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炒高粮价
作者:王柚柚   重生主母手执刃,侯府满门上西天最新章节     
    李幼初见陈志诚有些惊愕,顿时明白是为什么。
    陈志诚本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他揍那个曾偷他东西的人,是为了让他改邪归正,说明他痛恨这些小偷小摸的行为。
    可现下,陈志诚斟酌再三,还是没把话说死,寻问她,偷倒是能偷,只是要偷谁?
    这就说明他是有原则的,不是谁都能偷。
    李幼初告诉他要偷江世简,他怔愣住了,毕竟,在他看来,李幼初和侯府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他不明白,李幼初为什么费力让他做这件,自损八百的事。
    李幼初淡淡地消除掉他的疑虑,“你放心,我会帮你们挡着,绝对保证你兄弟的安全,不会让他有事。”
    陈志诚点头:“那姑娘看偷什么合适?”
    李幼初想了想,便道:“那就偷他荷包吧。里面的银子,就当奖赏你兄弟了,偷完荷包便扔掉吧,免得留下把柄,对他日后有影响。”
    “行!都听姑娘的。这事包在我老陈身上。”
    想了想李幼初又道:“让你那兄弟伪装好,别露脸,以后别让江世简起疑心。”
    陈志诚点头。
    “姑娘,那什么时候偷?不会只是偷个荷包就算了吧,下一步呢?”
    对于这个姑娘,陈志诚与她共事下来,有了些了解,她绝对不会无缘无故,便做一件事情。
    既然要他做了,那一定是有她的目的和部署。
    “就在端阳节这日偷。”
    陈志诚又愣了一瞬。
    端阳节,是一年一度的“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天子或太子会在端阳节当天,亲临飞龙江边的飞龙楼上,祈求上天,保天下太平,百姓安宁。
    自从太子出事后,齐王和瑞王每年都会为获此殊荣,而互相争夺。
    李幼初记得她成亲这年的端阳节祈福的事,就落在了瑞王身上。
    “你让你兄弟将江世简引到瑞王身边去,一定要在他登飞天楼之前把他引过去。你兄弟做完这事,就可以撤到安全地方。接下来就看水墨的了。”
    水墨被点到名字,一下子来了精神,“姑娘吩咐!”
    “你提前去给华宜长公主送个信,就说有人要抢我要捐赠给朝廷的两万石粮食。让长公主务必在端阳节当日,严惩抢夺粮食之人,无论结果如何,都告诉长公主,让她提前做好准备。”
    陈志诚虽然不明白李幼初要做什么,却是知道,这件事,无论如何都要成,万不能拖了李幼初的后腿。
    李幼初又让丹青给了陈志诚三千两银子,“陈师傅,这一趟出生入死,这些你拿去犒赏你的兄弟们,他们为我保下了粮食,我定然不会亏待了他们。”
    陈志诚犹豫了一下,没接,他推辞道:“上次姑娘给的已经够多了,这些,我不能再收。不过,我老陈倒要厚着脸皮,为我兄弟求一求姑娘。”
    李幼初“哦”了一声,“说什么求不求的,他们跟着你替我卖命,有什么我能帮得上的,我定然会帮。”
    陈志诚抓了抓脑袋,三十多岁的人,却露出些小孩子的幼稚,不好意思笑了笑道:“姑娘,您看,我这些兄弟其实也挺可怜的,飘在江湖上,居无定所,若是能让他们跟着姑娘做事,必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孤苦无依。”
    原来他是想为那些兄弟们,谋一个长期稳定的出路。
    李幼初笑了,思考了片刻,便再度让丹青,把三千两银票塞到陈志诚怀里,点头道:“以陈师傅的人品,想必你的兄弟们也当是信得过的,那便让他们跟着你,为我做事,我每月发月银给他们。这三千两是这一趟给你和他们的报酬,不能让他们为我白做事啊。至于宅子...”
    李幼初本想,看看在哪里再买一处宅子,先安置他们。
    陈志诚却连连摆手,“姑娘,这些人都没那么娇气,给口饭吃便成,便让他们与我一起先住在之前的院子里,以后做出名堂了,他们自会攒钱买宅子。”
    李幼初想了想,便点头应了,以后,还有以后,她不会亏待为她卖命的人。
    这些小事,也实在不值得她花时间纠结的。
    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事做。
    她要回趟李家,劝着父亲,在飞龙江投放一条李家的龙船。
    一是告诉京中众人,江南李家已经搬来了京中,二是她要尽量在端阳节这日将李家的名号打响。
    不能再像之前一样,让李家毫无存在感地活着。
    希望做完这些,可以如愿保住李家的家财和荣耀。
    李幼初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
    她要在在端阳节之前,将米粮的价格炒高。
    后面战事一起,米粮价格会有很大浮动,万一京中各大势力,想要在圣上面前邀功,强行压下米粮价格,或者强行征收米粮,那到时候,她要再想立功就难了。
    她不立功,如何被长公主赏识,又如何有能力阻止二叔与齐子凛勾结,祸害李家。
    今生,她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父亲被斩首。
    唯一的办法,便是通权,她有了长公主做靠山,日后万一李家真出了什么事,长公主看在她的功劳上,也会出手救李家。
    而眼下,长公主和圣上最头疼的便是要和北齐开战,要出兵,粮食就是最重要的,朝廷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便是粮草不足。
    李幼初算了一笔账,若是开战,一个兵在前面打仗,一日便要消耗大约二斤米面。
    那十万士兵一日便需要二十万斤米面。
    这还不算蔬菜、鸡蛋、肉和盐。
    也没算上马匹的嚼用,马吃的可比人吃的还要多,这又是一笔不小的粮食消耗。
    若是这次战线拉长,要打一年,这得是多大的开销?
    这绝对不是区区几十万石粮食能解决的。
    后期肯定需要源源不断的供给粮草。
    这么一算下来,她顿时体会到,圣上为什么对粮草如此头疼了。
    也终于明白周长庚所说的,圣上不敢轻易应战,有多无奈了。
    若是她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圣上和长公主,都要另眼看待她李家,只要李家对朝廷忠心,朝廷也必会护着李家无虞。
    她想要炒高米粮价格,其实对她来说算不上难。
    真正的是,她炒高之后,如何大量收购,快速解决一部分朝中无粮草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