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问策贺齐
作者:江城夜风   蜀汉之昭烈大帝最新章节     
    中平五年七月初一,诸事皆宜。自然,也宜杀人!
    此次要杀的人太多,刘备让贺齐在城南三里处专门开辟出一处行刑场所,并邀请民众前往观刑,特别还邀请了原来被斯家控制的数千民众的代表。
    县府的刽子手数量原本就三人,现在严重不足,贺齐求救于刘备。刘备无奈,安排了自己百名亲卫前去协助。
    午时三刻,一群群犯人被押上受刑台,然后一群群验明正身,然后一群群被砍掉脑袋,再拖下去。
    这一次,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等到第二年,这里的草木肯定会长得极其旺盛。现场观刑的人群也从开始的兴奋欢呼渐渐变得鸦雀无声,不少人吐了出来。
    刘备带着张飞、赵云站在远处静静地看着行刑的地方。
    “大哥,俺们要过去吗?”张飞问道。
    “不过去了,这是属于贺齐的时间,我就不要过去抢他的风头了!”刘备笑着看向正在指挥手下再押一批人上台的贺齐说道。
    “此次过后,贺齐对山越人中的震慑力肯定会更强!搞不好还会得一个铁血县长的名声!”赵云说道。
    “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刘备哈哈大笑。
    “但是,这样会不会在民众心中留下贺齐残忍嗜杀的印象?”赵云接着问道。
    “不会,贺齐针对的是山越人,他对汉民的态度可是完全不一样的,从他将斯家那些野人重新登记为民就可以看出来了。其实,在大哥梦中,贺齐初期表现得反而不够铁血、果敢,他虽有威名,又极其善于山林作战,多次将山越人击溃,但每次都只杀首恶。其他山越人基本不会接受教训,各地依然反叛不断,直到距今二十年后的林历山之战,他再次大胜以后,一次斩首七千余级,各地的叛乱才开始慢慢减弱!从那以后,即使再出现叛乱,众山越一听是贺齐前来平叛,当即就会自乱阵脚,甚至不战而溃。”刘备笑道。
    “而且你忘了那群想来浑水摸鱼的山越小首领们了吗?贺齐不是收到钱了以后,就把他们给放走了吗?等他们回到自己的地盘的消息传出,山越人也会知道,贺齐针对的,不是所有山越人,而是部分手上沾染汉人鲜血的山越人!”刘备看着赵云说道。
    赵云脸色中出现一股挣扎之色,似乎有话想说,但是又说不出来。
    刘备觉得有点奇怪,忙问道:“子龙,这里并没有外人,无论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讲给大哥听就是了!”
    张飞道:“是啊,这里没外人,四弟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怕啥啊?”
    赵云想了想,说道:“我只是担心大哥初到会稽便大开杀戒,是否会伤了大哥仁义之名,会不会对大哥在会稽的治理时产生影响!”
    “哈哈……子龙啊子龙,你果真想得比翼德要深远得多啊!”刘备大笑道:“那大哥正好与你说道说道,大哥想要做的,是对我大汉子民施以仁政,而非对所有人都是如此!那些山越人,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当做大汉子民,反而是一直在以各种手段荼毒我大汉民众,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竭尽欺压之事,我刘备岂能饶过他们!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所以,这种不认同自己大汉子民身份的山越人,我是不会放过的。而那些已经认同自己是大汉子民的山越,那他们与汉民有何区别,我自然会以仁义来对待他们……”
    “大人说得好啊!”不远处传来贺齐的声音,三人循声望去,却见带着几名军士,正慢慢朝他们走了过来,而远处围着受刑台观刑的大批民众正在三三两两的离开。
    贺齐让几名军士留在原地,自己走到刘备身边道:“大人,四百六十六名罪人均已伏法!”
    刘备拍拍贺齐的肩膀道:“辛苦了!贺大人刚赞刘某说得好,可是有所觉悟?”
    贺齐道:“大人说的是,经过此次事件,贺某确有收获。按贺某以前的想法,若哪处出现山越叛乱,就诛其首恶,弘扬善举,驱散乱民,但经此一役,贺某觉得,只诛首恶并不足以震慑那些猖獗至极的山越乱民,而应该按照大人的做法:害民者,尽诛之,方可收到奇效,就大人在的这些天,有不少小的山越团体已经传来消息,愿意向朝廷缴纳赋税了!”
    刘备继续问道:“贺大人可知这山越人的来历?”
    贺齐稍作沉吟,然后回答道:“那山越人来历极为繁杂,贺某长期与之交流发现,他们有的是前秦时期越人的后裔,他们的组成非常杂,而且一直到如今都不愿承认自己为大汉子民,不少人还在祭奠前秦始皇帝,且将秦皇与夏禹同庙,与汉民矛盾甚深,常有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现象出现;有的是躲避中原战乱而来到这山野之地的宗族势力,斯家这种就是其中代表,他们仗着自身势力,作恶无数,欺辱民众,无所不用其极,山越之乱,大多由他们引起;还有一种,来历与前一种极为相似,他们是从中原或是其他地方迁入这里的平台平民,因受前两者所害,他们自行聚集、反抗,久而久之,便成为了这山越的第三类人,而这类人,只是不向朝廷缴纳赋税而已,他们自耕自种,自给自足,反而是对我大汉子民是危害最小的一方!”
    刘备没想到这贺齐还真是研究过的,难怪他打起山越来如有神助啊!果真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连他自己这个专门研究历史的,都不敢说自己知道的比贺齐多,因为在后世,关于这山越的来历众说纷纭,但大家共同认可的,就跟这贺齐说得差不多了。
    于是刘备接着问道:“那贺大人认为该如何应对这会稽的山越人呢?”
    贺齐朗声道:“第一种人数较多,多散居于章安县附近山里,他们虽常与汉人争斗,但那是因为信仰的缘故,下死手的情况并不多见,贺某认为可行拉拢之策!”
    “第三种本为汉人,受战乱或迫害之苦而逃来扬州,在会稽郡的居所大多在太末、东冶的野地或丛林中,多为百人或千人的集合。他们生活困,资源紧缺,贺某认为,可行诱惑之策!”
    “而第二种,就是仗着自身实力而不尊朝廷的宗族势力,贺某认为,其行善者可服之,其作恶者……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