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那个丞相是我吗
作者:江城夜风   蜀汉之昭烈大帝最新章节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啊!说得好!确实如此。”刘备轻轻鼓起了掌。
    诸葛亮毕竟年纪尚幼,此时受到刘备鼓舞,顿时信心大增,他继续说道:“再来看看第一次有机会成功的原因。此战败北缘由在于街亭之失,若将起初出褒斜道的文武双全将领放在街亭,理应可守住一段时日吧!此名战将既然威名甚大,那只需另遣一小将,打出他的旗号,故意制造出极大的声势,并严令不许与敌军主力交锋即可!”
    “有良将镇守街亭后,丞相则以最快速度攻取广魏郡,逼降四面楚歌的陇西郡,然后自广魏郡出兵支援街亭,应可保街亭无虞。此时,雍州西北尽入我手,凉州孤悬于外,当以利诱之!只需数年,稳定内部之后,自雍州、汉中两处出兵,攻破长安也不是不可能……”
    诸葛亮侃侃而谈,起初还需要略微思考,到后面越说越自信,颇有些指点江山的味道了。
    刘备静静地看着这个稚气未脱的小孩,似乎眼前这人慢慢的与那草庐中年轻的身影慢慢重合。正是这个人,在那破烂的草庐之中,以与现在同样的激情,为历史上那个刘皇叔规划了三分天下的局势。那时候的他,与眼前的小孩一样的意气风发,脸上还一直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那笑容慢慢变成了哭泣的呢?是从荆州丢失开始的,还是夷陵大败之后开始的……
    “府君……府君……”
    一双白嫩的小手在刘备眼前晃啊晃的,伴随着呼唤声,把刘备从沉思中拉了出来。
    只见眼前的诸葛亮颇有些气鼓鼓的样子,可爱极了。
    “府君是你让我讲的,讲了你又不愿意听,还走神不知道在想什么,我不说了!”诸葛亮噘着小嘴,气呼呼地道。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刘备缓缓地将表文其中两句背诵了出来。
    一听到这话,诸葛亮小脸立马垮了下来。
    “小亮,你的想法不错。但必须要注意,此时大汉国力不允许他有任何讨巧之处了。按你所说,派一小将,打出声势,拖住敌方主力。但能领主力的敌将岂是庸才,可能小将拖不了几日便会被其找到时机消灭了。然后敌主将率军北上,可能在广魏郡还未丢失时,便已赶到战场,到时候结果可能会更加惨烈。”
    刘备摸了摸诸葛亮的脑袋,继续说道:“当时整个汉地,仅能维持住十万军士,除去各地戍守之兵,能随他出征的,每次也不过数万人而已。这些人,战死一个便少一个,战死得越多,国力便会越弱!所以,丞相极为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从不行险。”
    “其实我也知晓,这第一次也是没有希望的。除非敌伪帝极其昏庸,任丞相取了雍凉之地还无动于衷。否则,即便我适才说的全部成真,他得到了雍凉之地,敌军也可趁其立足未稳,一路兵出长安,直插雍凉,逼丞相迎战;一路自汉水北上,直取汉中,另使细作在凉州后方离间、拉拢旧臣,让他们作乱。此时汉中兵出雍凉,自身防卫不足,很可能就……唉,我只是觉得这人甚是可怜,想着为他在百败之中选一个最可能胜利的方法而已。因为……因为……我就是想要看到他赢!”诸葛亮垮着脸道。
    “就算过了一千八百多年,我们还是想看到丞相赢……”
    “我算是曹魏地区的人,我也想看到丞相赢……”
    “严格来说,我是东吴鼠辈,我也想丞相赢……”
    “……”
    诸葛亮最后一句话算是把刘备的记忆又推到了后世,他想到诸葛丞相一句“悠悠苍天,何薄于我”的台词后,那满屏的丞相保重和希望丞相赢的弹幕,不禁眼眶再次湿润了。
    “小亮,你是感觉到什么了吗?”刘备看着红了眼的诸葛亮,轻声问道。
    “是的,府君适才诵读这表文的时候,我似乎看到您说的那位老者了。而且,他让我感觉很熟悉,非常熟悉。”诸葛亮回道。
    能不熟悉吗?那人不就是你自己吗?只不过是几十年后的你自己而已。
    刘备正在想着该怎么将这个事实向诸葛亮讲述出来,却听诸葛亮发问了。
    “府君,那个……那个大汉丞相是我吗?”
    刘备心中一惊,却没有表现出来,他问道:“为何小亮会如此认为?”
    “亮虽非天纵之才,但过目不忘,过耳不忘还是能做到的!府君诵读此文时,我已用心记忆,这表文内每一个字,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的。”诸葛亮一边想着什么,一边回答道。
    过目不忘再加上过耳不忘!!这特么不是天纵之才是什么?刘备现在是非常怀疑诸葛亮是在……对了,在凡尔赛自己。
    “但此篇表文似乎字字千钧,到了嘴边却无法多说出一个字,只因这篇表文的所有文字,都似乎在震撼我的灵魂,让我无法开口。只有一种解释,这表文是我自己所写,我隐约看到的那名老者,应该就是我自己!”诸葛亮带着带着绝对肯定的口气说道。
    “小亮猜的不错,这篇表文的确实是你所作!”刘备本就想将所有事情和盘托出,既然诸葛亮已经猜到,他便直接回答了出来。
    见诸葛亮一副“我就知道是这样”的表情,刘备问道:“小亮不问问其中缘由吗?”
    “亮曾闻,天下乱,奇人出。凡奇人者,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有呼风唤雨之术,移山填海之能。府君莫非是得了哪一位奇人的提示吗?”诸葛亮问道。
    “非也,非也!我从不曾见过什么奇人!”刘备摇头。
    “非是奇人,莫非是神人梦中相见,告知府君后来命运,让府君得以事先筹谋?”
    “亦非如此!”
    “莫非府君如同那庄周梦蝶一般,只是并非梦蝶,而是一梦三千载,对后事尽皆知晓,故而以此表文来试探我?”
    “非……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