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吴王濞列传
作者:脚印飞舞   还是那本史记,挺好读最新章节     
    哈哈,这吴王濞啊,可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呀,是高帝他哥刘仲的儿子,也就是皇亲国戚了。想当年,高帝刚平定天下七年,就给刘仲封了个代王的头衔。可惜啊,这刘仲是个软柿子,匈奴一攻过来,他就扛不住了,直接弃城而逃,跑到了雒阳,灰溜溜地去找高帝。高帝看在兄弟情分上,没忍心治他的罪,就给他降了个级,变成了合阳侯。
    就在高帝十一年秋天,淮南王英布反叛了,把荆地给并了,还拉着一大帮兵马来打楚国。高帝亲自出马去平叛,这时候刘仲的儿子,也就是咱们的吴王濞,刚好二十岁,年轻力壮,就跟着高帝一起出征了。这小子还挺猛的,跟着大军在蕲西把英布给打败了,英布只好跑路。荆王刘贾呢,不幸被英布给杀了,还没后代。高帝一看这吴地、会稽地的人个个都是狠角色,得找个厉害的王去镇着才行。可是高帝的儿子们都还小,于是就选了吴王濞去当吴王,给了他三郡五十三城的地盘。
    吴王濞刚接过印,高帝就盯着他看了半天,然后幽幽地说:“你长得有点像会反的人哦。”高帝心里有点后悔,但是又不好意思反悔,就拍了拍吴王濞的背,跟他说:“以后汉室五十年内有东南之乱,不会就是你吧?但咱们都是一家人,你可别反了啊!”吴王濞一听,连忙磕头:“皇上放心,我哪敢啊!”
    到了孝惠、高后时期,天下刚安定下来,各地的诸侯王都忙着安抚自己的百姓。吴王濞这边呢,有豫章郡的铜山,他就招了一大帮亡命之徒来铸钱,还煮海水制盐。这么一来,吴国的老百姓就不用交税了,国库也富得流油。
    孝文帝时期,吴王濞的儿子来京城拜见,跟皇太子一起喝酒赌博。结果这吴太子啊,他师傅都是楚地人,性格轻浮彪悍,又自视甚高。在赌桌上跟皇太子争了起来,皇太子一气之下就把吴太子给杀了。吴王濞得知后非常生气,觉得天下同姓都是一家人,我儿子死在长安就应该葬在长安,干嘛还要送回吴国来葬!于是又把儿子的尸体送回了长安。这事儿让吴王濞觉得朝廷对他不够尊重,就开始称病不朝见皇帝了。皇帝一查,发现吴王濞其实没病,就开始责备吴国的使者。使者也老实,说:“我们王其实没病,但是皇帝您老是抓我们使者去治罪,我们王只好装病了。而且啊,‘察见渊中鱼,不祥’,现在王开始装病,一旦被揭穿,就会被严厉责备,他怕您杀他,就更不敢露面了。不如您就饶了他,让他重新开始吧。”皇帝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就赦免了吴国的使者,还赐给吴王濞几杖,表示他年纪大了,不用来朝见了。吴王濞因此逃过一劫,反叛的念头也慢慢打消了。但是啊,他在吴国还是凭着铜山和盐海,让百姓不用交税,过着富饶的生活。这样一来,吴国的人就都听他的了,这一统治就是四十多年啊!
    话说啊,这晁错啊,作为太子家令,跟太子可是亲如兄弟,常常跟太子聊起吴国的那些破事儿,说吴国这不好那不好,得削削他们的势力。他还不止跟太子说,还多次上书给孝文帝,可文帝啊,心慈手软,总觉得惩罚太严厉了,不忍心啊。这样一来,吴国就越发嚣张了。
    等到孝景帝上台,晁错这老兄已经混成了御史大夫,他就跟景帝说:“想当年,高帝刚打下天下,兄弟少,儿子也小,就把大半个天下都分给了亲戚。像那齐王、楚王、吴王,哪个不是手握重兵,地盘大得吓人。可如今呢,吴王这老小子,仗着有太子撑腰,就敢装病不朝见,这搁在古代,可是要杀头的。文帝那时候心慈手软,没杀他,还赐给他几杖,这可是天大的恩德啊。可他呢,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更加嚣张,铸钱、煮盐、招揽亡命之徒,这分明是想造反啊!现在咱们要是削他的地盘,他肯定会反;不削呢,他迟早也会反。但要是咱们早点削他,他反得快点,咱们还能早点收拾他,祸患还小点;要是不削,等他反起来,那就麻烦大了。”
    景帝一听,觉得有道理啊,就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就在景帝三年冬天,楚王来朝见,晁错就趁机跟景帝说:“楚王戊以前给薄太后服丧的时候,还偷偷搞小动作,这种人不杀留着过年啊?”景帝一听,觉得有理,就下诏赦免了楚王,但把东海郡给削了。接着呢,又把吴国的豫章郡、会稽郡给削了。还有啊,前两年赵王犯了罪,把他的河间郡也给削了。那胶西王卬因为卖爵位搞猫腻,也被削了六个县。这一下子啊,诸侯王们都老实多了,谁还敢跟朝廷对着干啊?
    在汉朝朝廷里,大臣们正讨论着怎么削弱吴国的势力。吴王濞一听,心里就慌了,怕这削弱没完没了,于是他就想了个招,准备搞点事情出来。他想啊想,觉得那些诸侯王都靠不住,没法一起商量大事。不过,他听说胶西王勇猛,喜欢打仗,而且整个齐国的人都怕他,于是他就派了个中大夫应高去游说胶西王。
    应高到了胶西王那儿,也没带什么文书,就口头传达了吴王的话:“吴王啊,他其实也挺无奈的,整天忧心忡忡,不敢自己出面,只能派我来表达他的诚意。”胶西王一听,就问了:“那你想怎么帮我呢?”
    应高就说了:“现在皇上被奸臣蒙蔽,喜欢听信谗言,擅自改变律令,侵夺诸侯的地盘,还老找诸侯要这要那,杀罚无辜,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俗话说得好,‘舐糠及米’,吴国和胶西国都是有名的诸侯国,现在被盯上了,恐怕日子不好过了。吴王他身体不好,二十多年都没法来朝见了,总担心被怀疑,想自证清白都没机会。我听说大王您因为爵位的事,被朝廷盯上了,但其实您的罪并不至于削地啊。”
    胶西王一听,觉得有理,就问:“那怎么办呢?”应高就说:“同仇敌忾,同好相留。现在吴王觉得跟大王您有共同的烦恼,想趁机除掉天下的祸害。您觉得怎么样?”胶西王一听,吓了一跳:“我怎么敢这样啊?现在皇上虽然严厉,但我也是死而无憾,怎么能不忠于他呢?”
    应高又说:“御史大夫晁错,他迷惑了皇上,侵夺诸侯的地盘,排挤忠良,朝廷上下都对他恨之入骨,诸侯们都有反叛之心。现在彗星出现,蝗虫泛滥,这是天下大乱的征兆啊。所以吴王想以晁错为借口,起兵造反,跟着大王您一起征战天下。到时候,您所到之处,必定望风而降。大王您要是答应了,那吴王就带着楚王一起攻打函谷关,守住荥阳敖仓的粮食,阻挡汉军。然后等着大王您来,到时候天下就是咱们的了,两国平分,不是挺好的吗?”
    胶西王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说:“好!”应高回去报告吴王,吴王还怕他不靠谱,就亲自跑了一趟胶西,当面跟他结成了同盟。
    当胶西王的计划被一些手下听到后,他们纷纷劝谏:“大王啊,咱们现在安稳地当个诸侯王,多开心啊。你要是跟吴王一起造反,就算成功了,那也得跟吴王分地盘,到时候麻烦事儿才刚刚开始呢。再说,咱们的地盘加起来还不到汉朝的十分之一,为这点儿地就造反,还让太后操心,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啊。”可惜啊,胶西王就是不听,非得一条路走到黑。
    于是,他派人去联系了齐、菑川、胶东、济南、济北这几个诸侯国,他们都答应了。不过有个条件,就是“城阳景王是个讲义气的人,他当年帮我们打倒了吕家,这次就别拉他下水了,等事情成功了再分他点地盘就行了。”
    这些诸侯国刚被朝廷削了地盘,心里正不爽呢,一听吴王要造反,都纷纷表示支持。等削吴会稽、豫章郡的诏书一到,吴王就率先起兵了。胶西王也紧跟其后,正月丙午那天就杀了汉朝在当地的官员。胶东、菑川、济南、楚、赵这些诸侯国也都纷纷响应,开始发兵往西边打。
    不过啊,这齐王就有点后悔了,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就喝了毒药自杀了,算是退出了造反联盟。济北王那边呢,城墙还没修完呢,他的郎中令就劫持了他,不让他发兵。于是啊,胶西王就成了这次造反的领头人,带着胶东、菑川、济南这几个小弟围攻临淄。赵王也反了,还偷偷联系匈奴,想跟他们联手。
    这七国之乱啊,吴王可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下令说:“我今年六十二了,还亲自带兵上阵。我儿子才十四岁,也要冲在前面。凡是年龄跟我差不多,或者跟我儿子差不多的,都得给我上战场!”于是啊,他一口气就发了二十多万大军。还派人去联系了闽越、东越这些南边的小国,他们也纷纷出兵支持。这七国之乱啊,可真是闹得不可开交!
    孝景帝三年正月甲子这天,吴王刘濞在广陵一声令下,正式起兵造反啦!他一路向西,渡过淮河,顺便把楚国的兵也给并了。还特地发了个群发邮件给各位诸侯王,邮件内容是这样的:
    “各位亲爱的诸侯王们,你们好!我是吴王刘濞,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最近我发现汉朝里有一群奸臣,他们没啥功劳,却整天想着侵占咱们的地盘,还滥用职权,对待咱们这些刘家人就像对待犯人一样,简直不把咱们当人看!这些家伙还排挤先帝的功臣,提拔那些奸佞小人,搞得天下大乱,眼看着就要危害到咱们大汉的江山了。现在皇上他老人家身体也不太好,管不了这些事。所以,我决定起兵,把这些奸臣都给灭了!特地来听听大家的意见。
    虽然我的地盘不大,但也有三千里;人口虽然少,但精兵也有五十万。我跟南越那边交往了三十多年,他们的国王都愿意出兵支持我,这样我又能多出三十多万大军。我虽然不才,但愿意亲自跟着大家一起干!咱们从长沙一路北上,把长沙以北的地方都搞定,然后往西走,把蜀地和汉中也都拿下。我告诉南越、楚王、淮南三王,让他们跟我一块往西打;齐国的诸侯王和赵王就负责搞定河间、河内,或者从临晋关进军,或者跟我在雒阳会师;燕王和赵王本来就跟匈奴有约,那就让燕王去搞定代郡、云中,然后带着匈奴的军队从萧关进军,直取长安,咱们一起匡扶社稷,安定江山。希望大家都能给力点!
    我听说楚元王的儿子和淮南三王都忍了十几年了,这怨气都快从头顶冒出来了,他们早就想干一票大的了。我一直没得到大家的明确表态,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只要大家能一起存亡继绝,振兴咱们刘家的江山,那就是咱们共同的心愿了。虽然我的国家不富裕,但我省吃俭用,攒了点钱,买了点兵器,存了点粮食,日夜不停地准备了三十多年。我这么做,就是希望大家能一起努力,把这些资源都用在刀刃上。
    还有啊,为了激励大家,我特地制定了一个奖励制度:谁能斩下大将的首级,我就赏他五千斤金子,封他万户侯;斩下列将的,赏三千斤金子,封五千户侯;斩下裨将的,赏二千斤金子,封二千户侯;斩下二千石的官员的,赏一千斤金子,封千户侯;斩下一千石的官员的,赏五百斤金子,封五百户侯。投降的军队或者城池,人数或者户数达到一定数量的,也有相应的奖励。这些奖励都比军法规定的要高!如果你们本来就有爵位和封邑的话,那奖励就更多啦!请大家务必把这个命令传达给你们的将士们,不要让他们觉得我在吹牛!
    最后告诉大家一声,我吴王的金钱遍布天下,可不是只有吴地才有哦!所以你们不用担心没钱用,尽管放心大胆地用!该赏的钱你们先记着账,等我打赢了仗再一起发给大家!敬请期待!”
    话说这七国造反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天子一听,哎呦喂,这可不得了!赶紧派出太尉条侯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去收拾吴楚这两个捣蛋鬼;再派曲周侯郦寄去搞定赵国;将军栾布去收拾齐国;大将军窦婴则屯兵荥阳,负责监督齐赵两地的军队。
    这边吴楚造反的消息刚刚传开,军队还没出发,窦婴也还没动身,天子就想起了前吴相袁盎。当时袁盎正在家休假,天子一声令下,他就得进宫面圣。那时候,天子正和晁错商量着调兵遣将,筹备军粮。天子问袁盎:“你当年在吴国当过相,对吴臣田禄伯这人有啥看法?现在吴楚造反,你觉得这事儿咋整?”袁盎微微一笑,说:“陛下别担心,这事儿啊,早就注定会失败。”天子一听,疑惑地问:“吴王他老人家在山里铸钱,煮海水制盐,还招揽天下豪杰,一大把年纪了还搞这造反大业,这计划没点儿十全十美的,他能这么干吗?你怎么就说他不行呢?”
    袁盎不慌不忙地答道:“吴王他确实有铜盐之利,但那些被他招揽的豪杰呢?一个都没有!他招来的都是些什么无赖子弟、亡命之徒、铸钱奸人,这些人聚在一起能干啥?当然就是造反呗!”晁错在旁边听了,忍不住点头称赞:“袁盎这策略,妙啊!”天子又问:“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袁盎神秘兮兮地说:“陛下,这事儿得屏退左右,我才敢说。”天子一听,赶紧让所有人都退下,只留下晁错。袁盎这才开口:“陛下,我接下来要说的,可不能让外人知道。”说着,又让晁错也退下。晁错一脸不爽地退到东厢房去了。
    天子追问袁盎,袁盎这才说:“陛下,吴楚两国造反,其实就是因为晁错削夺了他们的地盘。他们打着‘诛杀晁错,恢复故土’的旗号。所以,我们现在只要杀了晁错,再赦免吴楚七国,恢复他们被削夺的地盘,那他们自然就没理由再打了。”天子一听,沉默了好久,最后说:“为了天下苍生,我也不得不牺牲晁错了。”于是,天子就拜袁盎为太常,让吴王的侄子德侯当宗正。袁盎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过了十几天,天子派中尉去召见晁错,说是要载他去东市逛逛。结果这晁错穿着朝服,就被拉到东市给斩了。然后天子就派袁盎去安抚吴楚七国,让他们按照袁盎的策略行事。袁盎一到吴国,发现吴楚的军队已经攻到了梁国的城下。宗正因为是吴王亲戚,就先入城去劝吴王投降。吴王一听袁盎来了,就知道他是来劝降的,笑着说:“我现在已经是东帝了,还需要拜谁?”说完,就把袁盎留在军中,想逼他当将领。袁盎当然不肯了,就让人把他围起来看管,还准备杀了他。结果袁盎趁着夜色逃了出来,一路跑到梁国的军队里,然后回京复命去了。
    条侯周亚夫这哥们儿,那可是开着六辆豪华专车,一路风驰电掣赶到荥阳去集结军队。到了雒阳,他遇见了剧孟,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哎呀妈呀,这七国造反,我这一路颠簸过来,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你!我还以为那些诸侯早就把剧孟你给招安了呢,现在看来你还是稳稳当当的。有了你坐镇,我守着荥阳,东边那帮子造反的,我就完全不放在眼里了!”
    到了淮阳,周亚夫又找到了他老爸绛侯的老朋友邓都尉,问他:“老哥,有啥好招儿没?”邓都尉可是个老江湖,他捋了捋胡子说:“这吴国的军队啊,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咱们硬碰硬可不是对手。但楚国的军队呢,就轻飘飘的,不能持久。依我看,咱们不如把军队拉到昌邑去,筑起高高的城墙,深挖战壕,让吴军去跟梁国死磕。咱们再派点轻装部队去截断他们的粮道,等他们粮尽人疲,咱们再一举拿下,必胜无疑啊!”周亚夫一听,眼睛一亮:“高!实在是高!”于是他就按照邓都尉的计策,在昌邑南边筑起了坚固的防线,还派了轻装部队去断了吴军的粮道。
    这吴王刚开始起兵的时候,他手下的大将军田禄伯可是个有想法的人。田禄伯说:“咱们这么大一支军队,就直挺挺地往西冲,没点儿出奇制胜的招儿,怎么能成功呢?我请求给我五万人马,我绕个道,从江淮那边上去,把淮南、长沙都收了,再进武关跟大王会师,这不也是个奇袭的好办法吗?”可是吴王那太子却是个胆小鬼,他劝吴王说:“咱们这造反的名头已经挂出去了,这些人怎么能信得过呢?万一他们反过来把咱们给卖了怎么办?再说,你这一分兵,谁知道会惹出啥乱子来,还是别折腾了。”吴王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没答应田禄伯。
    还有个叫桓将军的吴军少将,也给吴王出了个主意:“大王啊,咱们吴国的步兵擅长山地作战,而汉军的骑兵在平地上才厉害。咱们就别管那些城池了,直接往西冲,占了雒阳的武库,吃敖仓的粮食,靠着山河天险号令诸侯。就算咱们不进关,这天下也已经是咱们的了。要是大王您磨磨唧唧的,等汉军的骑兵一到,咱们可就完了。”吴王问了问那些老将,老将们都说:“这年轻人就是冲动,哪知道什么大局啊!”于是吴王也没听桓将军的。
    吴王自己带着大军,还没过淮河呢,他那帮宾客就都封官拜将了,什么将军、校尉、候、司马的,唯独一个叫周丘的家伙没得到重用。这周丘啊,是下邳人,逃到吴国来混日子,整天酗酒无度,吴王刘濞看不起他,就没用他。可这周丘不甘心啊,他跑去见吴王说:“大王啊,我虽然没啥本事,但也不能就这么闲着啊。我不敢求您给我带兵,只求您给我一个汉节(汉朝使臣的凭证),我保证给您办点大事儿。”吴王一听,心想这家伙也没啥用,就给他一个汉节。周丘拿着汉节,连夜就跑到下邳去了。那时候下邳的人听说吴国反了,都吓得躲在城里不敢出来。周丘到了下邳的驿站,把驿站的官员叫来,一进门就让手下以罪名的名义把官员给砍了。然后他召集了下邳的豪杰官吏们说:“吴国的大军就要到了,他们一来,下邳城破就是一顿饭的功夫。现在你们要是投降,家里人都能保住,有能力的还能封侯呢!”大家一听,觉得有道理,就都投降了。周丘一夜之间就拉起了三万人的队伍,他派人报告给吴王,然后就带着这支军队去攻打别的城池了。等他打到城阳的时候,已经有十多万兵马了,还打败了城阳的中尉军。后来听说吴王败走了,周丘觉得自己也没戏了,就带着军队回下邳去了。结果还没到家呢,背上就长了个大疮,一命呜呼了。
    话说啊,二月里,吴王这老小子兵败如山倒,跑得比兔子还快。天子一看这情形,赶紧发了道诏书给将军们:“各位将军啊,听说过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咱高祖皇帝那会儿,建立了诸侯国,可那幽王、悼惠王连个后代都没留下。孝文皇帝心疼他们,就封了他们后代为王,让他们供奉祖宗的香火,做咱大汉的藩国。这可真是德高望重,比日月还光辉啊!可这吴王濞呢,偏偏不领情,忘恩负义,还招揽了一群亡命之徒,搞乱了天下的货币秩序,二十来年都装病不上朝。有关部门多次要弹劾他,孝文皇帝都宽宏大量放过他了,想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可这老小子呢,偏偏不知好歹,跟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他们一起造反,简直是无法无天!他们起兵作乱,危害咱大汉的江山社稷,杀了大臣和汉使,还逼迫老百姓,简直就是丧心病狂!现在他们又把宗庙给烧了,把御用物品给抢走了,朕心里那个痛啊!朕现在都穿着素服,避在正殿之外,各位将军啊,你们可得好好劝劝那些士大夫们,让他们奋勇杀敌啊!杀敌有功的,杀得越多赏得越多,抓到俘虏的,只要官职比三百石以上的,都给我杀了,别留情!谁要是敢议论这诏书或者不听从诏令的,一律斩首示众!”
    一开始啊,吴王这老小子过了淮河,跟楚王遂在棘壁打了个胜仗,然后就乘胜追击,锐不可当。梁孝王一看这阵势,吓得赶紧派了六个将军去阻击吴王,结果又败了两将,士兵们都跑回了梁国。梁孝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多次派人去求条侯周亚夫出兵相救,可周亚夫就是不肯。梁孝王又派人去天子那里告状,说周亚夫不救他。天子就派人去告诉周亚夫,让他赶紧去救梁国,可周亚夫还是按兵不动。梁孝王一看没办法,只好自己想办法了,他派了韩安国和楚国的张羽为将军,这才稍微抵挡住了吴军的攻势。吴军想往西打,可梁国的防守太坚固了,他们不敢往西,只好跑去周亚夫的军营,在下邑会合。吴军想跟周亚夫决战,可周亚夫就是坚守不出。吴军的粮食吃完了,士兵们饿得受不了,多次挑战周亚夫,结果周亚夫来了个夜袭,从东南方向攻入吴军营地,把吴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周亚夫让士兵们防备西北方向,结果吴军果然从西北方向逃跑了。吴军大败,士兵们饿得要死,纷纷逃亡。吴王一看大势已去,就带着几千个壮士趁着夜色跑了,过了江跑到了丹徒,投靠了东越国。东越国有一万多人,就派人去收集吴军的残兵败将。汉朝派人去诱惑东越国,东越国就骗吴王出来劳军,然后派人杀了吴王,把他的头割下来,快马加鞭地送到天子那里去报功。吴王的两个儿子子华和子驹则逃到了闽越国。吴王这老小子一逃,他的军队就溃散了,大部分人都投降了太尉周亚夫和梁军。楚王戊的军队也败了,他自杀身亡。
    话说啊,那三位王爷围攻临淄(齐国的都城)的时候,跟打桩机一样,硬是锤了三个月都没能锤下来。这时候汉兵终于赶到,胶西、胶东、菑川王一看形势不对,纷纷带着手下跑了。胶西王更是夸张,直接光着膀子,赤着脚,坐在席上,喝着水,跟太后谢罪。他儿子王太子德见状,赶紧劝他:“爸啊,汉兵现在离得远,我看他们都快累趴了,咱们可以趁机偷袭啊!要不咱们收集残兵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实在不行再逃到海里去,也不迟啊!”胶西王摇摇头说:“儿子啊,你看看我这帮弟兄们,都累成狗了,哪还有力气打啊。”不听劝告。
    这时候汉将弓高侯穨当给胶西王写了一封信:“奉天子之命,来诛杀你们这些不义之徒。投降的话,就赦免你们的罪行,恢复你们的地位;不投降的话,就灭了你们。”胶西王一看这信,吓得赶紧光着膀子去汉军营地磕头认罪:“我卬啊,没好好遵守法律,害得百姓受苦,还劳烦将军您大老远跑到我这穷乡僻壤来。我知道我罪该万死,您就把我剁成肉酱吧。”弓高侯一看他这怂样,就拿着金鼓去见他:“王爷啊,您这军事行动也挺辛苦的,说说您发兵的情况呗。”胶西王跪在地上,膝盖都快磨破了,才哆哆嗦嗦地说:“其实啊,晁错这老小子在天子那里得势,改了我们高祖皇帝的法令,还抢了我们诸侯的地盘。我们觉得这不公平啊,怕他搞乱天下,就联合了七个国家一起发兵,想杀了晁错。现在听说晁错已经被杀了,我们就想停战,各自回家。”将军一听这话,冷笑一声:“王爷啊,您要是觉得晁错不好,怎么不早点跟天子说啊?没有天子的诏书和虎符,您就擅自发兵打别的国家。您这行为,明显不是为了杀晁错吧。”说着就拿出了诏书给胶西王读了一遍。读完后,将军冷冷地说:“王爷啊,您自己看着办吧。”胶西王一听这话,知道自己没活路了,就说:“我卬啊,就算死了也是罪有应得。”说完就自杀了。太后和太子也都跟着死了。胶东、菑川、济南王也都死了,他们的国家都被汉朝吞并了。
    郦将军围攻赵国十个月才攻下来,赵王也自杀了。济北王因为是被胁迫的,所以没被杀,只是被贬到了菑川。
    一开始啊,是吴王先反的,他带着楚国的军队,还联合了齐国和赵国。正月起兵,三月就被灭了,就赵国拖得久一点。后来汉朝又把元王的小儿子平陆侯礼封为楚王,让他继承元王的王位。还把汝南王非封到了吴国的地盘上,让他当江都王。
    太史公说啊:“吴王的王位啊,是他老爸打下来的。他能减少赋税,让他的百姓都能享受山海之利。但这叛逆的苗头啊,是从他儿子那冒出来的。他们为了争夺权力而发动叛乱,最后连自己的老本都赔进去了;还跟越国人勾结,最后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晁错这老小子为国家考虑得挺长远的,结果祸事反而降临到自己头上了。袁盎这哥们儿一开始还挺受天子宠爱的,后来却遭到了羞辱。所以啊,古人说诸侯的地盘不能超过百里,山海之地也不能用来封赏诸侯。还有那句‘不要跟外族亲近,以免疏远了自己的亲人’,大概就是说吴王这种人的吧?还有那句‘不要成为叛乱的领头人,否则会遭到报应’,是不是说的就是袁盎和晁错这俩倒霉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