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过年啦
作者:一只胖胖的猪   四合院:60年代一厨子最新章节     
    “去去去去。”傻柱像是赶苍蝇似的赶人:“还知识呢,成,我认栽。”
    傻柱从自己的兜里,把瓜子都倒了出来,放到了盘子里。
    三大爷心满意足地写起了春联,交付之后,傻柱就带着自家媳妇走了。
    “哎,爸,咋回事啊?我看那也只有十几颗来着。”阎解成好奇地问道。
    “嘿,谁告诉你,傻柱是第一个起床的。”
    “嚯?你瞧瞧往里添了点儿?”
    “嘿嘿,你不知道,一大早儿,曹魏就带着秦京茹出门去了,还提溜了不少东西。我也是刚起床就看到了。秦京茹就顺手塞给我一把瓜子儿,我放兜里。刚才我那么一听,听了个大概。你爹我眼神不差,平日里,那群小兔崽子在讲台底下干什么,我门清儿。所以……”
    “所以你就趁着傻柱不注意,悄悄往里填了点儿。”
    “什么不注意,人家傻柱早瞧着了。”三大爷白了自家儿子一眼:“你爹我又不是什么佛爷,手没那么快,傻柱还是能看得清楚的。”
    “爹,你说故事呢?”阎解成不可置信地说道:“傻柱他要看到了,就他那臭脾气,能不炸刺儿?”
    “你不懂,妻贤夫祸少啊,这齐素,是个好的。你没发现吗?自从齐素嫁进来之后,傻柱已经好长时间不发脾气了,现在,往家里带盒饭,也是偷偷摸摸地带,从不炫耀。”
    “嘿,您这么一说,还真是。”阎解成挠了挠下巴。
    “娶妻当娶齐素啊。”
    “爹,你啥时候帮我娶个媳妇。”
    “去去去去,你自个儿找去。”
    “那我可去找王主任问问了。”
    “那你就去呗,我可提醒你,你去问的时候,最好提上点什么。”
    “合着您是不愿意提东西啊……”阎解成恍然大悟。
    三大爷像是看傻子似的看他:“不然呢?”
    “媳妇儿,怎么样!我这演技不错吧?”傻柱得意洋洋地冲着自家媳妇炫耀:“那阎老抠,还以为我没看着她的小动作呢,他不知道,那是爷今天心情好,赏他的。”
    “你啊你。”齐素点了点傻柱,也没说什么,能改就好,慢慢改呗,再说了,这人呐,总不能是一个模样刻出来了,总得有自己的性子,她觉得自家丈夫就挺好的。
    两个人带着春联回了家,何雨水这才揉着睡眼从屋里走了出来。
    “哥,嫂子,过年好。”
    “过年好。”
    “过年好,师傅,师娘。”秦京茹乖巧地冲着刘三刀和杨梦兰拜年。
    “好好好,来来来,好孩子。”杨梦兰笑得合不拢嘴,尽管知道曹魏会来,但是她总是等到曹魏来了之后才放下心来。
    一边接受着祝福,一边给了一封红包。
    秦京茹乐呵呵地收下。
    她的笑容总是有一种莫名地感染力,看上去傻傻的,但又很纯真。
    多看几眼,就会忍不住跟着她一块儿乐。
    杨梦兰很喜欢曹魏的这个媳妇。
    按照她的话来说,乐呵的,挺好。
    “来了。”刘三刀也跟着点了点头:“走吧,咱们爷俩去厨房。”
    这算是他们家的规矩了,过年期间,饭菜那都是刘三刀和曹魏负责。以前是刘三刀和曹魏的几个师兄负责,后来,几个师兄,走的走,散的散,就剩下曹魏一个还呆在四九城。从那以后,曹魏的年,一直都在刘三刀家过。
    说起来,刘三刀也有些忐忑。毕竟,今年,算是曹魏成家的第一年,尽管心里知道这不可能,但还是止不住地担心曹魏会不会不来了。
    “我可带了好东西。”曹魏提了提手里的袋子。
    “成,走着?!”
    “走着!”
    两个男人进了厨房。
    “走,咱们也去帮忙。”
    “好咧,我放好东西就来。”秦京茹应了一声,她来刘三刀家,就跟回家似的。
    刚进屋,就看到杨老爷子躺在躺椅上,跟夏天躺在院子里一模一样,就是这个躺椅,放在家里显得大了些,有些不伦不类。
    “老爷子,您也在呢。过年好啊。”秦京茹打了声招呼。
    “好,好。”杨老爷子眼睛都没睁,就知道是谁来了:“喏,红包在桌子上,你自个儿拿,顺带着,给那臭小子也拿一份。老头子在家,也不知道先过来打个招呼,没规矩。”
    “嘻嘻。老爷子,他不知道您在这儿呢,先去做饭去了,他说了好几天想做九转大肠来着。”
    “哦?九转大肠啊?那没事了,让他做。做完了再来一样。”一听到吃的,杨老爷子也就不气了,其实本来也不气,就是逗趣儿罢了。
    秦京茹一边整理着东西,一边拿出了个盘子,往盘子上摆上了一些糕点瓜子之类的。
    “老爷子,我放了点糕点和瓜子,您要想吃就自己拿点儿哈,我去帮忙咯。”说完,也不等老爷子回,蹦蹦跳跳地就去厨房了。
    过年的四合院跟以往是不同的。
    以往的四合院是寡淡无味,到了过年,甭管家里再穷,总得包上那么一顿饺子,肉多肉少是一回事。哪怕是只有那么一二两,那也得包,最多就是素菜多一些罢了。
    家里两个男人在折腾九转大肠的事儿,两个女人,则是在擀面皮。
    准备包饺子。
    “这要是搁以前,什么鸡鸭鱼,大过年的都上,一点儿不怕吃不完?”杨梦兰一边和馅儿一边感慨。
    “以前家里这么多人嘛?”秦京茹像是个好奇宝宝,那叫一个捧场。
    “那可不,他大师兄、二师兄,还有三师妹……从你师公那一代,咱们这地界,人就少不了,就是到了现在,都散出去了。这过年,能聚在一块儿的机会,不多咯。这四九城,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大过年的,不说这些,咱们说说曹魏吧。”
    “好呀好呀,魏哥儿小时候怎么样的。”
    “他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我们家学厨了,说起来,那都是解放前的事儿了。”杨梦兰一边和馅儿,一边回忆着以前。
    那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儿了。
    每一家过年的话题都不一样,但又好像都一样。每一家有每一家的欢快,从温暖地屋子里散发出去,为这寒冷的四九城添上了几分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