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安南之议(特鸣谢书友 凸凸虎虎 的
作者:天涯浊酒   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最新章节     
    刘鋹退出大殿后,柴宗训命传宰相李涛和次相王著前来。
    不一刻,二人已从皇宫前院赶至。
    见礼后,柴宗训将造册的南汉典藏名录传给二人观看。
    二人又是一阵惊叹不已。
    自开熙五年柴宗训敕建“摘星楼”,于开熙六年八月在汴京城北建成。
    整座建筑仿“北斗七星”布局而建,主殿在北极星位置,另有七座辅殿。有吏员二百余人,专责维护保养典藏。
    目前“摘星楼”内已保存有大周本国及来自蜀国的计六万余册书籍字画,数量还在南唐国主李煜祖孙三代收集的五万余册典藏之上。
    “摘星楼”已成为了天下文人雅士向往的文化圣地。
    众臣中除身为“摘星楼”管理者的宰相李涛和次相王著可随意进入,其余人皆需得到皇帝柴宗训御批,方可进入其中一览。
    李涛叹道:
    “启禀陛下,南汉高祖刘龑及中宗刘晟皆颇有文学修养,善待文人雅士。
    这南汉皇宫中的典藏,几乎已将岭南一带历来的文学作品囊括尽矣。”
    柴宗训点了点头,道:
    “此次朕收南汉入版图,有一点倒是颇为可惜,天福四年时(939年),安南已从南汉独立出去,此次朕大军平南汉,没有将安南一并收复。”
    安南自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秦朝开始成为中国领土,至九三九年安南脱离南汉,已有一千二百余年为中国统治。
    “安南”、“越南”这两个国名都和中国官方有关。作为安南人口聚集地的“红河三角洲”,历来是汉人政权所开发出来的。
    “安南”这个名称,最早在唐高宗永徽六年出现,655年以后,5府都属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
    唐调露元年(679年)所置安南都护府(治所在河内)。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
    唐朝后期,设静海节度使控制安南。
    刘龑统治南汉国时期,南汉930年农历九月将安南收归为南汉领土。
    刘龑本名刘岩,他根据《周易》里的“飞龙在天”,自己造了个字-龑,上龙下天,定发音为yan(第二声),以此为自己的名字。
    937年,安南发生叛乱,安南本地贵族吴权,占据交州自立为节度使。
    刘龑发兵短暂收复交州、安南后,于939年又发生叛乱,吴权击败南汉军,拓土称王。
    开熙九年(968年),交趾地区的丁部领称帝,取国号为“大瞿越”,安南这才正式建立了独立政权,成为国家。
    吴权俨然被安南尊为国父,形象被神化。据安南史籍记载,吴权出生时“异光满室”,“及长魁悟,目光若电,缓步如虎,有智勇,力能扛鼎。”
    李涛和王著对视一眼,心中皆知柴宗训想要收复安南之意。
    王著道:
    “陛下,安南千载皆为我中华领土,只因前数十年天下大乱,而南汉离乱,这才从我中华独立出去。
    以今日陛下大周之强盛,宜收之。
    只是安南乃僻远之地,征伐耗时,倒也不用急于一时。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陛下收取南唐与吴越,统一中国南方!”
    李涛道:
    “陛下,臣附议王太傅。
    如今南汉已平,臣以为陛下可发圣旨于唐国、吴越及留绍镃,劝此三地来归。
    如其不从,陛下再发大军伐之,纳入我大周版图。”
    柴宗训沉吟片刻,想到北方的大敌辽国,道:
    “确如二位爱卿所言,朕便将安南先放一放。眼下首要是尽快统一南方。
    明日早朝,议定出使这二国一地的人选。”
    李涛和王著告退出殿整理来自南汉的典藏后,柴宗训和汤启、贺耀商量了一阵二千余名南汉宫人的安排。
    最终决定仍依蜀国例,将这些美人皆赏赐给朝中的将相大臣,此次以龙骧军、龙骧卫、武德司军官为主,几乎千户以上的军官都得赏赐。
    第二天二月十三日早朝上,首先宣布了南汉已平及二千余名宫人的赏赐,随后用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廷议决定了前往南汉四十七个州的主政刺史的名单。
    南汉原有的官员,则交由三司审议,视其历来为官行径,有罪者抄家下狱。
    众臣见大军四月平南汉,对皇帝柴宗训歌功颂德不已,又有许多大臣提议为皇帝上尊号。
    柴宗训微笑道:
    “行百里者,其半九十。
    给朕上尊号之事,待朕大周结束乱世、统一天下再议不迟。
    岭南百姓多年来被南汉君臣残酷压榨,生活困苦已极,朕决意免当地百姓一年钱粮,大力推行农业和商业新政。”
    在宰相李涛提议下,君臣一致同意派使者出使南唐、吴越及泉南,劝三地归降。
    至于出使唐国的人选,经群臣公推后,仍由去过南唐两次的魏丕出使。
    出使吴越国的使者,则由吕蒙正担任。
    出使泉南的使者,则由三次接待过留从效来使的太师向拱担任。
    议定之后,时近午时,柴宗训退朝前往宝慈殿。
    到宝慈殿时,皇后符蓁蓁、贤贵妃第五朝露、怡贵妃周女英,都已等候在殿中,正在陪着符太后说话。
    五人一同午膳时,闲聊中听到柴宗训将二千余名南汉宫人尽皆赏赐于群臣,符太后道:
    “皇儿,这些南汉宫人中亦多有绝色,皇儿怎么不纳一些入宫为嫔妃?
    如今我大周社稷固若金汤,皇儿早日诞下子嗣来,母后就再无半点担心之事矣。”
    柴宗训心中一动,看了看自己的三位后妃,见她们皆低头不语,面色有异。
    柴宗训看向符太后道:
    “母后所言极是。
    不过儿臣已有表妹等三位后妃,相信很快便会生下皇子来。而目下儿臣要集中精力于统一天下,再纳嫔妃就暂时不必了吧。”
    符太后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午膳后,柴宗训携三位后妃一同步行回到了庆寿殿。
    坐下品了几口茶后,柴宗训看向符蓁蓁等三女,温言道:
    “皇后,二位爱妃,朕看刚才午膳时,你三人皆面色不愉,似有心事。
    可是母后对你们说了什么?有何事,尽管告诉于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