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崇祯回宫,又见皇嫂!
作者:楚南风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最新章节     
    杀完人,就该发饷了。
    宋企郊眼睁睁看着,大明皇帝崇祯,居然迈步走向一群百姓,还给他们深深鞠躬,又亲自给他们发抚恤银元。
    说的,都是温暖的体己话,说得一群罹难将士家属哭声一片。
    这一幕,感天动地!
    宋企郊深感不可思议,崇祯皇帝,打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既冷酷无情,杀伐果断,又深情大义,体恤众生。
    发完抚恤银元,崇祯又给有功将士发饷。
    阜成门刘文炳、彰义门贺珍、永定门刘文耀、齐化门姜应魁、德胜门李宝嘉、三千营杨二哥、神机营李忠、五军营徐文朴、锦衣卫李若琏、东厂方正化......分别带着将士们上前领取赏银。
    一个个银元发到将士们手里,他们摩挲着漂亮精致的银元,身上虽然伤痕依旧,但眼神中充满勇气。
    即使再让他们上阵杀敌,他们也毫无畏惧!
    最后领饷银的,是戚家军。
    阜成门这一战,戚家军遭遇流贼轮番攻杀,伤亡惨重。
    带头领饷银的戚元辅、戚元弼,既为弟兄们高兴,又为弟兄们难过。
    崇祯亲自把赏银发到戚元辅、戚元弼手里。
    “陛下,臣无能,让弟兄们伤亡这么多......”
    戚元辅深感责任重大,对不起战死的哥哥戚元功,甚至对不起战死的父亲戚金。
    “元辅、元弼,好好练兵,严明军纪,等朕的新式燧发枪做好了,优先补充戚家军。”
    “末将谢陛下圣恩......”戚元辅、戚元弼双双叩谢。
    有新式燧发枪的话,戚家军就没有破绽了。
    整个兵部训练场,又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呐喊声、欢呼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震寰宇!
    宋企郊在旁边,听得震耳欲聋,也听得惊惧不已。
    人心,已经被崇祯拿捏得死死的。
    有这样的皇帝、这样的部队,只要粮草充足,即使兵政府尚书喻上猷能说动建奴入关,联合大顺军对付大明,也攻不破这铜墙铁壁一般的北京城。
    崇祯一次性,又发出去两百多万银元,一点不惜钱。
    发完银元,所有人又开始各司其职,该守城的守城,该训练的训练,该造兵器的造兵器。
    一切,又都恢复了正常。
    “李邦华。”
    “臣在。”
    “朕看京师,还有很多难民,无所事事。”
    “陛下,人数太多,工部兵器局,都满了。”
    “再招,浪费钱不说,也用不了啊。”
    “这样......继续招募,工钱压一半多,男的压到每天20文钱、女的压到每天10文钱。”
    “京师13门,已经打开了5门。其他8门,也都打开吧。”
    “臣遵旨。”
    李邦华也非常有信心,不管闯贼还是建奴,不管他们进攻哪座城门,他们都有信心守得住。
    “另外,京师年前又遭鼠疫,很多家室,人死室空。”
    “着令五城兵马司,带领民工,清理登记。”
    “记住,这鼠疫,主要是通过跳蚤叮咬、破损皮肤直接接触以及飞沫传播。”
    “清理的时候,务必戴口罩、手套。”
    “所有参与的将士、民工,每日发给蜂窝煤,用热水煮洗衣物、手套、口罩,勿使感染。”
    “臣遵旨。”
    崇祯说的,虽然离奇,但李邦华已经不再质疑。
    他相信,这些办法,绝对有用。
    “方正化。”
    “内臣在。”
    “你带四万净军,协助五城兵马司,给京师来个大扫除。”
    “内臣遵旨。”
    安排好一切,崇祯转身看向宋企郊和户部尚书方岳贡。
    “宋企郊。”
    “陛下。”
    “朕一会还有事,你今天,就跟着方尚书吧。”
    “等他忙完了,他自会带你去看粮草。”
    宋企郊大喜,他惊疑了一大早,终于听到了最想听的话。
    方岳贡则是会心一笑,他知道,他一天忙得屁股都坐不下来,哪有时间带他去看粮草。
    况且,他是一粒米都不会给闯贼的,除非,把他撤了或者宰了。
    “方尚书,咱们现在去干嘛?”
    方岳贡走在前,宋企郊匆忙跟上。
    “宋尚书,现在去施粥、卖粥。”
    “施粥?又卖粥?”宋企郊一惊。
    “对,准确的说,是施稀粥,水米相间;卖稠粥,粥中有肉。”
    “啊......粥中还有肉?”
    “呵呵......马肉。”
    所有人走后,崇祯带着王承恩、李若琏,返回皇宫。
    他,还惦记着皇嫂张嫣,惦记着大明皇家百货公司。
    一路上,他便看到,好些个白白净净、身穿短衫的人,在街道边贩卖大明蜂窝煤。
    这些人,崇祯一眼看清,他们就是宫里的太监。
    一文钱10个蜂窝煤,300文钱一个陶炉子,京师百姓争相购买,忙得不亦乐乎。
    崇祯笑笑,看来,皇嫂张嫣的能力,非比寻常啊。
    崇祯一路冲进仁寿殿,殿内人员来往,井井有条,都很忙碌的样子。
    看见崇祯进来,正在看销售单子的张嫣,既惊又喜,急忙起身。
    “妾身,拜见陛下。”
    “皇嫂免礼。”
    “谢陛下。”
    “皇嫂忙碌,辛苦了。”
    张嫣轻轻一笑,“陛下,臣妾乐此不疲,不辛苦。”
    “呵呵……甚好。”
    “王承恩。”
    “老奴在。”
    “从光禄寺,搞几袋小麦过来,再搞一袋大蒜,一些酵母。”
    “老奴遵旨。”
    “还有,把养心殿给朕收拾出来,交给皇嫂使用。朕刚才说的东西,都搬到养心殿。”
    “老奴遵旨。”
    “另外,再把嘉靖皇帝炼丹的炉子找出来,洗干净,朕急用。”
    “啊……”
    王承恩大惊,“皇爷,你要用大蒜炼神丹?”
    崇祯一怔,怒道:“炼个屁的丹,朕要制包治百病的神药!”
    张嫣突然咯咯一笑:“神药?还不就是神丹。”
    崇祯很无奈,“皇嫂莫笑,朕一会亲自教你做,这神药,越多越好,还可治鼠疫呢。”
    “啊……真的?”张嫣惊大了嘴巴。
    崇祯笑笑:“朕骗天下人,也绝不骗皇嫂……”
    张嫣一怔,心里暖暖的,有感动,也有激动。
    崇祯带着张嫣,李若琏及一众得力太监,前往养心殿。
    到的时候,王承恩已经带着一众太监,把嘉靖皇帝炼丹的炉子擦洗干净了。小麦和大蒜,也都安排人拿来了。
    “王承恩,加水,朕看看炉子的密闭性。”
    “老奴遵旨。”
    很快,烧开一炉水,一滴不漏。
    崇祯大喜,这嘉靖皇帝用的东西,就是好。
    “王承恩,再找一根空心竹杆来,一个大瓷瓶来。”
    “老奴遵旨。”
    在此间隙,崇祯命人,把小麦和酵母用水搅拌均匀,倒入丹炉之中。
    “陛下,用这个,就可以炼出包治百病的神药?”
    “呵呵……皇嫂,这只是第一步。”
    “这个,叫做发酵。”
    “刚才炉子有温度,把麦子和酵母放在里面,发酵快。”
    “以后量大了,咱们可以建专门的发酵房。”
    “发酵以后,酵母会将麦子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又将糖转化为酒精。”
    “这个发酵过程,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发酵完成后,炉子里就会产生发酵液,再在炉子外加热,用空心竹杠连到瓷瓶里,酒精蒸发、冷凝,流入瓷瓶,就能获得高纯度酒精。”
    “酒精多次加热,就能得到更高浓度的酒精,甚至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上。”
    “再加入生石灰加热提取,呵呵……就能得到百分之九十九纯度的酒精。”
    ......
    崇祯叭叭叭说了一大通,张嫣心灵敏捷,全都记下了,还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突然笑问:“陛下,这酒精,跟咱们日常喝的米酒,是一个味么?”
    崇祯一愣,“呵呵......是倒是一个味。”
    “皇嫂想尝的话,等做出来,朕勾兑甘泉,陪皇嫂好好小酌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