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悄悄
作者:how想吃炸鸡   被冲喜后,短命相公长命百岁了最新章节     
    她原本心中暗自揣测,秦砚辞和凌瑾韵这对年轻夫妇或许会无奈之下拎一篮子沉甸甸的石头回家,权作玩笑以解家中困顿,谁曾想,他们竟然真的从那贫瘠的山岭带回了如此珍贵的食物?
    沈大婶的思绪不禁飘向那酸辣爽口、能瞬间唤醒味蕾的土豆糊塌子,仅仅是想象,就让她不自觉地咽了一口口水。
    一旁的秦大壮目睹这一幕,笑声如洪钟,震得院内树叶都微微颤抖,他拍着大腿,乐呵呵地对沈大婶笑道:“你今天晚上没饭吃,正好!我多吃点!”
    沈大婶闻言,心中五味杂陈,原以为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会说些贴心话,谁知……
    凌瑾韵随着王莲娟步入厨房,昏黄的灯光下,厨房里弥漫着淡淡的炊烟和食材的馨香。
    王莲娟轻手轻脚地从篮子里挑出几颗最光滑圆润的土豆,准备为这个简朴的夜晚增添一份温馨的味道。
    她瞥见凌瑾韵眼神中似乎藏着未言之语,便停下手中的活计,温柔地问道:“韵儿,你心里是不是有事情,想要告诉娘?”
    此时厨房外,沈氏、马氏等人尚未跟进,仿佛给留出了宝贵的空间。
    凌瑾韵见状,连忙凑近王莲娟耳边,低声细语,如同分享一个天大的秘密:“娘,你知道吗,篮子最底下,我们藏着一根人参呢。”
    王莲娟闻此言,惊讶得眼眸骤然放大,她难以置信地凝视着凌瑾韵。
    而凌瑾韵则轻轻点了点头,确认了这个惊喜的真实性。
    于是,王莲娟急忙提起篮子,几乎是拽着凌瑾韵的手,快步走向卧室,仿佛生怕这份意外的宝藏被人窥见。
    卧室的门在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外界。
    王莲娟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土豆取出,直到篮底,那静静躺着的人参终于展露真容,它色泽微黄,形似人形。
    王莲娟的目光在人参与凌瑾韵之间来回游移,心中波澜渐平,她轻声问道:“韵儿,你们究竟是在哪里发现这些土豆和人参的?”
    凌瑾韵当然不能和她说实话,于是道:“就是在村后的那片山林里,具体位置我也记不清楚了,大概是碰巧吧。”
    王莲娟从角落里找出一块干干净净的棉布,仔细地将那宝贵的人参包裹起来,动作轻柔而虔诚。
    “韵儿,这样吧。明天娘陪你去城里,把这哥人参卖了换些钱,补贴家用。这事暂时先别告诉别的人,尤其是你大嫂,她的嘴巴向来守不住秘密,咱们免得节外生枝。”
    凌瑾韵懂事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好的,娘,我明白了。”
    得知人参的珍贵后,王莲娟额外多取了几颗土豆,烹制了一大盆土豆糊塌子。
    餐桌上,大人们为了留给孩子们更多的食物,都只是浅尝辄止,而几个小孩却吃得不亦乐乎,小肚子被撑得圆滚滚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秦子胜拍着自己圆鼓鼓的小肚子,一脸的得意与满足:“姑姑说得真对,四婶婶是我们家的福星。她一回来,我们就能美美地吃到饱!”
    一旁的秦天天立刻拉着凌瑾韵的手臂,眼神里满是对未知探险的渴望:“四婶,下次上山摘野菜,记得带上我哦。”
    秦子胜一听,生怕被落下,连忙抢着说:“我也想去!今天跟着娘,什么都没找到,太没劲了!”
    而秦雨雨和秦兰兰也争先恐后地表示要加入,小小的屋子内顿时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凌瑾韵笑眯眯地一一抚摸他们的头,满口答应:“好好好,下次咱们一块儿去!”
    然而,她的目光不经意间飘向了一边,那个静默无声的身影——秦婉婉。
    与其他兄姐不同,秦婉婉独自蹲在院落的角落,背靠着斑驳的院墙,专注而沉静地观察着什么,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她无关。
    秦砚辞拎着满满一桶清澈的井水,踏过古旧的门槛,步入他们的卧房。
    当他再次出现在门口,那桶水已经安置妥当。
    秦砚辞他微微侧头,避开了对方的眼睛,用一种温和而又有些许尴尬的声音说道:“水已经准备好了,你可以去沐浴了。”
    凌瑾韵微微点头,暂时将秦婉婉那未解之谜抛诸脑后,心中却暗暗盘算起接下来的步骤。
    她趁着沐浴更衣这个无人打扰的时刻,身形一晃,如同穿越时空的秘术,悄无声息地遁入了属于她自己的秘密空间。
    在这个神奇的空间里,不仅有灵泉。
    还有着许多田地,只是稍稍播种,就收获了上百斤的土豆。
    不仅如此,还有二十袋大米整齐排列,每袋足有五十斤,面粉的数量也是相当,除此之外,还有高粱、小麦和豆类等粗粮,加起来约莫有三四百斤斤之多。
    即便如此,空间里那些可以携带出去的食物总量也有两千斤左右,但面对秦家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样的储存显然难以维持太久。
    而且,如何巧妙而隐秘地将这些资源转移出来,还需要一番深思熟虑的计划。
    除了在空间里,凌瑾韵想着如若需要长久立足,开源节流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当前正值严重的旱灾,田野里一片荒芜,颗粒无收,未来的生计问题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在她望着空间之外那片荒凉景象,眉头紧锁之际,突然灵光一闪,快步走向空间里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在那里,静静躺着一台她为了应对山区药田干旱而特意准备的人工降雨高射炮,以及尚存的三枚人雨弹,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转机。
    只要等待适当的时机,天空中云层聚集,她便能借助这些人雨弹,向天祈雨,或许能够逆转这片大地的枯竭,重新播下希望的种子。
    至少在秦砚辞设计制造出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水车之前,为秦家争取到宝贵的喘息时间。
    思考至此,凌瑾韵提着木桶走出空间,外面秦砚辞依旧静静地守候。
    见她出来,他几乎是本能地接过了木桶,朝着院中的土豆田走去。
    凌瑾韵望着秦砚辞那挺拔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英挺,无论是他的面容,还是他专注于浇灌作物的专注模样,都令人心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