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6 章 演大戏
作者:则美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最新章节     
    在这种名利场,不怕有麻烦就怕没出现。
    一旦没出现,就给了人家很多解读的空间,别的场合康熙可以不叫海棠,海棠也可以不去,然而作为这次南巡最重要的一场戏,作为在江南百姓前最重要的一场展示,康熙忘了谁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孩子。
    前两次要么孩子小,没法带着在这种大场合做戏,要么是时间太极,场面太小,影响不够深远。这次二月从京城出发,到了如今几个月,铺垫了这么多戏台搭了这么久,几十万百姓汇聚在江宁,就等着这浓墨重彩的一场大戏了,该去的一个都少不了。
    康熙听了太后的说法,直接去见太后。
    康熙跟老太太强调:“她除非是病得快死了,就是有口气也要抬着去。她不去,她的子孙就抬不起头来。”
    “怎么抬不起头了?”
    这牵扯到一个正统的问题。
    朱元璋承认元朝是历史正统,认为宋之后是元,元之后是明,明的天下之主是延续正统。
    正统这个说法很玄,不能没有!
    早年努尔哈赤派亲弟弟进京朝贡,接受明朝的册封,哪怕两边打得你死我活,也有一个君臣的名义在。
    后来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殉国,明朝实际上是亡于李自成的大顺王朝之手,因此满洲权贵进关的理由是给崇祯皇帝报仇,这理由就很扯淡,然而这遮羞布不能没有。关外的满洲对中原的那套已经学会了,会玩儿了,所以坐了天下后,清朝事实上继承了明朝成了中原历史的正统!
    为了让江南百姓接受,康熙祭祀孔子,祭祀大禹,祭祀朱元璋,这一切都向天下证明他是正统。特别是在祭祀朱元璋的时候,无论是祭文还是自称,他都是自称“臣”。
    因此在这种证明正统的场合里,海棠不出现,因为她女性的身份,在很多南方人看来她的王爵和王府都不具备正统性,虽然不影响存在,但是会被人家看不起,就跟庄亲王府的战功不足以世袭罔替被提拔成了世袭罔替的王府一样,京中的王府里面都看不起庄亲王,而民间对勇宪王府的存在存疑。
    康熙绝不允许自己的后人被人质疑正统,一丝被质疑的疑点都不能留下。
    这问题对于太后来说过于复杂了,康熙对她太了解了,压根没跟她说太多。想了想就问:“您是怕累着她了是吗?”
    “嗯。”
    “那好办,我让她名义上抓个总,负责此次銮驾安全,让她骑马沿途巡视,别人走路,她骑马,骑马来回跑总不累吧。”
    太后听了点头:“确实不累,这个办法妥当。”
    骑马穿戎装,盔甲是特殊处理过的,加了一块布料,能遮住下巴和口鼻,帽檐压低一些,只露出一双眼睛。
    康熙一是为了展示武德充沛二是给海棠穿戎装找理由,决定让海棠把噶尔丹的兵器献上。同时也暗戳戳地表示,我就是个蛮夷我也开疆拓土了!
    前一日侍卫和驻防八旗以及当地的衙役提前把沿途给
    检查过了,避免路过那些偏僻的地方,对一些沿途的人家三令五申不许陌生人进门,出事儿了追查起来会和周围人家连坐。还有官员提前去孝陵安排,一切准备妥当,就等第二日了。
    第二日大街上挤满了人,都纷纷在道路两边围观,其中自然也有不少有心人。
    一大早太后看着海棠穿着正白旗的铠甲来告别,就说:“你就骑在马上,别觉得你汗阿玛在走你就坐着不舒服,不相干,你只管骑马。”
    海棠应了,又跟盐宝说:“今儿是大事儿,你不许闹,你这次敢闹我就把你拴起来,往后你再想各处跑着玩儿就是做梦!”
    盐宝没说话。
    海棠当即拖着它的项圈就吆喝着拿绳子来,盐宝当时就汪汪起来。
    “你保证的你记住了吗?敢不听话不要你了,我自己回草原上不带着你了。”
    “汪呜~”
    “这还差不多,跟祖母在家吧,不许乱跑。”
    海棠说完才背着弓挎着箭出门了。
    此时康熙还在等吉时,织造府的前厅站的都是大臣。海棠一身戎装进去拜见康熙,康熙没什么嘱咐的,就说:“去吧。”
    海棠就骑马上街去了,先沿着今日的道路走一圈熟悉道路。
    她骑马过去后,就有人说:“哼,穿的跟守大孝一样。”
    旁边就有人接腔:“要不说是蛮夷呢,这也刚学会人话没几年,早先嘴里都是鸟语。”
    “不是鸟语,是兽语。”
    “对对对。”反正不是禽就是兽。
    海棠控马小跑,跑到孝陵又跑回去,回去的半路,有那树上骑着看热闹的小孩子在推搡,下面的大人呵斥了几句,一个小孩子被从树杈上推下来,大家一阵惊呼,此时一支箭飞来,钉着这孩子的衣服在树杈上来回晃荡。
    海棠收起自己雕花描金的硬弓,骑着马过去了。
    她过去后这里瞬间炸锅了,特别是搬来了梯子后,两个大汉使出吃奶的劲儿都没把箭从树枝上拔下来,这箭已经深深地扎进树杈里了。不少人在下面纷纷猜测刚才一身孝的那人用多少石的弓了。
    特别是最后换了几轮人,很多人都闹着上去拔箭,发现小孩子的衣服布料承受不了重量后,父母只能剪了他衣服抱下来。这下没了孩子卡在中间,一架木梯子一下子上去了四个大汉,四人一起使劲把箭折断了,箭头还在树杈里面卡着呢!
    这下周围的人不得不承认,这真是猛士啊!
    这消息一瞬间传开了,刚才那一身白盔甲过去的人大家也打听出来了:嚯!是个丫头!京中的勇宪王!
    有人也不纠结了对方是不是蛮夷了,大喊着女人不能进陵,不吉利,晦气!
    大部分人都纷纷响应,祠堂祖坟这些地方是不许女人进去的,孝陵里面也是,孝陵就是大明的祖坟!
    然后这时候也有人说:“那秦良玉也是女将军,要是……让不让她进陵拜拜?”
    这意思是大明如果还在,秦良
    玉能不能参与祭祀孝陵。
    这下两拨人辩论了起来。
    勇宪王一箭救人的事儿在路两边被传得飞快,海棠跑第二遍的时候还有人对着她大喊:“真猛士也!”
    海棠:这人大喊什么?卐卐[]『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接着她就见到有人对她指指点点,海棠有点慌:“不会是被人知道我是小金爷了吧?”
    自己都裹得这么严实了,怎么还被人知道了?
    这一番变故让散落在路上的有心人们不得不取消这一次的行为。外面传言这丫头片子负责保护狗皇帝的安危,刺杀难度如今看来无限拔高了!成功率太低的事儿执意去做和自杀无疑,于是各处取消了这次的行动。
    海棠跑到孝陵,跟守着的官员说:“皇上带人出来了,你们开始准备吧。”
    正白旗的一个佐领正想转身走,随后来到马前拉着海棠的马缰绳:“郡王,您刚才救人的事儿传开了,这街上的人都夸您是猛士呢!”
    猛……猛士,行叭!
    “雕虫小技罢了,尔等必要用心,今日不许出一点意外。”
    “是!”
    康熙带着官员出来,后面的官员抬着祭品,整个队伍浩浩荡荡。
    这本就是务虚的事儿,衙门也提前找好了托儿,有那明显是读过书生活好脸色红润的老头出来拦路吹嘘一下康熙的功绩说给周围围观的人听。这样的人还不止一个,这一路走过去不能就这么干巴巴地走啊,除了雅乐伴奏外,还要有人带着人三呼万岁,还要有人出来给康熙吹一波功绩,整个场面一定要浩大且可控!
    当地官员没想到的是这些人会加戏,临时加词夸康熙会教孩子。不仅如此,早有人把那孩子的祖父父亲叫来谢恩。
    康熙一开始以为是安排的,对这安排挺满意的,但是走了几步又一波吹嘘的,还把海棠那半支折断的箭送来了,康熙就知道这不是什么提前安排好的。
    立即让人把这半支箭收着,在一个不显眼又显眼的位置令人端着托盘,一路上就这么招摇过去了。
    海棠在队伍的前面贴着路边缓缓引路,睁大眼睛巡视各处,好不容易等着日上三竿康熙带领的大队官员才到了孝陵。
    天气热了,这么一路走来大家都热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为了形象都要面带微笑,连擦汗的动作都没有。
    被人群夹着的十四羡慕的看了看姐姐的大马,他也想骑马啊!
    此时康熙带着诸王皇子去布障里面休息换礼服,外面的百姓放一部分进去观礼。
    这次能进去的都是本地名士乡绅们了。
    海棠就没跟着进入布障,而是骑马看着这些人进去在固定的地方站位。虽然她是名义上的负责安保的人,海棠本就是操心的性子,今儿一天好多地方也真的操心了。
    此时有人提醒她下马入列,康熙带着宗室和大臣来了。
    海棠下马后,才发现今儿她的位置很引人注目。
    世袭罔替的宗室王只来了她一个,刚才她没
    入列不明显,如今要入列了,她就在其他人前面,康熙后面第一人就是她。
    大阿哥也发现了,他今儿还特高兴,太子不在他以皇长子的身份越过了其他郡王位居第二,如今妹妹来了他还是第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海棠就意外了一下,随后跟随礼部官员的呼喊,与康熙等一起跪下去,她甲胄在身只跪下了。四处寂静无声,风吹着大旗,一切显得沉默荒唐又是如此地顺理成章。
    康熙带着人叩拜后,进行到变形的献俘环节,太庙献俘是汉唐的盛事,礼部大臣诵读文章,大意是未能太庙献俘实为憾事,然而今日有敌酋的佩刃在此,尚能抚慰遗憾。
    海棠用托盘把噶尔丹的兵器端着放到了祭品台上,里里外外再次三呼万岁,至此,这场作戏进入了尾声。
    康熙很高兴,半天的劳累换来的好处是无形且庞大的,他整个人都从内而外露出愉悦来。
    然而他还不能表现得太明显,在人前还是要做个圣君的,直到回了织造府,外臣退去后,他才忍不住大笑出声。
    今儿他的心情实在好,看到桂枝都笑着问了一声:“今儿你跟着祖母乖不乖?”
    桂枝觉得很惊悚,她被无视得太久了,都习惯了,突然这么问真的好意外。只能受宠若惊地回答:“儿臣今儿很乖。”
    康熙在她脑袋上拍了拍,桂枝觉得更惊悚了,赶紧躲在了姐姐身后。
    康熙对海棠说:“今日你表现得最好。”
    海棠的头盔摘下来了,闻言露出微笑,六阿哥这个亲哥哥自然使劲吹妹妹:“对,今儿外面都说妹妹是猛士呢!这些人这次不仅知道了妹妹箭法出神入化,还知道了妹妹善于用硬功,那箭头现在还在树枝里面呢。”
    他不方便吹妹妹在祭祀的时候落落大方,要是吹这个老大和老三都要成红眼病了,吹妹妹箭法好别人就没得妒忌了。
    六阿哥说完五阿哥正要接着吹一吹妹妹,结果被八阿哥抢了先,八阿哥也把海棠夸了一番,海棠没什么表情,太后听的美滋滋的,高兴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不仅太后高兴,康熙也高兴,他不断地回忆今天的事儿,发现今日的事儿实在是办的很完美,在八阿哥吹了海棠后他站起来在儿女跟前走来走去,就说:“大事儿办完了,朕心头的大石头放下一块了。今儿是好日子,咱们关上门来庆贺一番,今晚上吃顿好的!”
    吃顿好的对皇子皇女们没什么,但是对盐宝有吸引力,盐宝听了立即抬头对着屋里的棚顶仰头“嗷呜~”
    大家纷纷看过去,十四说:“这模样看,盐宝还真像只狼啊!”
    尽管大家都不稀罕好吃的,但还是一起谢恩了。
    晚上在太后这里摆了满满一大桌子,太后住在主位,这次是舒宜尔哈在一边侍奉,海棠和桂枝坐在八阿哥和十三阿哥之间。
    盐宝叼着自己的盆挤在两姐妹之间。
    看见康熙陪着太后说笑,桂枝隔着姐姐和八阿哥,对正说话的六阿哥七阿哥说:“六哥七哥,盐宝想吃桂花
    莲藕。”
    七阿哥端起来,八阿哥帮着递,六阿哥皱眉:“你想吃直说,盐宝不吃甜食!”
    “汪!”
    海棠把莲藕放在桂枝前面,把一盘子排骨端起来,蹲着的盐宝瞬间把前面两只爪子搭在了海棠的胳膊上。
    海棠放下,把一盘子凉拌菜递给了八阿哥,八阿哥放到了七阿哥面前。
    此时康熙红光满面,说起了回去的事儿:“江南再好也不能久留,该回去了。”
    太后对这话很认可:“对啊,该回去了。什么时候走?”
    “就这几天吧。”
    太后美滋滋地掰着指头:“这次回去就能见到王贵人生的十六阿哥和老四家的小阿哥。这一转眼出来小半年了,家里的变化也挺大的。”
    这话刚说完,三阿哥接上了:“儿子也想家里的孩子了。”
    大阿哥这时候一副长兄模样:“咱们家今年还要办两桩喜事呢,七弟和八弟要成亲了,七弟八弟,高兴吗?”
    七阿哥挤出个笑容:“自然高兴。”
    八阿哥说:“弟弟一直盼着有今日呢,郭络罗氏是个可怜人,她早早的没父母了,弟弟心里盼着她早点嫁过来呢。”
    康熙在高兴的日子听到郭络罗氏就想到了安王府,只产生了一点点的不愉快,很快又高兴了起来。
    尴尬的是八阿哥说完这些兄弟姐妹都不说话了,最后还是厚道人五阿哥说:“要不,咱们动筷吧?”
    康熙不提筷子大家都没得吃,康熙看着一桌子儿女,刚想说两句,盐宝的狗头也冒出桌面,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康熙也不说了:“吃饭!”
    “尝尝这个,这个是特意给你做的,尝尝好不好吃。”宜妃姐妹两个中间坐着十一阿哥,十一阿哥的对面是九阿哥和十阿哥。
    十一阿哥一边夹菜一边说:“一直都是这个味。”有什么好吃或者不好吃的,宫里的饭菜都吃了这么多年了,口味早就习惯了,哪怕是好东西做出来的也就这个味儿了。
    看他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宜妃就说:“这是怎么了?这几天怎么看着闷闷不乐?”
    郭贵人就说:“八成是没地方玩儿,而且天气越来越热,连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要是以前住在园子里还有地方让他跑跑玩玩,这宫里面前前后后跑几趟还是这个样子。”
    宜妃就说:“再忍忍,你汗阿玛总有回来的时候,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园子里住着。”
    十一倒不是为了搬家不高兴,而且他这个时候对亲娘姨妈也挺无语的,他从二月就不高兴了,这都已经到五月了,他这几个月都没掩饰,额娘和姨妈这是刚看出来吗?
    十一就说:“儿子不是为了去园子的事儿。”
    宜妃问:“不是为了去园子,那是为了什么?”
    九阿哥说:“他是因为没跟着去南边!”说到这里就觉得十一这是没事找事:“你这算什么,哥哥们都去了,轮到我面前,咔嚓,不能去了,你说我找谁说理去?”
    十阿哥说:“十一弟,又不是你一个人想不开,哥哥我不是也没去吗?十二弟也没去啊!”又不是你一个人郁闷,你在这里伤心有什么用?
    十一阿哥更吃不下饭了。
    “这是凭什么呀?十三和十四都去了。这是让人家最想不明白的,要去大家一起去,要不去咱们这些做小的都不去!”
    九阿哥心想你小子还没有体会过一遍亲阿玛的偏心,等你体会过这问题也就有解了。
    此时九阿哥从袖子里抽出银票,慢慢地放到了桌子上,用两根指头按着推到了宜妃跟前。
    此时他用一种很得意很骄傲的口气说:“拿去用,儿子孝敬您的!”
    宜妃没什么惊喜,反而受到了惊吓:“你哪儿来的?”
    九阿哥故作成熟的模样:“儿子年纪不小了,能挣钱孝敬你了,往后想要什么跟儿子说,儿子给您弄来。”
    宜妃和郭贵人对视一笑,姐妹俩都觉得这事儿很轻惊悚。
    宜妃说:“你把事给我说明白,不说明今儿别想走”。
    说完之后便左顾右盼,郭贵人太了解她了,站起来去门口让宫女拿鸡毛掸子。
    九阿哥瞬间破功,指天发誓绝没有弄出什么巧取豪夺的事儿来,这钱真的是辛苦钱,虽然哥俩也没辛苦到哪儿去,也真的操心了。
    十阿哥帮着解释,十阿哥在宜妃姐妹这里还算是个乖孩子,就暂且信了这话,第二天姐妹俩收拾了些女孩用的东西去永和宫坐坐,既然儿子沾人家的光了,他当娘的自然是要承人家的情。
    去了永和宫,大宫女大福接待了她们,说德妃在后殿看望章嫔。
    宜妃姐妹对视一眼,既然来了,那就去看看,也一起去了后殿。
    章嫔的日子过得不错,一开始她就是个宠妃,后来不得宠了换成了德妃管宫事,永和宫不说鸡犬升天,也是不缺东西的。如今换了太子妃当家,看着十三阿哥的面子,章嫔的日子还是很好,然而章嫔的身体已经坏了。
    宜妃和郭贵人坐着说了会儿话,劝着章嫔把药喝了睡下后,就和德妃出来了。
    宜妃说:“以往就听说她病了,今儿看着很严重呀!”
    德妃叹口气:“这几天好多了,前几天那真是把我给吓坏了,我就怕到时候没法跟皇上和十三解释。也是咱们太子妃仁慈,亲自盯着这件事儿,算是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了。”
    “这么严重?”
    德妃点点头。
    宜妃感慨:“这无论如何都没有一个好身体要紧。”
    德妃很赞同这话,章嫔的病根是早先做宫女的时候留下的,当宫女哪有不辛苦的。除此之外生完十三阿哥元气大伤,还没恢复过来就生了十三格格,这还没养好,又生了十五格格,连着生三个孩子把精气神都耗尽了。
    说到这里,德妃就想起大福晋来,和宜妃说话的时候说起这几位福晋了。
    德妃就说:“以前住在一起还能天天见面,如今不行了,别说大福晋和三福晋了,光是老六媳妇儿都小半年没见了,我也不想见她,可是我惦记孙女啊!要是小孩子年纪再大点儿我能接过来养两天,如今实在是年纪小离不开他额娘,也只能想想。”
    宜妃就说:“老五家的还好,经常来看看我和她姨妈。三福晋不常见,估计也在家里面照顾孩子呢,就是大福晋,最近病了,惠妃为了这个愁眉不展。”
    “病了?严重吗?”
    “这上半年断断续续地躺倒了好几回了。”宜妃觉得大福晋这样子不像是太好的模样,然而这种晦气话还是别说了。
    德妃忍不住低声念佛,心里面更是添了一丝愁绪,海棠这模样要是再不保养,只怕也会坐下病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