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骆氏
作者:平安的平平   赵氏发家记最新章节     
    待盘问过年纪有没有婚嫁后,众人便知晓她就是花莲儿的继女,嫁娶都是媒人和长辈的事,有心者便想着年后去赵家走动走动。

    晴姐就算猜出了旁人的心思也不害臊,她每天在县城里见那么多人,若是为了这一点小事就羞赧,她还怎么开门做生意。

    只是……她苦恼的想,要是嫁的远,以后还能去县城当掌柜吗,而且夫家也不一定会同意,若是要去,自然是要与丈夫一起,她一年挣三十多两,可以交一半到公用里,也不知婆家会不会同意。

    而且嫁人后还要生孩子,那店子怎么办。

    想的多了,晴姐心情不免低落,觉得还是当男人好,有这么挣钱的营生别人巴不得把闺女嫁进来呢。

    小孩不知大人愁,蓉宝和嘉宝靠在赵六郎身边,等的直打哈欠,想着这戏班子什么时候才到。

    这一等就是小半个时辰,路上雪深,被绊住了脚。

    这戏班子是花举人为了给老母亲过寿请来热闹三天的,所以戏目也可以自己点,花老太太以前也没看过什么戏,就听众人七嘴八舌点了几出热闹的。

    戏台周边用草席搭了一个大棚子,底下摆着桌椅,就像戏院看戏的一样,茶水点心火盆样样都有,地方不大,只能坐几十个人,其余村里小孩就搬着小马扎坐在大人身边,外村赶来看戏的人都穿着蓑衣围在外面,讨论的热火朝天。

    “哎呦,这戏班子还能往家里请,得花多少钱啊?”

    “十几两银子,贵着呢。”

    “咋这么贵,唱两句就挣这么多钱?”

    “你要羡慕,也把你闺女送到戏班子里去。”

    “我家就算穷死了,也不会把闺女送去做小粉头子。”

    “所以挣钱有啥用?生的儿女一辈子都靠这门子事过活了。”

    尽管村里人再穷,也是打心底看不上乐户戏子,众人从身上掏出一把瓜子,边嗑边道:“花举人可真孝顺,花这么多钱给老太太过寿。”

    “还是读书好,花举人一出息,家里人都跟着过好日子去了。”

    “可不就是,我听说花举人还娶了一个千金小姐,生的貌美如花,知书达理,就跟戏里唱的一样。”

    花家老太太自然有些得意,她儿子出息孝顺,村里村外,哪个老太太有她这么享福。

    “姐姐命好,成远孝顺,不像我家那个,娶了媳妇忘了娘。”

    说话的是花老太太亲妹子,骆氏年轻时好样貌,嫁了一个有钱商人,一辈子顺风顺水,几个儿子都在外面经商置业,最有出息的是长子,如今已经是一地富商了。

    她全身上下金光闪闪,别人一根金簪,她插两根,满头金银,手腕上还带着两个粗重金镯,闪眼的很。

    一路走来,比花老太太还夺人眼球。

    骆氏听到村里人讨论请戏班子只花了十几两时,她还在心里嘲笑对方没见识,这么冷的天请一个戏班子,最便宜的都得二十两。

    不过听到有人聊到花举人的好媳妇时,她就心气不顺。

    大多数婆媳都是天生的对头,骆氏虽然不算刻薄,但在家也把几个儿媳治的服服帖帖。

    除了长媳,她家里有钱,嘴巴厉害,嫁进门这么多年就没来老家拜过祖宗。

    骆府里就几个主子,但有二十多个下人,洗衣、做饭、扫地,就连带孩子都有奶娘,花老太太出身农户,虽然享过不少富贵,但眼皮子浅,只觉得小儿媳惫懒娇惯,不一心伺候丈夫孩子,成天就知道打扮的妖妖艳艳,去外头买首饰布料。

    一想到花的都是自己儿子的钱,她就忍不住心痛,有心想管教儿媳,但被儿子数落了好几顿。

    说什么能有今天全靠老丈人,又说妻子打理内宅,教导子女万分妥帖,没有任何不好,反而埋怨她多事。

    府里有下人伺候,安安分分的享福就是了,还管东管西说这么多干嘛。

    骆氏气的够呛,哭自己养大儿子的不易,如今却被儿媳教唆的不孝,说要给儿子纳妾。

    “孝”字一大压死人。

    骆老爷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但妻子并未有过错,成天被一个乡下婆婆指桑骂槐,便是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了。

    去年秋天就带着孩子回娘家小住,一去就是一两个月,府里下人没人管,不出半个月就乱糟糟的不成样子。

    骆老爷还算孝顺,他是一片好心接老娘过来享福,但老人闲不住,管的又多又爱端婆婆架子,如今把儿媳气走,她又唆使儿子休了媳妇。

    骆老爷气个半死,连夜差人送她回家。

    骆氏是灰溜溜被赶回来的,不过为了面子,自然是说舍不得家里。

    骆氏老伴走的早,几个儿子不在身边,一个人孤零零的,听说老姐姐过寿,一早就富态十足的过来了,有心想在村里炫耀炫耀,但看着花老太太众星捧月的样子又忍不住心里发酸。

    “大姐,你过大寿,你家成远两口子都没过来啊?”

    花老太太脸上的笑意淡了点,“成远在外读书,又是大风大雪,我叫他别累挺了。”

    “哎呦,这大过年的,也不回家,成远要念书,你家成远媳妇也该来你这个婆婆身边尽尽孝。”

    花老太太抿着嘴,半晌才淡声道:“孩子抽不开身,我们当老人的人也要多为儿孙想想,路上不便,心意到了就行。”

    骆氏就像是没听出来她的不开心,不依不饶道:“哎呦,都说这念过书的孩子孝顺,我看也未必。”

    她摸摸头上的金簪子,又晃了晃手里的大金镯,“我那几个儿子儿媳就是太孝顺了,逢年过节又是金镯子,又是金簪子,还都是外边的紧俏货。哎呦,我一个遭老婆子,戴这些东西不是让人笑话吗,但不戴又糟蹋了孩子的心意,只能挑几个不起眼的挂身上。”

    周围并没有人理她,但骆氏说的十分来劲,还从头上拔了一根最不值钱的簪子,要往花老太太头上插,“大姐,你如今是举人娘了,打扮的这么穷酸不是让人看笑话吗?多带点金银添添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