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晓薇拮据
作者:晓愚在小说   人字怎么写最新章节     
    看到刘二郎脸上闪光,秋晓薇心里自然高兴:二十万元!够咱们用一阵子的了!可不许寻死觅活,成天吓死我!

    秋晓薇微笑笑,强调说。

    谁给咱们的?你可不能借高利贷,那是驴打滚的利,咱们还不起!这年头,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咱们以后,可不能忘了人家的援手!

    刘二郎不放心,啜着牙丝丝拉拉的说。

    放心吧!好朋友借的,不要利钱,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还!

    秋晓薇笃定的说,既然明白了钱的来路,她心里有了底。

    刘二郎咂咂嘴:现在还有这样的好人?说这钱便无缘,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现在的人,眼里什么都看不见,哩哩啦啦晃动的都是钱?

    说到这里。刘二郎叹口气:有钱的孙子大三倍,无钱的男人弯腰走……男子汉,男子汉!娶得起老婆管的起饭……都怪我没有本事,及早的当了下岗待业的工人。连累的你,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土里刨食吃,跟着我吃了多大的苦,没有享过一天的福……要不是嫁给我,你也是穿金戴银,喝奴侍婢的贵妇人……想想,这辈子我对不起你……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秋晓薇听得心里酸酸的,忍着眼泪,强笑着端水,用勺子喂他,总算堵住他的嘴。

    明明知道刘二郎的大限已到,事情的底能给刘二郎说吗?即使说又怎么能说的清?现在的刘二郎穷得只剩下个老婆,还能再往悬崖推他?

    秋晓薇心里想着,暗自算计:只要自己一天不死,总要还掉这笔大人情。

    柯清苑这两天心情大好,在主管局长的提议下,局里刚刚升迁她为副处长。

    别看小小的升职,向宝塔尖的每一步攀登,竞争都很惨烈,可以说难于上青天。

    固然柯清苑的个人能力,工作业绩拿得出手,可单位上拿得出手的的多了去。还不是,主管局长一锤定音:柯清苑是个才女,发表的作品很有品味,不用可惜!

    升职的柯清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天看尽洛阳花。

    从提职兴奋中清醒过来的柯清苑,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次给秋晓薇打了微信视频电话。

    看到憔悴的秋晓薇,柯清苑吃了一惊。

    见到微笑的柯清苑,秋晓薇心里一震:这女孩子,这么漂亮,以前真没敢正眼细看过。

    笑靥如花的柯清苑:姨姨!

    这孩子终于改口了,想着,秋晓薇没等柯清苑再说什么:你什么时候到的北海?二十万银行卡是你送来的?

    看到秋晓薇失去往日的稳重,急急忙忙的问,柯清苑就笑:是我去的北海!那钱吗,不要谢我,是你的稿费。

    秋晓薇惊讶的瞪大眼睛,忘记了忌讳刘二郎:我怎么该拿稿费?就是拿,一万元打住了。钱应该是你和你爸的!

    柯清苑嬉皮笑脸的:打柴逮个兔子,带捎的,谁缺钱谁用呗。

    那不行,就算我借你们的,有生之年,我一定还!

    秋晓薇急眉赤脸的说。

    柯清苑仍然情绪那么好,笑笑的:今天电话,我不是表功的,算来,那笔钱剩下不多了。我不方便去北海,利用微信转给你!什么?你不接受?

    我说,你别打肿脸充胖子啦,叔叔治病缺钱!

    柯清苑说着说着,又翻开了刁蛮公主,口无遮拦的指责。

    打完电话,想着柯清苑的呵斥,秋晓薇不由得连连摇头,嘟囔着: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冬夏难分!

    要不是那个鼻子上还有肉,再就是嘴唇遮盖牙齿,刘二郎就是个还没变成白色的骷髅。

    听到秋晓薇挂断电话,刘二郎声音游丝样的问:谁呀?

    秋晓薇勉强笑着,揩揩眼睛:有位朋友给我要打钱的。

    里边的关节,能给病危的刘二郎说清吗?

    柯清苑真不含糊,微信转账限额五千。她一连打了六天,最后在秋晓薇的一再拒绝下。柯清苑发来段文字:秋姨姨,我知道你难,这叁万元算我借你的。需要的话,你来个微信就行!

    这天,秋晓薇想了很多……只是无人述说。

    刘二郎是在几天后自杀的。

    他用指甲刀,自己剪断了静脉输水的管子。他实在不忍心,再拖累这个爱了一辈子的女人。眼见的在病床前侍候的秋晓薇,就如缺水的花卉,一天天枯萎,他想到了一了百了,想到了解脱。为秋晓薇解脱。

    那夜,因为刘二郎病危被折腾的半死不活的秋晓薇,睡的沉了些。

    睡梦中,感觉有水滴落的声音,再接着梦见自己被温热的水浸湿。

    等到秋晓薇从梦中醒来,血流成滩,刘二郎已经无可挽回的远去!

    在刘二郎的丧事尘埃落定,秋晓薇进入更加艰难的人生。

    在经营小商店的同时,她开始盘算新的挣钱路径。

    她对着镜子里那张皮肤松弛的脸,喟叹着如花似玉的消失。然后陷入长久的沉思:生命就这样在暗夜里消失?

    秋晓薇有太多的不甘,她曾经拥有美妙的青春,也曾拥有刻骨铭心的爱情,现在开始颓丧下去?

    想到已经化作微小元素的刘二郎,再想到那个在卧榻上柯晓宇。秋晓薇不再束手待毙,人瘦了可以再吃胖,陷入绝境可以重生。想着人生剩余的路,可能再次阳光灿烂,秋晓薇就有了继续前行的力量,而且是昂首挺胸的大步走去。

    想通了的秋晓薇,就像柯晓宇和刘二郎,给她注入巨大的能量。秋晓薇的打算:不仅要拥有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还要活得惬意潇洒。做出让后人称道羡慕的事:人生一世,并非只是草木一生!

    在寻觅到新的发财道路之前,小店继续经营中。开卷有益,小店开门必有进项,多少而已。

    在没有采取新的路子去挣钱,闲着的时候。为排遣苦闷,秋晓薇在学学弹奏瑶琴的同时,又整理出几篇作品,发给柯清苑。

    既然感激柯清苑,就要尽可能的回报她。这就是秋晓薇,一个看似纤弱的女人!

    秋晓薇发的作品,和柯晓宇的血缘很深,内容挺不错的。作者现在发布,供大家共同赏析:

    第四卷、《记忆难泯》

    一、同门三代

    这老少三代,艺出同门,却不是家产,各有师承。

    已经退休几年,老胳膊老腿的,白胡须白头发的老头,还能和别人打架?

    在一般的耄耋老人肯定不会,黄玉新却真的打了。

    那是非典防疫期间,到了末尾阶段,人们没有了对疫情的害怕。虽然一些禁令还没放开,看到已经不设防的上海,大家都明白,疫情已经到了感冒般的阶段。

    禁令如同虚设,街上、路上,恢复了以往的车水马龙

    黄玉新也开始了疫情封禁前的老项目,东方微微露出曦光,他就去泉山森林公园练功。

    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以前因为工作,黄玉新基本是武术素人一个。比起爷爷、父亲当年,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就是和师兄弟和自己当年有小成的时候比,也是老丝瓜瓤和碧玉样的当龄丝瓜比新鲜。

    几十年下来,黄玉新除了梦里练过功,剩下的记忆里,只有印象深的散手技法招数,练功的方法,曾经熟练的几十套,包括刀枪棍棒、鞭拐剑锤,都成了断片的存在。至于练武人高手达到的坐如钟、站如松、睡如弓、动如风,已经是黄玉新的昨日黄花。

    黄玉新耄耋之年,重新拾起年轻时候的功夫,很是艰难。

    功夫,功夫!没有汗水和苦练,哪里来的功夫?

    好在黄玉新有从小就开始习武的底子,虽然不如少年有成,一段时间下来,倒也恢复十之一二。做不到出手如电,掌锋似剑,屈指胜钩,和散手技法结合起来,倒也能打三挟俩。

    这一天,黄玉新晨练回来的路上。一个身高体壮的年轻汉子,骑着电摩音爆管震天动地的响着,飞一样的飞驰过来。

    黄玉新是闪身躲开了,偏偏黄玉新身边的一位中年妇女骑着自行车,没经过这样的阵势。手里的车把乱打哆嗦,被电摩带来的劲风剐蹭跌倒在路上。

    壮汉回头乜视了妇女一下,嘴里蹦出:你不想过性生活了!出门不带眼,还不带耳朵吗?

    你说这是人话吗?

    黄玉新和几个老头子骂着,围了上去。

    这下更激怒了汉子:一群老棺材瓤子!自己不知活到哪一回,还想管闲事?这老嬷嬷想碰瓷,你们瞎了狗眼!

    黄玉新大怒,一把拉住他:你是你家的独生子女,你不是这个社会的独生子女!横行霸道还真不行!

    汉子见黄玉新说话尖刻,架好电摩。卷起双袖:你是哪里痒痒了,大爷我给你挠挠。说着凑上前来,本以为凭自己的蛮横,还不吓倒一大片。

    没想到其他人都吓得纷纷躲避,一个白胡子老头,气定神闲,两脚不丁不八,两手在胸前随意的环抱着。挑衅的嘴角挂着笑,就像在看一只宠物小狗在咆哮。

    壮汉一看大怒,咬牙切齿:老虎不发威,你以为是病猫?

    说着一个恶虎掏心拳,闪电样直奔老人。

    大家看着壮牛一样的汉子,琢磨那拳头不得有千百斤的力气,要是打到身上,还不筋断骨折,鲜血喷溅。

    眼见得白胡子老头性命难保,拳头沾着老人衣服的时候,围观的人都闭上了眼睛。

    雷电火石之间,闭着眼睛的人,就听得身体远远着地的噼哩扑隆的,摔落地的声音。

    大家都念着:完了!老头!和年轻人比什么强横!

    待到大家心里扑通通跳着睁开眼看,却是壮汉狗啃屎的,趴在七八米外!

    这是咋回事?众人互相望着。

    只有壮汉心里明白,自己拳头沾到老人衣服的瞬间,老人右腿后退,正身变侧身,拳头擦身而过。就在这时,老人两手一合把,右手叼着自己的手腕,左手顺势一滑,抓住自己胳膊弯的曲池等要穴。半个身子麻木起来,自己前抢的力道,加上老人牵引的合力,只能加速度的向前跌去。

    汉子自从出道,就是有名的搏击高手,他哪里吃过这样的亏?

    壮汉昏天黑地的从地上,费力的爬起来,晃荡着身子,吐掉两颗门牙,抹的满脸鼻血。样子血腥恐怖,他定定神,摆出自由搏击的姿势,一跃一跳的向黄玉新靠近。

    老伙伴们见状怕黄玉新吃亏,伸手想拉他走。

    姜桂之性,老而弥辣。

    平时很文静的黄玉新,这时如同打了激素。横眉立目,咬牙切齿,几乎跳起来,吼道:这小子给脸不要脸!我走?门都没有!路不平有人踩,老子虽然没精心练过,打这样的人渣倒也绰绰有余,四两拨千斤,顺手牵羊的家传招数还是有的。今天,我要替天下的老人,教训教训这个不讲道德的东西!

    发怒的黄玉新推开老伙伴,这次,他随意拉了个白鹤亮翅的架子。

    这可是黄玉新,一家三代都学过的通臂白拳,攻守兼备的架势,变化无穷。

    这架势像极了悠闲的白鹤,惬意的舒展身体。

    看似一手右上展,一手左下展,一腿金鸡独立,一腿环提护裆。面对任何方位的进攻,都原地不动。只是左右腿和手互换位置,就能始终目光炯炯的面向对手,防守的没有丝毫破绽。

    那汉子不识黄玉新的招数,他应该练过拳击和侦察兵的捕俘拳。先是恶狠狠一个直拳,紧接带风一个右摆拳打了过来。

    缓退一步,汉子没有打中目标,有些愕然,略一发愣,掂步上前,一个凶狠的下勾拳击打过来。

    这套组合拳是汉子的得意手段,在黄玉新看来力量和速度都是上乘。但对黄玉新来讲就算不了什么,不过是雕虫小技。

    黄玉新用后手轻轻一拂,前边的掌就结结实实的横切在他的脖颈上。趁他身子趔趄,黄玉新趄布进肘,轻松的放倒了这条蛮牛。

    汉子倒下的身躯砸的路面灰尘四起,待他从地上费力的爬起,不住的搔弄后脑勺,没弄清自己是怎么被摔倒的。

    恃强凌辱是这种渣的天性,服软的他终于向那个中年妇女赔了不是。

    老夫聊发少年狂,没想到利索的收了场。

    其实,在练功夫上,黄玉新也算是练家子弟,只是生疏了太久。

    从黄玉新爷爷,也就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老黄家开始接触练习通臂白拳功夫。

    黄玉新练武,这是第三代!黄玉新学的不过是皮毛,算的上花拳绣腿。三代人中练得最好的是爷爷黄石中,他的武功是异人传授的。

    大运河山东鲁南端,港上闸口附近的四方镇,是个热闹的所在。南来北往的船家,在这里等待开闸通关的时候,大多要上岸转悠

    依靠着这种地理优势,四方镇自古以来就是个热闹所在。除了历代在这里混生活的人,还有外地的商贾开的店铺。镇子算上哩哩啦啦的外围住户,大约有小两千户人家,很是繁华。

    人多了,自然鱼龙混杂。山东人本来骨子里好武,这里的人,为了防身护家,男人都拜师父,练过两手。

    黄石中五六岁的时候,就拜过师学艺。练的无非是踢腿拔筋,下腰翻跟头,站桩练气类。自从师父被人踢了场子,无颜再开门授徒,卷起铺盖走人。兴致勃勃的黄石中,再没有了练功的兴趣。

    眼见得刘铁牛、李二狗、张小驴几个小伙伴的拳术,日渐提高,功夫撇了黄石中有八丈远。满眼看不起黄石中的时候,黄石中去姥姥家,丛山里的桃花桃住了一年。

    黄石中不知是遇到什么高人,功夫陡然高出小伙伴们一大截。这让小伙伴们很纳闷!

    黄石中练功夫没人见过。虽然没人见过,大家都认为这位十四五岁男孩子的功夫,深不可测。

    古人不是说高人不露相,露相的不是真人吗。黄石中就是真人。

    黄石中到底练得什么功夫,人们更少亲眼见过。就是小伙伴见过的也是稀少。在山岗上放牛的时候,牛散布在各地吃草,有些娃娃寂寞难耐,想找他啦大呱,解解闷。趴在灌木丛里,偷偷看到的。嗯!只能偷看,黄石中一旦看到了,他就马上收势,没事人一样的嬉大哈笑的充楞作傻。

    刘铁牛见到的是,一天黄石中好像受了窝囊气。他赶牛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气哼哼把一块青石兑窝子大小的拦路石块,一脚踢的丈把高。没等等石头落地,他用自己另一只脚,踢得石头好半天下落下来,把硬生生的山路砸了个大坑。

    惊得刘铁牛直伸舌头:我的个娘唉,这是练得哪门功夫!无怪他娘成天给他做踢倒山的布鞋。他穿的布鞋,还是整天张着鲶鱼嘴。

    张小驴也见过黄石中的功夫,那是他趴在山桃树上摘果子。黄石中四下环顾无人,轻轻的一跃,不仅摘下了树顶早已红艳艳的野桃。另一只手还顺带着,抓住一只黄雀。

    而黄石中骑马蹲裆式,运气打出的拳风,竟能让距离百步的树叶晃动。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百步神拳吗?

    李二狗见到的很稀奇,黄石中攥紧拳头,先是单臂做俯卧撑,然后身体每向下朝前拱一下,那坚硬的地面就出现一条沟。这一招叫铁牛耕地,很要二五更的功夫唉。

    二狗好奇,不敢出去问石头。李二狗跟黄石中家住的近,跟着他们家里人的口气,喊他小名:石头!

    二狗后来咕咕弄弄的,石头那是练得什么功,脸贴着单拳柱地的肩膀,顺着肩慢慢滑到手腕,然后又红头涨脸支撑起来。他悄悄的打听了镇上的练家子,也是他的师门。当然他没敢说出石头来,只是按猫画虎的比划了几下。惊得师傅眼睛瞪的像是同龄,上下打量着李二狗问,谁练的?在哪?

    见李二狗两眼茫然,师傅自言自语的说了句,这可是高深的练功方法,叫铁牛耕地!没有一定功夫一般人玩不了的,能够玩双手的老牛拉犁就不错了。单手的铁牛耕地,一拳打出去怕没有千百斤的气力?

    其实,黄石中的本领哪有这样神奇,镇上的小孩大鼓书听多了,按着侠客的传说编排着。

    中国历来有三人成虎,挖井挖出人,以讹传讹夸大其词的寓言。偏偏生活中,还在演绎寓言。

    黄石中的家在镇子东南边缘的黄刘庄,这个庄子,主要的黄刘两大姓居住,间杂些外姓小户。

    黄石中家是个农户,全家靠种地吃饭。

    流经神秘的微山湖大运河,向东南蜿蜒而行,直通遥远的杭州。

    黄石中练的武功很出奇,后来证明,如果不是生活出了差错,他应该是个开馆授徒的不错武师。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