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友雄信双手缓缓从身侧拔出长刀来,转眼看了四周的亲卫一圈后,沉声道:
“如此神兵利器,本大名只听说过大周帝国的神臂弓有此之能!
看来,所谓的“高丽商团”,实则乃大周潜伏入我扶桑的精锐军士。
大周处心积虑,所谋者大。恐周帝攻取高丽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我扶桑!
此战已不再是大友家与有马家之战,吾等只要有一人能够突围,一定要前往京都,将详情禀报给天皇陛下!”
身边亲卫都凝重的点头。
大友雄信正待和众亲卫商议突围之策时,戴奇已率千名龙骧卫上马驰了过来。
眼见二里的距离转瞬将逝,大友雄信只来得及大喊了一声“向两侧山脉突围!”,龙骧卫的箭雨已破空袭来。
五百名大友家亲卫瞬间已有一百余人中箭倒地,其余人轰然而散,拼命向峡道两侧的山脉跑去…
经几个时辰的追逐后,戴奇等龙骧卫将大友军全歼,大友雄信在山间密林逃亡了数里,最终死于紧追不舍的龙骧卫刀剑之下。
戴奇与有马晴松会合后,立即出兵攻打大友家四州之地。
因大友雄信出征的万人大军全军覆没,其领地上留守的仅剩二千名老弱军士,仅七天时间,龙骧卫与有马家联军攻克了大友家全部四州。
戴奇借胜战之威,一举抢占了四州之地,并挟持有马晴松于大友家藩邸所在的松前城。
此战对外虽宣称是有马家在高丽商团的帮助下,于“赤尾峡”奇袭大友军获得全胜,实则有马家已逐渐沦为戴奇手中的傀儡,成为替戴奇统治大友家和有马家六州之地的工具。
目前,戴奇正通过有马家,暗中在扶桑拉拢收买各地大名。
柴宗训看罢奏折,对戴奇的才干十分满意:即已控制扶桑九州地方的大名有马家,将可以之做为大周皇家军队攻略扶桑的基地,再不用担忧渡海远征扶桑,大军后勤难以补给的问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考虑几天后,柴宗训下旨,令兵部以商贸为遮掩,逐步运送大量粮食和兵器箭矢前往龙骧卫镇抚使戴奇所控制的有马藩,做大周进攻扶桑的准备。
正当柴宗训砺兵秣马、准备派军征服扶桑时,七月七日,中亚国土上的急报传来:
驻守中亚的龙骧军第四兵团曹彬部、第八兵团杨业部,已与萨曼王朝全面开战!
曹彬、杨业的奏折中,向柴宗训详细禀告了事情始末。
自从三百门“燕肃火炮”运送到巴沙拉衮之后,龙骧军多次试炮之后,虽已是戒严四周尽量保密,然而火炮声过于巨大,还是在当地数十万百姓中传开了。
时间即久,风声被潜伏在巴沙拉衮的阿里所派细作侦知。
阿里得知从巴沙拉衮传回的情报后,大为惊惧,深恐周军运送新式武器是为了对付自己。
经几天考虑后,阿里选派了上百名自喀喇汗国逃亡、家族几乎都死于与大周的战争中,兼口舌伶俐之人为使者,前往伽色尼王朝、黑衣大食、花喇子模等国游说。
这些使者以自己家族之人皆被周军所杀之事,搏取各国君臣同情,四处散布大周皇帝柴宗训仇视星星教、大力扶持道儒释的言论,成功激起了这些星星教国家对大周的反感和敌视。
阿里则亲自前往萨曼王朝的京城布哈拉,求见国王曼苏尔。
曼苏尔在王宫前殿召见了阿里。
见礼后,阿里道:
“殿下,臣派入巴沙拉衮的密探传回情报,三月前大周自汴京运送了大量新式武器前来,据说此武器长约近丈,以精铜打制,可击发管中铁丸疾飞数里,发射时声震如雷,被大周国中称为“燕肃火炮”。
以臣之见,周帝柴宗训如此处心积虑,且设龙骧军二只兵团长驻我喀喇汗国之地,只怕是早已做好了与我萨曼王朝开战的准备!
殿下不可不防!”
曼苏尔心中念头连转,想到周帝柴宗训在中亚打压星星教之举确实可恨,自己就算是不因阿里,因信仰、治国理念问题,以后也必定会和大周发生冲突。
而阿里人材难得,矢志复国,却是与大周作战的一员大将。
曼苏尔道:
“柴宗训野心勃勃,近三年来,派大军四出攻战,听闻已全有除黠戛斯之外的鲜卑利亚全境。
而东南方则派出了两只兵团兵力攻略吐蕃诸部。
其国信仰又与我星星教大相径庭,必为我萨曼王朝大患!”
阿里大喜,道:
“殿下英明!周帝柴宗训乃是吃人的猛虎,与其待其发动,不如我等及早除之!
臣在秘啵这数年来砺而行,已招纳我故国流亡来投的军民百余万人,训练出了一只二十万的板甲骑军,只要殿下兴兵伐周,臣愿率麾下大军誓死效忠殿下!”
之后几日,曼苏尔与朝中宰相、大将等商议后,决定派使者前往周边数个星星教国家,促其联合起兵,发动对大周帝国的“圣战”。
伽色尼、黑衣大食等星星教国家,此前数月已被阿里所遣使者在民间大肆鼓动、挑唆对大周的恶感,此刻各国君臣见萨曼王朝国王曼苏尔亲自派使者携重礼前来,被游说几天后,皆同意了联合发兵攻打大周。
经二个多月的准备后,萨曼王朝起兵六十万,加上驻守边境大州秘啵的阿里大军二十万,计八十万板甲骑军。
伽色尼王朝出兵三十万,黑衣大食出兵三十万,花喇子模出兵二十万,萨法尔王朝、呼罗斯等十余小国出兵共二十万人,几乎俱是板甲骑兵。
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一百八十万人。
这数十個国家皆是以星星教为国教的国家,各国皆派使者赴萨曼王朝京城布哈拉,于开熙二十七年六月六日结盟,举办誓师大典,发动对大周帝国的星星教“圣战”。
此次誓师大典,标志着世界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周帝国与星星教世界的全面战争拉开了幄幕。
因此次战争旷日持久,再创杀人最多、战役最多记录,在大周帝国及世界历史上,又被称为“龙之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