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滴滴的反诉(求书评、催更)
作者:天宇不爱吃番茄   重生良心企业家最新章节     
    东风外卖点燃的旅游热潮直接吸引了广大网友一睹江南美景。
    而有些有心的城市也主动开始发声,毕竟过了清明天气逐渐热起来,4月正是出游的好时光。
    对此,陆建国一一回复都有做推广安排,东风外卖每周都会轮换一个城市,毕竟吃的东西吃腻了,总要换换口味。
    清明节一过,直接换上了川渝地区的推介介绍。
    川省的钵钵鸡在东风外卖上非常火热,陆建国通过陈斌的指点,直接来了一个“钵钵鸡,钵钵鸡,一元一串的钵钵鸡”洗脑宣传直接拉满。
    魔性的声音虽然没有抖音来的那么火,但凡是线下入驻了东风外卖的商家,有许多专做钵钵鸡的店直接在线下开始放了起来。
    排队人流一下子增加许多,有部分人不愿意排队,只能在东风外卖上下外卖单直接送到家里,而一些店是区分了堂食、外卖的锅,外卖反而还能快一些。
    于是乎,聪明的食客直接手机上点外卖,配送小哥两步路就给送到了。
    这让人哭笑不得,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很多店对手机点单以及堂食没有做些许区分,但在订单量暴涨的前提下,似乎这些区分也没什么用。
    与东风外卖截然相反的是玫团外卖那边也在照葫芦画瓢,只是这学起来搞得不伦不类,虽然订单量也有,但是增量并没有东风外卖来的多。
    汪兴面色阴沉的看着q1季度的财报!
    整个q1玫团所支出的营销费用高达20亿元,这虽然不是直接拿现金来烧,但是整个q1玫团的盈利微乎其微。
    人工成本直接是亏损的,根本覆盖不了所支出的营销成本。
    巨大的赤字让汪兴都觉得有点头皮发麻,这还是3月份有意缩减了营销费用的支出,不然按之前的节奏一天一个亿的烧法,换了谁都撑不住。
    而玫团团购业务给外卖这边引流的广告消耗还没有计入在这二十个亿里,再加上其他零零散散,汪兴心中盘算了一下如果全部算上等额价值,这个报表上的亏损赤字还能再加个两三亿。
    “亏损先不对外公布,避免引起市场上投资人的疑问”
    虽然不是所有资本对亏损无法接受,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希望能够赚钱。
    当然,这里指的赚钱是公司项目赚钱,从而引起公司的估值提高,上市后在二级市场,也就是股票上有所波动,从而让资本赚取他们的利润。不然单靠所谓的盈利来赚取利润,那这利润着实有点少。
    更不用说这些利润还要算上税款、其他投资人分红等。
    而股票上的响应不能看财报刚发的时候,必须在财报发出之前就要做足准备,往往二级市场的股民知道消息的时候都已经晚了。
    所以千万别相信说的“内部消息”这种糊弄人的鬼话。
    汪兴让财务总监高雅把报表重新整理一下,适当的优化一下就可以,反正不是上市公司,而且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整是正常情况。
    看着东风外卖app上的宣传海报汪兴有点无力感,别看玫团日流水额超东风外卖许多,但是真论起活的滋润,那还真不一定比的过人家。
    就好比很多人觉得魔都赚钱高,工作高大上,但是每天通勤、加班、支出和老家乡下相比,并不大比别人过的好。
    有一句话是有钱,魔都才叫魔都。
    不然魔都只是一个寄宿着人们肉身的一个城市。
    面对滴滴项城上次的合作,玫团有一笔额外收入,那边是流量费用,虽然这笔钱不多,但是也算是弥补了一丝玫团外卖的亏损。
    不由得庆幸玫团的基因好,有着团购业务的流量扶持,外卖项目不至于输的太难看。
    这几个月来,东风外卖看似日流水低迷,但是汪兴仔细一琢磨,人家过的还挺好,至少比玫团好太多。
    思来想去,只能从根源:商户的身上着手了。
    ……
    汪兴的好队友,项城更是火冒三丈,原本以为上次的事情可以把东风快车彻底 打趴下,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谁特么知道人家服务器不是私营企业在管理,而是直接用了政府的服务器来使用,更可气的是居然是人家市公安局协管的。
    海外黑客攻击东风快车服务器这个不慌,没有实质性证据根本无足轻重,只是被东风集团给抓到了把柄,这就让人有些头疼了。
    “他们要是起诉,依靠他们现有掌握的证据能行?”
    汪兴看着公司的法务皱眉道,虽然东风集团还没有真的起诉,但是风言风语让玫团十分被动,哪怕再怎么辟谣都没办法避免这一事情。
    法务部的陈旭东无奈道:“如果从公开在微博的证据来说,确实有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但是具体的还是要看法院如何去判定。毕竟单看他们晒出的截图只是有人发布任务,这个任务的发布者没有明确是我们,那这里就存在一个“误区”,到底是别人看他们东风集团不爽找水军黑,还是我们自己实际下场来操作的”
    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是玫团集团插手其中,那事情就是模棱两可的,无非是看双方的举证到底是否能被法院所采纳。
    “如果他们真的起诉,能把起诉法院定在京城来么”
    主战场的法院也有些许关系,毕竟在他人主战场根本没有优势,地方企业肯定受地方政府偏爱一些。
    只是这里面更多的是人情分,对于案件的实际判决起不到关键性的因素。
    陈旭东摇了摇头,这次肯定不可能在京城起诉,毕竟这不是所谓的合同纠纷,如果是合同纠纷,那么合同里会约束在哪一方起诉。
    所以如果签合同,尽量在自己这方起诉,而且千万记得是法院起诉,而不是交给仲裁所。
    仲裁所那不是国家成立的机构,而是类似于商会这种性质的组织,虽然要遵守法律法规,但是仲裁所对于很多人来说非常陌生。
    而且里面是否有“人情往来”,谁也不知道。
    再加上一旦仲裁结果对自己这一方不利,想拒绝履行仲裁结果根本不现实。
    我国实行的是一裁定局,除非仲裁所的判决明显不参考证据或者是能有证据证明参与仲裁的人员与其中一方有利益往来,不然无法依靠《仲裁法》第五十八条申请撤销仲裁结果,打回法院审理。
    面对陈旭东的解答,项城面露凝重,赔钱不怕,毕竟真赔不了多少钱,但是对于公司的名誉来说,那绝对是一记重击。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今项城只能想办法打赢这场官司。
    “如果败诉,二审到时候再上诉,我们能不能反诉?直接以他们污蔑为由反诉他们?”
    项城不想败诉甚至也想在这件事上捣糨糊。
    一旦败诉,虽然不是致命性伤害,但是总归不好。
    而反诉则是项城突发奇想,毕竟把案卷搞的复杂了,起诉状和反诉状混在一起,那样下来光证据、起诉状放一起就几十页。
    要是一个不小心谁看漏了些许东西,那也许能起到决定性证据。
    “项总,反诉是可以,但是反诉的金额呢?要知道起诉金额过高,诉讼费也不低的”
    陈旭东忍不住想扶额,他岂能不知道项城的精打细算,只是这一招很难让人混乱,毕竟法官不是菜鸟,律师也不可能是菜鸟。
    而反诉也是有费用,与起诉是一样的。
    “反诉不在乎让他赔多少,就定一块钱就好了,到时候让人炒作炒作,让大家对比对比”
    恶心人,项城有的是办法,如果反诉只让东风集团赔1元,来和东风集团起诉的金额相对比,那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返差。
    适当的宣传和引导,也许能起到“舆论”压力。
    陈旭东若有所思道:“也许可行,但是希望不大,不过我们会竭尽全力做好与东风集团的抗衡”
    “先发制人吧,你们收集证据直接联系法院看看能不能起诉,这样试试能不能合并审讯,将两个起诉案件合并在一起放在京城来审核”
    项城沉思了一会后提议道,只要主战场在京城,那对他们来说稍微有利一点,不至于那么被动。
    陈旭东点了点头,随后便着手安排人开始在微博进行取证,反正只是扯皮的反诉而已,这对于陈旭东他们来说,整理证据就不用那么细致,毕竟打口水战,扯皮而已。
    陈斌还不知道人家玫团要先发制人,不然绝对会冷笑两声,真以为现在可以随便浪费司法资源?
    而东风集团的取证则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与东风快车司机师傅们达成集体诉讼的协议。
    蒋倩倩等人也刚整理好收集而来的证据准备分门别类,准备完善好起诉状后就向魔都普东区法院提交诉讼申请。
    陈斌现在心思都在东风商超身上,如今既然决定在丰县区做东风商超,那么滇省的蔬菜就要抓紧让他们想办法提高产量,不然很难供应两家东风商超的需求量。
    滇省则是有点赢麻了的感觉,当时以为只是一个策略帮助滇省的农户将闲地使用起来,没想到现在都有点满足不了东风集团的需求了!
    必须扩大产量!
    ps:求催更、书评,各位大佬,最近催更掉了很多。
    另外求个用爱发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