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战
作者:灵笛道人   手握兵马虎符,铁骑横推人间最新章节     
    邓儒连夜带着秋缘和一百名玄甲斥候护送着回了镇北城。
    秋缘既然怀孕了,再待在战场上就很不方便了。
    同时他还去信给雁归城的秋衍,告诉他,嗯,你小子可能是要当舅舅了,把小莲小翠这两个小姑娘送来照顾你姐姐。
    毕竟,哪怕二人是夫妻。
    邓儒做事情终究还是带着几分毛手毛脚,有些事情也不太方便。
    小莲小翠不一样,她们跟秋缘感情深厚不说。
    也比邓儒更会照顾人。
    .......
    这边邓儒和秋缘回镇北城不谈。
    二狗这边的工作量确实增加了。
    走了个统管大局的主公,还走了个敌后经验丰富的将军。
    这仗打的,那是真操蛋。
    二狗揉着自己的眉心,只觉得自家主公和秋小姐真的太不小心了。
    “现在敌人已经到了几路诸侯了?”
    二狗询问着身边的那些年轻将军们。
    这些,都是汉军将来的中坚力量。
    得着重培养。
    “回将军,已经到了五路诸侯的兵马,他们确实如您所料的一般,选择与我们决战,我们要不要.......围点打援?”
    一个名年轻的将领问道。
    “或者我们出几百精锐斥候,时不时去袭扰他们一下,让他们疲于应对?”
    另一名年轻将领说道。
    “........”
    二狗揉眉心的动作更加用力,更加的痛苦了。
    这两个将领,都是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最标准的作战。
    袭扰,围点打援。
    但如果真这么做了,就与他们所要达成的战略目的相差甚远了。
    打仗,打的不是胜利。
    而是要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
    为了达成战略目的,哪怕一直输,也没有关系。
    只要赢了最后一场收官之战就行。
    当然了,这么说不是说这一场仗也要输。
    而是说,袭扰,围点打援,都会过早的暴露我军的虚实。
    这样,敌方看到后,只怕就会丧失一定的斗志,达不到一举围歼,震慑天下的战略目的。
    这些将领。
    要学的,还很多。
    “你们这是典型的,兵书读多了,主公教给你们的东西虽然都是正确的,但事实上在战场上,没有什么理论是错误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好这些理论。”
    “理论说高打低拥有着绝对的优势,可历史上被围在高山上饿死的军队数不胜数。”
    “理论说绝境可激发斗志,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因此有无数初出茅庐的将领学着项王破釜沉舟,结果,敌方直接打开了口袋,破釜沉舟的士兵们直接一骨碌丢盔弃甲全当了逃兵。”
    “所有理论都是正确的,但同时它们又都是错误的,战场上从无常事,更无百战百胜的理论。”
    “至于它们何时错误,何时正确,这,便要靠你们的脑子,去思考,判断。”
    “不要想着在战场上一招鲜吃遍天,那是战士们才拥有待遇,他们不需要复杂的招式,作为将领,则最忌讳一招鲜吃遍天。”
    “因为这般,你们会形成你们特色的打法,不管是擅长突袭,还是擅长防守,等到你们打出了名声,敌人就会根据你们的名声,来对你们的战法进行针对性的围剿。”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便是如此。”
    “真正擅长打仗的人,是不可能立下风格鲜明的大功业的,当然,我这句话也并不完全正确,有的时候,一个将领打出的鲜明风格,有可能只是他们想让你知道的风格,是具有诱导性的。”
    二狗一句句的指导着这些年轻将军们。
    看得出来,二狗是真的没有藏私货。
    他把他打仗的经验都告诉了这些年轻的将军们。
    让他们牢牢的记住这些东西。
    打仗很多理论,只需要记住就好,不要把这些理论奉为圭臬。
    战场上只有一句话通用。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士兵需要不断练习三板斧,捅刺,劈砍,挡,这三板斧,便可以大大的提高作战效率。
    但三板斧是战士的特权,将军没有这个特权。
    将军需要把所有兵法理论都背下来,把所有战场常识都记住。
    融会贯通。
    就像韩信一样,人人都说韩信善战,是顶尖的战略家。
    可是有人能够从韩信一生所有大大小小的战绩中分析出他的作战风格吗?
    并没有。
    “而我们现在的战略,是一举歼灭他们,打出赫赫威势,让后续所有城池,望风而降。”
    “打不出这个效果,我们就要一步步的慢慢去攻坚,这个过程中,浪费的时间,牺牲的士兵,后续一系列的战略目的达不成,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二狗说罢,再次挥了挥手,让这些将领们重新说一遍他们的想法。
    在一番指点过后,这些将领们的想法要贴近战略了不少。
    这让二狗满意了一些。
    .........
    五天后
    随着各路贵族的军队赶到战场。
    贵族联军十万人,
    汉军八万人。
    近二十万人在战场上摆开阵型。
    贵族联军占据了人数优势。
    而汉军,则占据了精锐优势。
    毕竟汉军这边拥有精锐中的精锐虎符兵马九千多人。
    本来有一万的,其中一百玄甲斥候被邓儒带走了。
    不过这无伤大雅,汉军依然拥有五百破阵铁骑和九百名玄甲斥候。
    不过二狗把这些骑兵藏着,并未显露其真面目。
    毕竟,在双方已经摆好军阵的战场上。
    骑兵的作用只能是袭扰。
    破阵铁骑倒是有破阵的大作用。
    不过若是破阵铁骑太早亮出来,敌军看到这些大家伙,估计就胆寒了。
    主要目的还是藏拙。
    真要用这些骑兵,二狗有无数种方法可以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双方的大军在战场上摆开阵势。
    双方的军旗迎风飘荡,形成了一排由旗帜组成的长河。
    不过区别是,贵族联军的长河五颜六色。
    汉军的长河颜色统一,血红血红的。
    双方的王旗大纛高高的树立在中军之中。
    双方的鼓手开始齐齐擂动战鼓,战鼓大多由牛皮,犀牛皮这些兽皮制作。
    鼓声擂动,震慑人心。
    听说上古时期黄帝斩夔牛用夔牛皮做战鼓,那个战鼓,老牛逼了,鼓声如惊雷。
    不过,很显然,那种神话里的东西,现实大概是没有的。
    有也大概是灭绝了。
    伴随着鼓声,双方的军阵开始快速变化。
    战场上当先的,是箭雨覆盖。
    箭雨覆盖,不讲什么准头。
    “风——大风!”
    汉军的弩手部队喊着古老的,祈求风向庇佑的口号,快速走到军阵中等偏前的位置,开始四十五度角扣动扳机进行抛射。
    大规模的箭矢如暴雨般砸向贵族联军的军阵。
    贵族联军及时的列盾阵防御箭矢,但也依然有不少倒霉蛋在这场密度极高的箭雨中丧生。
    汉军的军队根据邓儒的发展战略。
    除了部分刀盾手和长矛手之外,其余一律装备劲弩,刀盾。
    盾是小盾,刀是弯刀。
    用来应对守城或者敌军破阵后的近身肉搏。
    其他的,都装备弩。
    拥有了水车锻造,汉军的生产线要比这个时代的其他诸侯国快上不少。
    不过邓儒还是更馋蒸汽锻造。
    弩手们射出箭雨后,汉军的顶尖力量之一,四千五百神射手,开始向着敌军军阵进行自由抛射。
    以此来压制敌军的弓弩手还击,给弩手争取上弦的时间。
    弓手的速射在机枪被发明出来之前,都是很难被淘汰的。
    毕竟不管是火枪还是弩,他们的上弦,上弹时间的空档,都实在太长。
    需要弓手去弥补上弦空档期。
    不过在后来火枪大规模列装后,排队枪毙战术的出现,就把弓从大规模战场上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