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恩养抚恤,论功行赏
作者:楚南风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最新章节     
    听见有人喊冤,崇祯看向台上,横眉冷对,一脸冷漠。
    这四人之中,张缙彦身上搜出了一封通敌密信。
    通敌卖国,到哪都是死罪,张缙彦无话可说,连喊冤的资格都没。
    不杀他全家,已经是天恩浩荡了。
    可是,杀京营提督李国桢、前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前东厂提督王德化,就有点牵强,介于可杀可不杀之间。
    他们三人,都是长年跟随崇祯左右的人,算是自己人。
    襄城伯李国桢是纨绔子弟,虽然他差点祸害了三大营,但是,他就只有这么点能力。想让他带出一支护国精兵,也绝不可能。
    归根结底,是崇祯一片痴心,错付了!
    不过,李国祯纨绔本性,正好对上了兵油子的脾性,是一丘貉。
    崇祯铁心要杀他,就是怕那些被裁撤的三大营兵油子,利用他的名义和影响力,向他靠拢聚集,扰乱军心,阴谋坏事。
    为了树立新任兵部尚书李邦华的威信,为了让意图作乱者群龙无首,李国桢必须死。
    吴孟明呢,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更是崇祯的铁杆心腹,也为崇祯干过很多机密事。
    崇祯恨他,是因为他最信任的人,在最紧要关头,居然要第一个弃他而去。
    真是,养了一只白眼狼!
    如果放过他,那锦衣卫这支队伍,以后还怎么带?以后还怎么为君王出生入死?
    王德化呢,若果把他撤下去,他也献不了城门,说不定还能变成一把捅向文官集团的快刀。
    不过,要撤回监军太监,就要杀个大太监立立威。况且,他打开德胜门,也确实令崇祯气愤。杀王德化,就是最好人选。
    张缙彦、李国祯、吴孟明、王德化,分别代表文官、勋贵、东厂、锦衣卫,每个部门宰一个,就是要震慑住所有人,全都得听我的,要不,都得死,都得为大明殉葬。
    当此之时,李自成百万大军围城,京师内忧外患。但凡一点风吹草动,一个意外之举,就有可能让金城汤池溃于蚁穴。
    当此之时,一点差错都不许有。
    只有重奖、重罚、干脆、利落,才能震惊京师官兵的心。
    想到这,崇祯理都没理他们,穿着金黄色鱼鳞叶明甲,直接策马走向兵部尚书李邦华。
    “李邦华。”
    “臣在。”
    “有功将士、罹难家属,都来了吗?”
    “陛下,都来了。”李邦华指了指一排整齐列队的锦衣卫和守城将士,大约有100多人。
    他们就是抓捕偷袭顺军的锦衣卫,以及在彰义门城头用震天雷、弓箭,炸死、射死流贼的守城将士。
    有功将士的旁边,还有50多名,穿着麻木衣服的老百姓,他们就是刘芳亮攻城,被射死、炸死的将士家属。
    与有功将士、罹难家属相对的,是今日分批整训的大明将士、以及新招募入伍的士兵。
    军容严整,肃穆庄严,差不多有四万多人。
    “陛下,这是奖励名册,臣都核实过了。”
    李邦华急忙递上两个折子,崇祯依次打开。
    一本折子上面,是有功将士姓名和需要赏赐的银两数目、以及要提升的官职级别。
    另一本折子上面,是罹难将士姓名和需要赏赐的银两数目。
    两本折子,都盖着兵部的大印,非常详细明了。
    “陛下,一共战死121人,家属在京师的,只有52人,剩下69人,暂时无法抚恤。”
    崇祯点点头,一言不发。
    随后,向着罹难将士家属,走上前去。
    李邦华急忙跟上。
    他没想到,崇祯皇帝居然向着罹难将士家属,深深鞠了一躬。
    这一90度鞠躬,把还在伤心痛苦不已的家属,都吓傻了。
    一群人,不知如何是好,只能立马下跪。
    整齐列队的4万多将士,也都深深感动了。
    如果战死能让皇帝陛下鞠躬,死了也值。
    去到阎罗殿,也敢跟阎王好好吹一把牛。
    崇祯走上前,把下跪的家属,一一拉起来。
    他也不知道说啥,此时此刻,再多的话都是废话。唯有足额的抚恤银,才能稍微抚慰他们痛苦的心。
    “李邦华,银子。”
    李邦华一挥手,身后的亲兵立马捧着银子上来。
    崇祯接过,依次发饷,每人100两,崇祯一个人足足发了51人,全部包干。
    所有家属,都感激涕零,千恩万谢。
    这100两,足够他们一家子吃饱饭、活下去了。
    “李邦华,把家属,都带下去休息吧,他们也累了。”
    李邦华点点头,给62岁的兵部左侍郎练国事使个眼色,练国事急忙带兵部一帮官员,将所有家属,护送到后面凉棚休息。
    崇祯转身,走向了有功之臣。
    突然,他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眼熟之人。
    这人瘦瘦高高,腿还有点瘸,胡须、头发都有些苍白。
    他就是参军30年,腿上受过伤,年纪快50岁的河北籍士兵:牛大力。
    崇祯一怔,回头看李邦华:“李尚书,裁撤整训,那人为何还在阵中?”
    “陛下,牛大力是熟悉火炮、火雷的技术兵,年龄放得宽些。毕竟,大量新招募的健勇,还需要有技术的老兵传帮带。”
    崇祯点点头,“李尚书果然务实知兵!”
    崇祯走上前去,高声道:“牛大力。”
    “陛下。”牛大力激动不已,立正,站得直直的。
    他没想到,一个皇帝,居然能叫出他的名字。
    “大力,你杀敌立功啦?”
    “陛下,小的扔了两个震天雷,炸死流贼3人。”
    “好......”
    崇祯伸出一个大拇指:“哈哈......不愧是我大明的将士。”
    “流贼攻来的时候,害怕不?”
    “陛下,咱有震天雷,一点不害怕。”
    “在小的眼里,流贼不过是银子罢了,他们多来点,小的就多炸几个,就有多多的赏银。”
    “哈哈……说的好!”
    “拿赏银来。”崇祯很高兴。
    “李邦华急忙自从亲兵手里,接过60两银子,递给崇祯。
    崇祯接过银子,高声道:“牛大力,杀敌3人,赏白银60两,升百户。”
    “谢陛下......”牛大力接过沉甸甸的银子,激动不已,又泪目了。
    三天前,他还以为,自己要饿死在京城那个犄角旮旯,客死他乡,连个收尸的都没有。
    没想到,三天之后,他不仅收到了所有欠饷,还收到了60两赏银。
    80多两银子,都够他回河北老家,买地、盖房、娶媳妇,人生焕发第二春了。
    崇祯笑着看牛大力,竟然不自主地开始鼓掌。
    李邦华懵了,也跟着鼓掌,所有人都开始鼓掌,彰义门城楼下,又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和呐喊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声嘶力竭地呐喊,是对崇祯、对大明,最诚挚的忠诚。
    崇祯不厌其烦,挨个宣读100多有功将士的赏赐和升爵,挨个发完100多将士的赏银。
    崇祯不厌其烦如此做,又给家属发抚恤银,又给有功将士发赏银,其实,他都是做给在场的4万多将士看的。
    他已经看到,他们眼里的坚决、信任和光亮。
    他就是要让将士们相信,眼前的皇帝,是个说一不二、不吝钱财、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公平公正的好皇帝。
    他还要让将士们相信,如今的大明,还值得他们用生命去守卫、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