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过除夕
作者:江城夜风   蜀汉之昭烈大帝最新章节     
    大年三十,除夕。
    刘备带着礼物,身后还跟着数名亲卫,前往蔡邕家过年。
    不错,这就是刘备想到的除夕最好的去处了。
    一路走来,不少民众在路边生着火盆,不少小童往火盆里丢着一小节一小节的竹筒,竹筒燃烧,时不时发出“噼啪”的声响。有些条件好些的民众大门两边挂上了桃符,刘备仔细看了一眼,那上面画了两个奇怪的神像,下面分别还写着神茶、郁垒。
    这应该就是后世的爆竹和门神的前身吧。
    刘备一边走一边看,心下感叹,这没战事的日子就是好,即使是这种简单的过年方式都是很有年味的,等到时候自己把火药弄出来,做出真正的爆竹,那过年的时候该有多热闹啊!
    刘备到了蔡府,送上礼物,自有下人将刘备引入内堂。
    此时,诸葛家几位已经到了,正站在一起说着什么。
    诸葛玄见到刘备,赶紧带着几个晚辈过来向刘备施礼。
    刘备受了礼,让亲卫将几个厌胜钱赠予几个晚辈,然后便与诸葛玄攀谈起来。
    这厌胜钱也就是压岁钱的前身了。这种厌胜钱,又称大压胜钱或者压祟钱。它并非日常交易中的流通货币,而是被匠心独运地铸造成钱币形状,专供人们佩戴玩赏,作为一种避邪的吉祥物。
    这种“钱币”正面雕刻着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寓意深远,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而背面则镌刻着各种图案,如龙凤呈祥、龟蛇长寿、双鱼戏水、斗剑镇邪、星斗璀璨等。刘备在购置礼物的时候发现了这种东西,觉得甚是新奇,便买了一些,准备送给小辈们,现在正好用上了。
    这时,蔡邕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抱着一把琴的女子。
    那女子容貌清丽,皮肤白皙,身着浅绿色襦裙。她的齐腰长发被一根白色纱带轻轻系住,再加上身侧的古琴,更衬着此女气质高雅。
    刘备看了几眼,心道,名女子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蔡琰蔡文姬了吧!
    不待蔡邕走到跟前,刘备、诸葛家人纷纷上前给蔡邕行礼。
    蔡邕笑呵呵的说道:“今日除夕,大家还是莫要客气了,来来来,大家入席,入席!”
    宴席是早就准备好了的,蔡邕坐了主位,刘备由于是此地地位最高之人,位置被安排在蔡邕的左侧,其他人也分位坐定。
    世人皆知古代女子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说法,女子的活动范围只在内宅之中,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实际上,那是宋朝以后才大范围出现的事情。在汉朝的时候,男女之间的地位划分还没有那么明显,因为女子们暂时还没有受到儒家思想敬悌观念影响。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能够独当一面的女子,比如卖酒的卓文君,史学家班昭等人物。
    而这个时间的除夕正是全部家人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聊理想,吹吹大牛的日子,更是没有多少忌讳。所谓的“百无禁忌”正是指的这个时候。
    诸葛家几乎举家来到会稽,作为老师的蔡邕肯定是要招待的。而刘备这个没有家室也去处的,蔡邕也不好太嫌弃他,只好也同意他来。本来蔡邕还想让自己的爱徒顾雍也来的,结果顾雍前一天快马赶回家过除夕去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备突然想到蔡邕上次兴冲冲找自己的事情,轻声问道:“蔡公,不知上次您找我说的事情,现在进展如何了?”
    蔡邕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也轻声回答道:“今日大好日子,玄德为何要提这些让人不快的事呢?庞德公回信说,若是我的学府在荆州的话,他肯定会将后辈送到我的学府来求学,但襄阳离会稽也是太远,路上盗匪横行,实在太过危险……唉,反正说了一大堆,意思就是来不了。”
    “舒县周家倒是有些兴趣,但据说那个叫周瑜的小辈并不太愿意来,也不知晓是什么原因。”
    说到这里,蔡邕的脸上算是露出了一丝笑容,继续说道:“陆家此次倒是愿意将那叫做陆议的小子送来。这段时间,庐江多县出现实力强劲的盗匪,把陆康弄得手忙脚乱,没有时间亲自教授陆议学问,他已然同意将陆议送到老夫这里来学习了。若是没有意外,明年二月就能到了。”
    本来,刘备听到周瑜不愿意来的消息,还是有点心虚的,毕竟他自己知晓周瑜正是因为自己才不愿意来的,但马上又听到陆议可以来,不由大喜过望。
    “恭喜蔡公,又能觅得一佳徒了!”刘备由衷地道。
    蔡邕抚须而笑。
    一场宴席,又是宾主尽欢。
    本来刘备都准备告辞了,却见蔡邕已然令下人摆上了几把古琴,似乎想趁着今日难得的日子考较几位小弟子们一番。
    他不由来了兴致,于是走到诸葛玄身边问道:“胤谊,蔡公是准备要考较几位弟子嘛?”
    诸葛玄道:“正是,这是前两天就已经说好了的!不过,今日除夕,蔡师没想着要考较他们的学识,只想考较一下乐理而已。”
    刘备原身就是极其喜爱音乐的,此时听到诸葛玄的话,更是不愿意走了,便同诸葛玄一起坐在一边欣赏几位小弟子的表现。
    首先上场的正是年纪最大的诸葛瑾了。只见诸葛瑾端坐于琴前,神情专注。他的手指轻轻拨动着琴弦,仿佛在与琴音对话。随着他的弹奏,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般在空气中流淌。他的琴声婉转低回,如泣如诉,动人心弦,让人不由感觉到似乎置身于初春时期,春阳高照,树上的积雪正在慢慢融化,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这……这是《阳春白雪》?”刘备有些惊讶,这首曲子可是出了名的难弹,在后世的话,没有九级水平是想都别想的。
    “府君说得对,正是《阳春白雪》!”诸葛玄轻笑道,“这正是来到这里之后,蔡师教给他的曲子。”
    “弹得好!”刘备轻声赞道。
    “府君过奖了!”诸葛玄看着正在抚琴的大侄子,心里也是骄傲的,此刻他非常庆幸自己将几位侄子、侄女都带到了会稽,不仅脱离了战乱之苦,还让他们能安安心心的学习。
    诸葛瑾弹完,站起向蔡邕行了礼,然后便是诸葛亮的表演了。
    诸葛亮也向蔡邕行了礼,然后端坐于古琴前。他的手指轻触琴弦,眼神微眯,居然让人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随着他手指的轻轻拨动,优美的琴声也传了出来。这曲子旋律时而豪迈,时而激昂,似暴风骤雨,又似大江东去。
    而在这琴声豪迈的表象之下,又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悲愤与无奈,似乎在控诉着命运的不公。而那激昂的音符,又像是在与命运抗争,展现出不屈的精神。
    这小家伙小小年纪,居然弹出了与他年龄似乎丝毫没有干系的豪迈曲子——《广陵散》。而这曲子,在后世,那是得十级以上的水平才能弹得出来的。
    刘备惊叹不已,直接对身边的诸葛玄竖了个大拇指。诸葛玄也是有点蒙,他也不知道自家的二侄子有这个能耐。
    接下来的便是诸葛均了,他的表现才是一个正常小孩的能弹出来的样子,一首简单的琴曲弹得也算有模有样,但与两个哥哥相比,却是明显差了一截。
    等到三兄弟都弹完,蔡邕点点头。道:“嗯,你们三人都算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小瑾的《阳春白雪》已有四五分火候了,小亮的《广陵散》也已有了三分熟练,小均表现得也不错,也不枉老夫一番教导。”
    三兄弟齐齐向蔡邕行礼,表示感谢。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你们可以去玩了!”蔡邕对自己的几个弟子是非常满意的,诸葛瑾有不下于顾雍的资质,诸葛亮资质更胜其兄数倍,诸葛均好好培养,也能成才。
    “父亲且慢!”
    这时,一直和诸葛家两姐妹在一起的蔡琰开口了。
    “嗯?女儿因何事叫住为父?”蔡邕有些莫名其妙的看向自家女儿。
    蔡琰笑道:“父亲,今日除夕共庆。父亲既然是要考较琴技,为何未将女儿和两位妹妹算在内呢?”
    蔡邕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家女儿,道:“今日为父是在考较自家弟子,与你女子等何干?莫要给为父捣乱了!”
    蔡琰倒是也不恼,对着诸葛三兄弟问道:“几位弟弟是什么意见?”
    诸葛三兄弟看向自家姐姐(妹妹),见二人都是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齐声道:“洗耳恭听!”
    蔡琰看向蔡邕,道:“父亲您看,您的弟子们都是非常想听的呢!莫非父亲是担心,琰儿的弟子比您的弟子要强吗?”
    原来,诸葛姐妹这段时间是在随着蔡琰学习呢!
    刘备看着眼前女子一副娇憨的模样,想到她以后凄惨的命运,不由再次坚定了要改变她命运的想法。
    蔡邕无奈,只能让自家女儿的两个徒弟也上场表演一番。
    果然,姓诸葛的就没有差的,刘备不知道诸葛若和诸葛梦以前是否学习过很长时间的古琴,还是就只让蔡琰教过一段时间,但这两人的琴技也已经算是登堂入室了,反正比自己是要强一些的。
    蔡邕静静地听完,然后点评了一番,两女躬身行礼,表示受教。
    蔡邕让自家女儿与弟子们自行叙话,却将刘备叫到了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