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建城?
作者:小香烟   明末:乱世崛起最新章节     
    谷溪村,会议大厅。
    吕乐松从座位上站起,拱手说道“大人,虬龙寨被灭的消息已经传开,来村里的人暴涨,住房问题必须要解决了!”
    虬龙寨被覆灭的消息,被王毅安排人,在米脂县境内宣传开来。
    谷溪村和护民军的名声愈发响亮,前来谷溪村投奔的人,也愈发的多了起来。
    然而,谷溪村能建房的地方,却越来越少,这几天前来谷溪村定居的人,更是直接在后山搭建草棚居住,根本没有地方建造房屋。
    “嗯,该是再选一个地方安置人口了!”
    如今村里的情况,王毅自然也是看到了,从虬龙寨胜利而回,谷溪村的人口就超过了八千之数。
    再加上虬龙寨被灭后,每天有五六百人前来,谷溪村的人数已经近万人。
    要知道,米脂县的县城里,也不过两三万的人口。
    “大人,不如在煤炭作坊和炼铁作坊各设一个村子,如此做工的人可以住在村子里!”吕乐松给出了提议。
    王毅想了想,道:“目前,那两个地方的水源不充足,不适合大量安置人口,倒是可以建两个小村子,给做工的人住。”
    谷溪村能开荒种田,得益于用水车从谷河中引水。
    随着人口的增多,谷河的引水车也增加到了三架,且都比第一架要大许多。
    “那大人可知哪里合适大量安置人口?”吕乐松发问,他主管谷溪村户籍工作,如今人口无法妥善安置,他心中可是十分焦急的。
    “有!”王毅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在谷溪的源头附近,有一个叫伏龙窝的大山窝!”
    当时他看到伏龙窝的时候,便有了安置人口的想法,只不过谷溪村的人口到最近才猛增,所以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提出,如今却是正好。
    若在伏龙窝安置人口,他就可以将军工作坊迁移到谷河边上,利用水力之便,来生产军械,那可比使用畜力要好上许多。
    听到有适合安置人口的地方,吕乐松连忙问道:“大人,那伏龙窝可方便用水?”
    王毅笑了笑,道:“那里靠近谷河,总办法引水的,我打算在那里建一个城!”
    他一直想要打造一个大本营,易守难攻的那种。
    谷溪村虽然也勉强可以,但水源是靠水车引水,万一有大量敌人围城,然后将水车破坏,那可就要不攻自破了。
    当然,护民军如今的发展速度,围城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必须考虑周全。
    “建城?”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脸上都有着惊骇。
    成立一个村庄不难,有人口有水源就行,而建一座城,光城墙的建设就花费不小,城区也需要各种设施,打造极为不易。
    “毅儿,伏龙窝道路不通,进出都要翻山越岭,是不是再慎重考虑一下!”王大山突然开口说道。
    王毅笑着摇摇头,道:“伏龙窝南面有一处缺口,那里可以作为城的进出点!”
    “那缺口处,与地面不是有二十多丈的落差吗?”王大山疑惑的开口,随即想明白了,道:“毅儿,你是想用土填平落差,然后修路?”
    王毅点头,道:“一方面填平,一方面是将落差降低!”
    那伏龙窝南面的缺口,处于两条山脉中间,与大山窝最低处也有落差,必须将缺口的高度再往下降,直到与大山窝最低处保持水平。
    不然的话,一旦有下大雨的情况,伏龙窝可就变成一个大水潭了。
    填沟平山,虽然难度大,但王毅早已想好了对策,那就是火药。
    只要火药足够,这些都不是问题!
    众人闻言,彻底明白了王毅的想法。
    李善站起身来,道:“大人,您与晏知县划定的范围内,田地开垦已经达到极限,是否要继续往外延伸?”
    晏知县与谷溪村商议划定的开垦范围,在方圆二十里左右,随着大量劳动力加入开垦田地,目前已经达到开垦面积的极限。
    王毅想了想,道:“现在谷溪村一共开垦了多少田地?”
    李善一拱手,道:“回大人,目前开垦田地六万四千七百余亩,其中水浇地五千二百余亩,旱地四万六千三百余亩,其余都为园地!”
    王毅点点头,道:“李善,暂时停止开垦,让他们去伏龙窝做事,也由你负责管理,协调好秋播时间!”
    要在伏龙窝中安置人口,那里面的大量的树木,自然要砍伐掉,这是一个大工程,所需时间漫长。
    “是,大人!”李善拱手答应,然后坐下。
    何贵站起来发言:“大人,昨天贾阳与我提起,想要贩卖一些商品来谷溪村,我们是否要同意?”
    闻言,王毅心下了一动,如今谷溪村有这么多人口,商业方面也可以开始发展了。
    “贾阳下次过来,让他来找我一趟!”王毅道。
    何贵拱手回应:“是,大人!”
    王毅目光看向冯林,道:“接引饥民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回大人,目前四轮马车打造了三十六辆,饥民接引路线上的客栈,还在建立,一些道路也要修整,至少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冯林起身拱手回道。
    王毅略微思索,道:“那打造四轮马车的事情停一停,先修通往伏龙窝的往返轨道马车,半个月内完成,人手不够,可以招募一批!”
    既然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接引饥民的事情,那就先把开发伏龙窝的事情给落实下来。
    伏龙窝可是他计划中的重要一环,那里靠近谷河,有水利可以运用,他要将伏龙窝尽快打造起来。
    “是,大人!”冯林拱手回应。
    “煤炭作坊和炼铁作坊进展如何了?”王毅看向另外两人,分别是煤炭作坊的管事刘汉和炼铁作坊的管事伍金海。
    刘汉是从开采岩盐矿的小管事,对开采事宜颇为有经验,就被王毅提拔为煤炭作坊的管事,
    而伍金海曾是私人炼铁作坊的工匠,对炼铁之事懂得颇多,后来东家改行,他便在家租种地主家的地。
    在看到官府的济民告示之后,伍金海便选择来到了谷溪村,得知王毅在寻找炼铁的工匠后,他便自告奋勇,通过王毅的考核后,成为了炼铁作坊的管事。
    “回大人,目前已经开始尝试煤炭开采工作,作坊的建立已经完成,各类工具还需增加!”刘汉起身回复道。
    伍金海起身抱拳道:“大人,我这边铁矿的开采在小规模的进行,主要是炼铁炉还没完成,炼铁工匠还需培养,所以,炼铁作坊真正出铁,至少还一个月的时间!”
    王毅点点头,道:“嗯,你们做的不错!还有,采矿必须把安全问题重视起来,尤其是煤炭,切不可胡来,按照我给的开采条例严格执行!”
    开采煤炭的安全问题,在后世也是经常发生,如:瓦斯爆炸,矿洞塌方等,一出问题,就是人命关天的大问题。
    “是,大人!”
    刘汉和伍金海同时拱手回应。
    王毅将目光看向刘匠头,道:“燧发枪的生产情况如何?数量是否支持护民军换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