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成败萧何
作者:晓愚在小说   人字怎么写最新章节     
    什么时候金钱成为了至高无上,敛财成了康庄大道。

    当金钱物质充斥了头脑,精神道德就变成了笑话而被摒弃

    为什么谈理想会羞于开口

    为什么说钱不是最重要的会被嘲笑

    为何善良诚实成了傻的代名词。

    这一天,在发了以上的议论以后,华明晨继续他的故事:

    韩信摇摇摆摆,晃动鞭子做出拔腿要走的样子。

    这也许就是兵法欲擒故纵的雏形吧!

    老道连忙伸手拦住了韩信:“别走,别走!你替我看守,我不白用你,回来我给你五个铜钱!”

    韩信嘴一撇,又要迈步走去:“五个铜钱,你在打发要饭的!不干!不干!”

    老道慌忙跨前一步:“十个铜钱?二十个?”

    见到韩信答应了,老道长吁口气迈步向山后走去。

    不是韩信贪心,有时多要几个钱,戏才演得真,吞鈎的鱼儿才挣不脱。

    韩信喜滋滋的看着桃木剑,心想过一会我就能知道,老道想做什么?那股风是什么了。

    韩信心里正在乐着,就见那把插进土里的桃木剑,腾地跳起有一丈高,然后跌落在草丛。

    我的娘唉,这还真有名堂!

    在一般的孩子,也就是等老道回来。韩信那是什么脑子,他心头电转,猴眼眨眨,连忙捡起桃木剑,依照原样插了回去。

    待到等老道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见桃木剑依然插在地上没动,脸色不由的发青:“小孩,这剑刚才没动吗?”

    “笑话唵,你没睡醒吧!我在这眼巴巴看着,这剑又不是条龙,它是木头剑,怎么能动?快把二十个铜钱给我,我买个饼吃去。”

    老道黑着脸皱着眉:“你再替我看一会,我再去山后一趟。”

    “那不行,你得给我再加钱?”韩信作势做出要走的样子。韩信心里明白,现在自己越是贪心,老道才越相信自己。

    如此这般,第三次去山后的时候,老道把钱加到六十个。

    这次,韩信见桃木剑连跳三下,跳了三丈多高,他依样画葫芦又给插了进去。

    这次老道远远的,看见桃木剑依然如故的插在地上,一屁股坐在地上,頽丧的直叹气。

    韩信笑眯眯走到他面前,伸出小手:“给我六十个铜钱!”

    当老道把钱,交到韩信手里后,韩信哈哈笑了起来:“你这人真有意思,大老远的到这里,白送我六十个铜钱,妙呀,不知以后还能遇到这样的好事吗?”

    韩信大声道哂笑着,他其实不是贪这几十个钱,他是想知道老道的机密。如果,不贪婪的要钱,让颓唐乱了老道的心智,机密他肯说出来?

    果然不出所料,老道愤然站起身来,戟指向韩信一点:“黄口小儿,你知道什么?刚才西南来的股带着香气的暖风,是股活风水,它落在哪里,哪里就是风水宝地。”

    见韩信眨巴着眼,一副本以为然的样子,愈发来气:“我刚才插桃木剑的地方,就是风水眼。谁家的先人埋在那里,必出帝王之才,最不济也得出王侯!”

    愤愤的说道这里。老道又长叹一声:“和你这黄口孺子说这些有什么用?罢了,罢了!我辛辛苦苦追了三年,行程数万里的活风水追丢了,咳!”

    说到这里,老道连桃木剑都没有取,一颠一拐的捱下山去。

    看到老道走得无影无踪了,韩信掩嘴一笑,早早的赶着羊群回了家。

    然后,连夜带着铁锹挖好了墓坑。

    第二天清早,韩信上山放羊的时候,把他瘫卧在床上的老娘,背在了身上。

    老娘本已气息奄奄,多日卧床不起,今日见儿子背自己上山,不由得大喜。吱吱呜呜不时发出声音,似乎在夸:“宝贝儿子,娘好高兴。”

    原来,韩信的娘原本是个大马猴,一直不受大家待见。只有韩信的爹爹对它好,一来二去产生了感情,生下了韩信。

    韩信小时吃尽了人间苦头,大马猴也没过一天好日子。熬到韩信十来岁,在猴类来说,它已是耄耋之年,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见儿子背自己上山,还以为是儿子在尽孝心,让自己最后再看看自己的山林。

    谁知……

    为此后人曾经在游历九里山时,吟过一首小诗:父精母血人之初,鸦知反哺羊跪乳。未央宫中桃木剑,九里山下活埋母。

    有个笑话说:两人吵架,一人骂,你这小子缺德,老天爷让你子孙不畅。

    另一人咧着嘴反驳说,咱们都是两个儿子,应该说是一样。

    前边那人怒吼着说:怎么能一样?我都有六个孙子了!你呐,只有两个孙子,不还不是子孙不畅?

    后边那人嘿嘿笑了:你孙子是比我多多,是你办出来的吗?

    这个故事虽然促狭,但笔者总认为讽刺了那些有才无德的人,当然韩信九里山前的行为,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

    《四》

    本来刘邦对韩信的失德,就有难以抹去的看法,而韩信自以为聪明的刁虫小计,更加重了他的心疾。

    现在的徐州人,常用憨脸刁、装憨讹人,来形容一些表面呆傻,实则内秀的人。

    古人也是文绉绉的说过:大智若愚、外拙内秀。

    韩信曾经就上演过,一出聪明的憨子的好戏,

    韩信因为在项羽部下,只任个小小的执戟郎,每天只能在中军账外站岗放哨。

    这让满腔热血,想干出一番惊世之业的韩信如何甘心。

    要是想出来混碗饭吃,在齐王手下当差足也。看到项羽破釜沉舟,大破敌军,一时大名烛天,心情莫名冲动,韩信转投项羽门下。

    谁知这位盖世英雄,眼中无人,不识人才。不仅冷落韩信,还将他献的妙计不理不睬。最后竟因为,韩信经常献出妙计,项羽恼怒异常:“一个小小的执戟郎,精干置喙军政大计?这还有王法吗?”

    项羽不仅喝骂、侮辱韩信,还将他责打囚禁。要从根本上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

    在好友锺离昧的帮助下,费尽周折,韩信好容易逃出生天。怀揣着张良举荐的信函,含辛茹苦的赶到了汉中。

    谁知刘邦和项羽,识人的水平相差不大。看到韩信后,怀里搂着美人,得意的摇动着脚尖,左看看右相相。尖嘴猴腮的韩信,除了滴溜溜乱转的一对小圆眼,长相不叫人喜,其它并无过人之处。

    既然是千里迢迢来投,又在用人之际。面子还是要给的,刘邦大手一挥,让韩信到南郑,当了个小小的收发粮草的小官。

    官位虽然不大,油水很多,这是多少人挤破脑袋,都难谋取到手的肥差。刘邦以为很很对的起这个千里之外,来投困守汉中的东方来人。只是这个肥差,便宜韩信这个猴崽子了。

    没想到韩信去南郑赴任的路上,是气噎咽喉,恨满胸臆:“我韩信是讨饭的吗?要是混饭吃,哪里找不到地方。千里跋涉,本想谋取个能施展英纵之才的职位,没想到刘邦,也是给我安排了个酒囊饭袋的职位。

    时也命也机会也,我韩信如此命运骞涩?”

    韩信有一步没一步,蔫头耷脑的磨蹭着上路。

    对韩信来说,经过十几年的勤学苦练,兵法战略、排兵布阵、攻伐防御,无不烂熟于心。

    本以为大丈夫生当顶天立地,死应万世留名。

    陈胜吴广大泽起义,天下呼应,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

    乱世出英雄,韩信的野心被唤醒了,这是他施展平生所学,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迈出家门的时候,艳阳高照,万物逢春。

    骑马行进在驿道上,韩信真是:小马上路嫌路窄,大鹏腾空恨天低!

    可惜的是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折腾了几年,至今韩信还没遇到赏识他的明主,理想抱负更不值一谈。

    韩信在南郑,委委屈屈当了半年的小官,心里郁闷到极点。天天用美酒浇愁,青春慢慢被时间消磨,没有泯灭的只有他胸怀的雄心壮志。

    “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大丈夫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南郑区区荒凉之地,就是黄豆种种成西瓜大,又能收几斤?不如回到中原,那里是龙湖相争之地,发展的机会更多一些。”

    韩信有了想法。有了想法的韩信是个想到做到,办事绝不拖泥带水的人。

    只是刘邦的门好进不好出。

    南郑负责粮草分发,官虽不大,却是属于军籍。属于军籍,不经批准,私自外逃可是重罪。

    韩信打定了主意,趁着月夜骑着战马,悄悄遛出军营。,

    自古出川,水旱两条路。水路要经三峡,离南郑甚远,还有重兵把守,盘查甚严。旱路要经剑阁,沿路林木遮天蔽日,悬崖绝壁。

    他的逃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韩信决定走旱路。

    因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离开南郑一天,韩信也没走出五十里。

    再说南郑军营,清早点卯,不见了韩信。刘邦手下第一红人萧何,曾经专门传话:“韩信是个人才,且不可怠慢。”

    主将连忙派人满城寻找。哪里找的到?

    军营主将怕担责任,连忙派兵追捕。好在韩信逃走的时间不长,道路不熟,料也走不太远。

    追捕的人快马加鞭,在月上东山的时候,他们在小路边的空地边,想略微休息。

    军士们拿出干粮和水,才用了几口,就听得不远处的坟堆间,传来如雷的鼾声。

    几个人悄悄摸过去,不禁大喜,然后都忍不住掩嘴齐笑:“都说韩信是个人才,活活是个憨子啊!一般的人挨着坟堆睡觉,谁不是屁股坐在地上,头朝上倚着坟堆睡?这韩信竟然是两腿放在坟尖,头拄着地再睡!”

    “憨子,纯粹的憨子。这样的人,就是抓回去,也是白糟蹋军粮。追捕的人打个呼哨,不再费事,就打马回营,嘻嘻哈哈笑骂着:人才?还有这样憨的人才?睡个觉都不知这样睡!”

    韩信等追他的人去远了,从坟堆上折身起来。看着天上圆溜溜的月亮叹了口气:“嗐,该来的人没来,只来了群小草虾。”

    无奈的韩信,找块平地酣酣睡去。

    太阳东升的时候,休息甚好的韩信,已经精神饱满。吃完带的干粮,他沉思了会,坚信自己的心计不会白费。

    按照原先想好的计谋,韩信舒舒服服的拉了泡屎。伸伸懒腰,得意的慢腾腾的上了路,大有姜太公钓鱼的味道。

    他坚信自己的计策能够得逞。

    没有多长时间,萧何派来接他回去的人就到了。

    原来,那帮追韩信的人才进军营,就看到萧何火燎眉毛样的倒背着手,在中军帐里来回踱步。

    这个后来成为千古名相的人,深深知道:“战争打的是什么?打得是实力。

    实力的体现就是人才的拥有,要不怎么会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只羊带着群狮子,毫无战斗力;一只狮子带着群羊,战斗力满满的。”

    萧何从韩信的谈吐和行事上,深知韩信的能力,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让韩信上位。

    就在韩信逃走的时候,萧何恰巧又接到了张良的书信。信里对韩信大加褒奖,十分推崇。信里的末句,更是把韩信说成是定鼎江山的奇才。

    第一拨追的人,回到军帐,添油加醋的把韩信的憨傻说了一遍。

    萧何听后,在军帐来回梭巡了几个来回:“从逆向思考,装憨的韩信不是最精明的吗?他在隐晦的向外传出恋栈的信号。如果再无人欣赏他的才能,就真的可能脱却金钩入海去,摇头摆尾不再来。”

    萧何有心自己亲自去追,又惧没向刘邦请示,羊肉没吃着,弄得一身膻。

    思之再三,派出自己贴身的侍卫,赶快再去追。

    侍卫们很快追到韩信过夜的地方,细细查看遗留的痕迹,以便确定追踪方案。

    坟堆平地上,一堆秽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韩信拉的一坨屎,和一般人不一样。正常人是粪坨在下,屎尖向上。韩信拉的屎是粪坨向上,屎尖向下。

    “正常人怎么能拉出这个形状的屎,除非他是屁股朝上拉大便。屁股朝上拉大便,不是神经不正常,肯定是个憨傻的家伙。这样的人,能是什么人才?”

    侍卫们哂笑着,不再追赶韩信,哈哈笑着去见萧何复命。

    月上中天的时候,萧何等来了追赶韩信的侍卫们。听他们一说韩信拉屎的憨傻,额上的青筋就绷紧起来。再也不顾忌,没有请示刘邦的后果,率领着卫队,风驰电掣的在月下按韩信逃走的地方追去。

    身后的侍卫们对萧何的举动,很不以为然:一个生活都不正常的废物,追回来有什么用?

    清亮的阳光下,萧何一鞭又一鞭,打的骏马跑成草上飞,他自己也是大汗淋漓。

    “异常举动,必然是异常之人!这是韩信发出的第二次信号。事不再三,如果不能尽快追回韩信,就怕他将永远不归汉军营帐了。”萧何心急如焚。

    还好,皇天不负有心人。就在一条湍急的江边,萧何见到了临流徘徊的韩信。

    寒暄过后,两人席地而坐,畅谈一番后萧何拿出了张良的来信。韩信笑着,也从怀里掏出张良的举荐信。

    萧何笑呵呵的看完举荐信:“将军为什么不早将信件拿出?”

    韩信笑着回答:“真正的明主,看到的不是长相,也不是身家出处,看重的是才能。君能择臣,臣为何不能择君?靠别人推荐只是其表,自己的能为才是其里。没有真本领的人,就是凭举荐得到赏识,是不能持久的。就是没人推荐,只要人才心智够用,也会锥立囊中脱颖而出。

    我装憨弄傻,干的两件违反常规的事,不正是向你们发出的信号吗?”

    说完,两人仰天大笑,并骑把臂缓缓返回营地。

    萧何就向刘邦,再次郑重举荐了韩信。

    不久,登坛拜将的千古美谈,就留在了青史。

    《五》

    予取之,姑先给之。纵有万千想法,主要矛盾项羽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刘邦可以容忍韩信的一切。而且给韩信种种可以取胜的权力,对他的军事行动不遗余力的支持。

    不仅是刘邦,就是汉初三杰,后被封为留侯的张良,也是想尽办法支持韩信。可以说韩信的军事生涯,没有刘邦手下其他人的支持,很难有什么成就。要不然,在项羽的军队里,他只有拿着长戟,在中军帐外站岗放哨的份?

    箫和风筝是不同属的两个类别,怎么好并列在一起?

    彭州老火车东站旁边,有座郁郁葱葱的山,名称叫子房山。

    到山边老彭州的家里打听打听,就会明白为什么同列了:这里蕴含着一个悲壮、凄恻的故事:

    楚汉之争,以旷日持久的鸿沟对峙为最。

    两军对抗的激烈,用尸山血海,白骨盈野,赤地千里来表述都不能达意。

    楚汉两军在鸿沟一带搏杀已久,形成了汉军虽显疲弱,但据有地利优势。楚军虽猛,后勤保障却不顺畅。

    你胜不了我,我斗不败你,这仗还有什么打头。

    精疲力竭的两只大军,只好握手言和。

    项羽和刘邦约定,大军各自后撤。以鸿沟形成楚河汉界,永不侵犯。

    誓约签订后,项羽大军匆匆回归彭城。不只是士兵厌战思乡,饱受相思之苦的项羽,也是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到心爱的女人身边。

    项羽太思念虞姬,思念到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地步。

    撤军的命令一下,项羽一马当先,旋风般骑着乌雅马绝尘东去。手下的大军见主帅如此,归心更炽。蜂拥蚁抟般队不成队,列不成列,嘈嘈杂杂、挤挤撞撞,一群群向东涌去。

    刘邦正要下令全军拔营西归。

    韩信拍马赶到汉王面前,大喊:且慢!

    刘邦诧异的看了韩信一眼,心里想:这猴小子又要弄什么咕咕扭?

    自从筑坛拜将以来,刘邦对韩信的排兵布阵,是言听计从,充分发挥挑动了韩信的军事才能。大军西出汉中后,战则必胜,一度连项羽的老巢彭城也被攻占。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