太子一时语塞,那日他根本就没在东宫,他近日迷恋上了翠云楼的清倌人迟溪。
    那晚那时候,他正在翠云楼听曲。
    可这话怎么说。
    太子算是明白了,这一切说不好都是那对母子的安排。
    若是他交代了那晚不在东宫,而是在翠云楼,那么就会被冠上骄奢淫逸的帽子。
    若是他不交代,就要背负试图弑母杀妹的疑罪和骂名。
    太子在心底轻叹一声,还是开了口,“那晚,我根本不在东宫,又怎么指挥那场行动?就算我指挥了那场行动,又怎会让那些人杀完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回东宫复命?”
    圣上闻言,沉吟了几分,点了点头,随后问道:“太子那晚在哪?”
    太子无奈地开了口说道:“在翠云楼听曲。”
    “这么晚了,太子殿下还在翠云楼快活,真是好兴致。”万贵妃掩袖笑道。
    “只是听个曲,翠云楼的人还有我的侍卫都可作证。”太子说道。
    圣上听完众人所说,又看了看手里大理寺呈的卷宗,这事怕是万贵妃的苦肉计,目的就是告状,告太子弑母杀妹的状,亦或是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的状。
    期望着自己因一时气愤,废掉太子。
    圣上一时之间有些乏了,他宠爱万贵妃,更何况爱妃现在身上还有伤。
    虽她心中总是有些成算,但在这深宫之中是难得的鲜活。
    他不愿将事情闹大,再说这事也有概率是太子愚蠢弑母杀妹,却做的处处漏洞,也未可知。
    太子乃国本,又是嫡长子,轻易不可废,不然那群老臣,不得谏争到死?
    圣上思虑一番,这才发了话,“罚太子禁足东宫三月,好生反省。”
    圣上摆摆手,“我乏了,尔等都退下吧。”
    众人齐声称“是”。
    梁九安见二皇子似乎并不失落,心中更是一沉。
    二哥作为对手,实在是强大,他的母妃是现在仍极受宠爱的万贵妃,母族万家更是书香传家的士族高门,妻族是武将出身,泰山握有西北兵权。
    他为人性子又深沉,表面和顺聪慧,实则心地狠绝。
    他这次恐怕只是一次夺太子位的试探,目的更多的是在动摇太子在官家心目中的地位。
    这次官家高高拿起,却又轻轻放下,已然是释放了信号。
    听说,二皇子在擢选侧妃,也不知会选哪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