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当世谋臣
作者:死神不怕死   烽侠道最新章节     
    提点了太史城主,杨天祏将目光落在心思深沉的袁仁杰身上.
    “袁兄有什么想说的?”
    袁仁杰迟疑了一下:“杨兄之论让人茅塞顿开,只是,按照杨兄之所想,岭南也未必多适合吧?那里是乱世中的乱世,经商还是可以的,但是地域狭小,不容易有太大发展。”
    “狭小?那是你们的思维局限,按照地域来算,那里差不多有青山郡两个大,如果能利用周边地域,比如海边,那就更大了。
    只是清一色高山丘陵,道路不畅,农业不兴,再加上对大海的利用不足,对南蛮这种外族过于排斥…等多种原因导致那里成了三不管地带。
    但是我有办法解决交通、农业、畜牧业等各种问题,还能充分利用大海和南蛮及其他势力,你们觉得那里会怎么样?”
    袁仁杰有些不太信:“这……”
    “方法不会告诉你,莫怪,等立足岭南之后,你们自然会明白,提醒你们一句,造纸术和酿酒术对于我来说…小道尔。”
    袁仁杰和太史城主皆是眼神一闪,一齐抬头盯视杨天祏,并没有怀疑他的话,反而从其从容自信的神态中有些明悟。
    这个年纪轻轻的指挥使似乎有甚多认知超越常人,乃至领先于这个时代。
    杨天祏不但不解释,还嬉笑着对袁仁杰道:
    “我对袁家有个建议,青山郡虽然两面有群山峻岭阻隔,但是南有雷洲其他郡毗邻琼洲,西有梁洲,西北有荆洲。
    再说,小小万兽山脉之副脉也不足以抵挡近在咫尺的交洲和中洲,不论是军事威胁,还是其他大族门阀的渗透,都不是好的发展之所,尽量将重心转移岭南才是王道。
    至于青山郡…有舍才有得,资源也别浪费,嘿嘿。”
    袁仁杰知道他说这么多,就是要青山郡的资源,但是面对那么大的饼,他也无法拒绝,咂吧一下嘴:
    “我会将杨兄的提议转告家主。”
    ……
    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了,顺兴和长风急报,通德、归安和上威都有大军调动,仇家和吴家年轻一代高手汇聚毕宣,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林城军侯府议事大堂
    人都到齐了,杨天祏凝重的扫视一圈。
    “诸位应该都得到消息了,仇家和吴家联军即将在毕宣集结,目的不言而喻,是针对我林城郡,顺兴首当其冲,我想听听诸位的想法。”
    话音刚落,陈坡起身沉声怒喝:
    “还需要什么想法,一个字,干他娘的!我左营愿为先锋!”
    诚仁堂笑着接口:“那是四个字!”
    众人起哄大笑,陈坡怒视,不过没等他说话,袁仁杰开口了:
    “两家联军那是将近三郡之兵,少说也得八九千人,高手也不会少,我觉得还是防守的好,有中寨山天险,可稳操胜券!”
    单平摇摇头:“我感觉不对劲,为什么要集结在毕宣?
    其实他们可以在三郡分三路出兵,上威攻打长丰,毕宣攻打顺兴,通威也可以绕路攻打长水,即使绕路不算,那也是两路才合适,怎么会舍近求远,避易就难?”
    众人沉默,杨天祏心知肚明,但不动声色,试探着问袁家派来的一位颇有名的谋士。
    “丘军师可有定计?”
    丘应明是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目光闪动着回道:
    “我这两日有所推测,觉得对方的目的不是为了地盘,而是林城军及大人本人,这样就可以解释单指挥之言。”
    “详细说来听听。”
    丘应明余光瞟了一下杨天祏侧后的滕沁梦,犹豫了一下道:
    “大人声明在外,林城军铸成军势也应该传播甚广,对方人少不敢来犯,必须以优势兵力压制,所以才会集结三郡之兵。
    我军迎战,对方有很大胜算,我军不战,亦可挫败我军士气及大人名望,为抑制我方发展、甚至后续渗入林城郡打下基础。”
    杨天祏点点头,这人还是有些眼光的,表面上确实如此,不过没说到重点,或许是顾忌滕沁梦,也可能是还没全面掌握己方信息,遂偏头示意滕沁梦:
    “诸位不必有顾忌,这丫头听我的。”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目光齐齐投向滕沁梦,滕沁梦小嘴儿一撇,没反驳。
    此举让众人心中莫名,对这位年轻指挥使又多了一份敬畏,当然,还加了一个神秘光环。
    杨天祏又续问:“三郡动兵,必然得到了永侯同意,你觉得永侯是什么意思?”
    丘应明收回目光,略做思索之后果断回道:
    “一方诸侯不会考虑的那么肤浅,此举也有试探之意,看看我军实力是否可用,是否值得招揽,价值又几何?
    如果我军实力不够,那就如前所述,让吴仇两家暗中掌控林城郡,相反则会下注招揽。”
    “那丘军师觉得我们应不应该迎战?”
    “那要看大人和诸位指挥有没有信心,只要能不败,就迎战,可多争取些筹码。
    在滕家没有彻底与永侯撕破脸之前,能多捞点好处就多捞点,不被永侯针对,还能为我军发展赢取更多资源和时间。”
    这个世界的谋士具体什么水平,杨天祏不曾了解,以往‘盲目’的自信,是因为先进思想和知识。
    今日试探,心中算有了底,这人思维逻辑还是很不错的,只是限于认知层次,考虑的比较少,分析问题有些片面。
    丘应明师从前朝八大名士之一,大邑天襄道人,本是前朝进士及第,奈何正赶上奸人祸乱朝纲、四大家族开始分化朝中势力、分享天下。
    丘家作为保守一派被迫害,几近家破人亡,丘应明自然受到连累,隐姓埋名四处躲藏。
    因丘、袁两家祖上有故交,跑来袁家求得庇护,成为了袁家谋士,袁家的崛起,他功不可没。
    初步判断,丘应明至少达到了天下中高端谋士水准。
    不过,杨天祏觉得和自己还是相差不少的。
    以此推测,即使是这个世界上最为顶尖的谋士,恐怕也不会比自己更厉害,大不了半斤对八两。
    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杨天祏对于自己此前所制定的计划信心倍增。
    毕竟,连这世间最强的谋士都不过尔尔,那自己精心策划的方案实施起来自然会顺利许多,成功的概率也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