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创刊发行
作者:池月东上   姐夫帮你打天下最新章节     
    孔柳看着社员们热烈的讨论和创作热情,心中感到非常欣慰。她知道,文学社的成立和《新文学》的创刊,将会激发更多师生的文学创作热情,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很快收集到了大量投稿,孔柳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有些质量不高,但是还是有一些文采斐然的作品。孔柳在整理和审阅了大量投稿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收到的稿件数量众多,但大多数作品都是诗词歌赋,而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则相对较少。她意识到,这可能是因为学生们对传统文学形式更为熟悉和偏爱,而对于现代文学体裁的创作则显得有些生疏。
    孔柳决定找邓晨商量此事,看看是否有办法鼓励学生们尝试更多样的文学创作。她带着一叠稿件,来到了邓晨的办公室。
    “校长,我发现我们收到的稿件中,诗词歌赋占了绝大多数,而其他体裁的作品则寥寥无几。”孔柳有些忧虑地说道,“我想,我们需要想些办法,鼓励学生们拓宽创作的视野。”
    邓晨听了孔柳的话,沉思了片刻。他知道,文学创作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丰富文学社的内容,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多元表达能力。
    “柳儿,你的想法很对。”邓晨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鼓励学生们尝试不同的文学体裁。比如,我们可以举办一次专题讲座,专门讲解小说、散文等体裁的创作技巧和特点。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新文学》杂志中设置一个专栏,介绍和推广这些体裁的优秀作品。”
    孔柳的眼睛一亮,她觉得邓晨的建议非常好。她补充道:“我们还可以举办一次文学创作比赛,设置不同的体裁类别,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参赛。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也能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学体裁的认识和理解。”
    邓晨对孔柳的建议表示赞同,他鼓励孔柳按照这个方向去筹备和组织活动。他相信,通过这些活动,一定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促进文学社的多元化发展。
    “至于创刊号,我先就新体裁打个样,分别就小说、散文和社论发一篇,让同学们和社员有个学习的参照。”邓晨思索着说道。
    “好啊好啊,关键时刻还得校长出马!”孔柳不经意的拍了一下邓晨的肩膀,然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举动过于亲昵,脸上顿时飞起了两朵红云,尴尬地笑了笑。
    邓晨的提议体现了他对于文学创新的重视,同时也显示了他愿意亲自带头,为学生们树立榜样的决心。孔柳对邓晨的行动表示了全力的支持,她知道邓晨的参与将会极大地提升《新文学》杂志的质量和影响力。
    晚上,邓晨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他打开了电脑,准备开始创作。他决定为《新文学》的创刊号撰写几篇示范性的文章,以展示不同文学体裁的魅力和写作技巧。
    他首先选择了《红楼梦》的第一章作为小说栏目的示例。《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丰富的人物描绘和复杂的情感纠葛,对于学生们理解和学习小说写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接着,邓晨挑选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为散文栏目的范文。这篇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对于提升学生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有着积极的作用。
    至于论文栏目,邓晨选择了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以其犀利的观点和严密的逻辑,展示了议论文的力量。通过这篇文章,邓晨希望学生们能够学习到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
    在邓晨精心挑选和编辑下,《新文学》创刊号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孔柳也积极参与到编辑工作中,她负责校对和排版,确保每一页都达到了出版的标准。
    经过邓晨和孔柳的共同努力,《新文学》创刊号终于准备就绪,准备付印。这本杂志不仅包含了邓晨精心挑选的范文,还有学生们的投稿作品,以及文学社近期活动的报道。创刊号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上面印着一行大字:“新文学,新声音,新世界”,预示着文学社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充满创新和活力的文学天地。
    新林城公主府,在九公主的精心策划下,一场针对王铈的“请君入瓮”大戏正在上演。李三公公,这位平日里在公主府中横着走的大红人,今天却像只斗败的公鸡,被派去执行一个他打心底里不愿意的任务——请王铈过府一叙。他的心里那个不情愿啊,可公主的命令就像是一道圣旨,他只能硬着头皮,带着满腔的不快前往王铈府。
    李三公公穿着他那身花里胡哨的衣服,昂首阔步地来到王铈府前,活像一只刚打赢架的公鸡。他清了清喉咙,用他那破锣嗓子高声喊道:“王铈,九公主有请,速速前往公主府一叙!”那声音,简直能把死人从墓里叫醒。
    王府的门房老人,仿佛是岁月的见证,眯着眼睛,慢吞吞地回答:“我家少主不在家,正在试酿五粮液,任何人不得打扰。”
    李三公公一听,心中暗喜,这可是个机会,若是能将王铈从酒香中拉出来,岂不是大功一件?于是他提高了嗓门:“王铈,公主有急事相商,耽误不得!”
    门房老人却像是个没事儿人一样,依旧慢条斯理:“少主交代了,试酿期间,不见任何人。”
    李三公公心中一沉,他没想到王铈竟然如此不给面子,连公主的面子都不买。他不甘心,便开始在王府门前徘徊,试图找到突破口。
    这时,一个王府的下人拎着一桶脏水从门内走出,李三公公眼睛一亮,立刻上前搭话:“这位兄弟,你家少主何时能回来?公主的命令不可违啊!”
    下人瞥了他一眼,冷冷道:“不知。”
    李三公公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恼火,但又不敢发作,忍着怒气又问道:“那酿酒的地方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