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三胜三败
作者:江城夜风   蜀汉之昭烈大帝最新章节     
    正当刘备还在与众人商议山越即将来袭的事情时,又有信使将最新的消息送了过来,刘备看了看,面如止水的向众人说道:“最新消息,山越联军已于五日前开拔,日行不过二十余里。探子估算,联军总数应有一万六千余人,其中最大的一队人挂焦字旗,队伍有约五千人,其他分为十一二队,人数不等,每支队伍都相距十里左右。两日前的申时左右,山越联军经过余姚,余姚令闭门不纳,山越并未进攻余姚,直接绕城而过。还有一条,根据探子查看,装着盔甲的辎重车共计八十多辆,他们猜测,敌军应有盔甲三千副左右。”
    虞翻闻言问道:“主公,这消息可准确?”
    刘备笑道:“这是我特意派的本地探子前去探查的,消息应该无误!”
    张飞道:“这群人,怎会走得如此之慢,三天才从句章到余姚。”
    关羽道:“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他们至少还要走五日才能到山阴县境内,大哥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备正待回答,却听蔡邕道:“玄德切不可想着就在这山阴以逸待劳,以城池之利消耗敌军锐气!”
    刘备一愣,随即向蔡邕躬身行礼道:“还请蔡公教我!”
    蔡邕笑道:“玄德如今贵为破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带着自己部曲拼杀的小将了。所有会稽民众都在看着你的表现,贼寇来袭,若你没有与之一战的勇气,谈何让一郡之民折服呢?你可知,上任太守为何要领八千郡兵前去讨伐那焦家?”
    看刘备若有所思,蔡邕笑笑继续说道:“因为他已然丢了句章、鄮县、鄞县三县,若他毫无反应,那不仅是朝廷不能放过他,光民间的声音都可以让他声名尽毁!他的家族也会因此而蒙羞,此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
    虞翻在一旁补充道:“而且山越人根本谈不上军纪,自余姚县往西过上虞,再到山阴,一路上有十余个村寨,有民众约四千余人,若让山越人一路过来,可能这些人会十不存一,请主公三思。”
    刘备道:“可我山阴仅有精兵一千余人,其余皆是才投军的新兵,操练不足,战力不足,当如何是好?”
    虞翻道:“主公莫要担忧,现在山阴已有新军三千余人,这些军士仅仅只是军阵操练不足而已,他们在山野之中的战力并不差,若在中原地区,两军对阵,这些新军自然派不上用场。但在这里,不管是行军、埋伏、袭营,他们定不会让主公失望。依虞某看,此战主公有三胜,敌军有三败!”
    刘备这下精神就上来了,这不是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吗,难不成这些古代的人才都喜欢这种调调吗,一下子就说出几胜几败的依据来。
    “愿闻其详!”刘备正襟危坐。
    “主公身居破虏将军、会稽太守之职,而山越联军则为反贼,主公奉天子令予以讨伐,确为正义之举,此乃大义之胜!敌军远道而来,而主公可从容布局,占据地势,此乃地利之胜!主公以玄德四句名扬天下,会稽民众均知主公之志,亦心向于主公,此乃人和之胜。”
    “而敌军远道而来,身心俱疲,此乃劳师远征之败;敌军行军各队均相距十里,可见其内部并不团结,若有事,指挥必无法统一,此乃各怀鬼胎之败;敌军新胜,必定骄横至极,从他们完全未管余杭,一路向西便可知晓,此乃骄傲自大之败!”
    “故主公有三胜,而敌有三败,此战主公必胜!”虞翻躬身向刘备行礼道。
    他还真的能说得圆满啊!刘备心里真觉得对虞翻佩服至极。
    于是刘备笑道:“那就借仲翔吉言了!翼德,你去看钟离信和董袭是在军营还是去巡视了,若是在外巡视,让人通知,今夜必须赶回。”
    张飞回道:“诺!”
    然后,转身就跑了。到了真要打仗的时候,张飞也变得认真了起来。
    “仲翔,你去调配物资,最迟明日卯时之前要准备好我军十日之粮。至于军械嘛,将我上任时带来的全部备好!”
    “诺!”虞翻躬身行礼,退了出去。
    “云长,你也去军营,将山越来袭的消息传达给军士们,若有胆怯欲退者,告知他们,我刘备不怨他们,然后让他们走!”
    “诺!”关羽也离开了。
    等人都走光了,刘备向蔡邕躬身一礼,道:“多谢蔡公提醒,否则刘备可能要失了一部分会稽的民心了。”
    蔡邕笑道:“哪里哪里,玄德只是身份转变太快,尚未习惯而已。你现在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做,老夫就先不打扰了。”
    说罢,蔡邕扬扬手,也走了出去。
    刘备确实有事,蔡邕走后,他带着两名亲卫急匆匆地跑到了匠作营,召来大匠询问诸葛连弩的制造情况。
    大匠回答,虽然已经全力制造,但因为时间太短,诸葛连弩仅仅制造出十三把,并且还有五把为次品,无法使用。
    刘备心凉了大半截,于是就让大匠带着他去看制造诸葛连弩的过程。大匠不敢怠慢,立即带着刘备到了制造场内。
    刘备一看,只见每个匠人身边都摆着一堆材料,每个人都在专心致志地做着自己的诸葛连弩,确实没有一点懈怠的。
    于是,他恍然大悟,原来这群工匠们学会了做一样东西之后,就是自己去领取需要的材料。然后,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的做出来,再组合起来,最后还要刻上自己的名字、编号,那样才算完。
    这样一个个精雕细琢的,能不慢吗?还是怪自己啊,要是在开始就教这群人流水作业的道理就好了。
    毕竟是自己没有想到,所以他也没有责怪工匠们,只是将流水作业的道理讲给工匠们听,其实很简单,每个人只需要做其中一个部件,复杂的部件就几个人同时做,所有做同样部件的人尺寸必须统一,所有部件完成后,还要有专门的人负责组装。
    这样一来,效率就会提升很多了。
    众工匠听了,均是大喜,纷纷跪地感谢自家主公给他们找到了加快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