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母亲节
作者:兔肉包子呐   炮灰女配要跑路,疯批世子红了眼最新章节     
    回府两个月,县城修路工程已经进入到收尾阶段。

    林芊芊骑着马和沈坚在城里看了一圈,修路的百姓们抬起头热情打招呼,都向她问候。

    之后又去看所修的桥,桥的工程也已经完了,整条桥崭新结实,上面设立有护栏。她查看了木头桩子,根基。溪水村的村长带领全村老小来欢迎林芊芊,邀请她去他们村里做客。他们杀了一只鸡,做了山药粥,清炒了两道农家的家常菜。她和沈坚在院里小桌前吃饭的时候村民们站在院子里看,围墙上趴了一排脑袋。

    品尝到他们自己腌制的酸菜,腌萝卜,林芊芊觉得好吃。

    村长笑着说,“等会给林姑娘装两坛子。我们家腌制了好多,一到冬天就靠这些腌菜过日子。”

    县城里的菜摊摆起来了,百姓们从山上采摘到绿色的新鲜野菜,野果来卖。

    林芊芊路过数了数,有十多种。春天一到来,万物生长,在人们便可以打猎捞鱼,挖野菜,采野果,来饱腹,如今夏天也来了,比起冷清的冬天繁华了不少。

    修路的百姓们又纷纷发起了愁,这几日都在讨论路修完之后,又没了活,去哪里找活干?

    林芊芊的小面店,每天都会来人免费给她送东西。

    有挎着篮子送野菜的,有自己从山上采摘的一兜子野果带给她吃,还有人送来一只野兔子给她,说多亏她的大胃王挑战赛,他拿了一大笔钱。有送有的姑娘会做漂亮的绢花,便给店里的姑娘一人送了两朵。

    芮禾已经完全能当一个老师了。林芊芊不在的时候,她由羞怯,慢慢克服了紧张,勇敢地讲出来。

    依旧有些经验不足,只能按照书本上照本宣科地去讲。晚上林芊芊便去和她讨论第二天的课如何去启发孩子们的思维。林芊芊的鼓励给她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她越来越享受做一个老师。

    私塾的孩子们,都对林芊芊很尊敬。他们的父母尊敬她,因此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听她的话,不能在课堂上捣乱,否则回家就要挨打。

    林芊芊一回来,音乐课又回来了,孩子们每天最高兴的就是跟着她学习唱歌。

    林芊芊告诉他们:“今年五月十二号是母亲节,要为母亲准备节目。课堂上还要做手工小礼物送给自己的母亲。”

    她是按照现代人过的母亲节,把母亲节搬过来的。

    古代没有母亲节。

    母亲节诞生于1914年,母亲节是由安娜·贾维斯发起的,她终生未婚,一直陪伴母亲。提出要设立一个日子来纪念默默地做出奉献的伟大母亲们,后来西方世界都采用这一节日,后来流传到国内。

    同样,古代也没有父亲节。

    孩子们都奇怪从没听过这样的节日,林芊芊告诉他们以后每年都要过母亲,感恩自己的母亲。

    孩子们回去,便把要过节日这件事告诉自己爹娘。渐渐的,关于母亲节的事开始在大人们中间讨论起来。

    “我们梧桐城,从没听说过母亲节,也没有过过母亲节啊。”

    “这母亲节是林姑娘发起的。她说的他们家乡每年这个时候就过母亲节,她邀请孩子们和她一起过母亲节。”

    “母亲节都做什么啊?”

    “我也不清楚。”

    学生的父母来面店里吃面,问起了林芊芊这件事,又问她有什么习俗。

    林芊芊对众人说,“母亲节,是感谢母亲的节日。在我们家乡这天,会送母亲一束漂亮的鲜花,告诉她辛苦了。并会给母亲准备一份礼物,或者是带她去逛街,买东西,游玩……”

    关于母亲节的习俗,逐渐在人们的口中传开了。

    母亲节这天,林芊芊给孩子们发了厚一些的纸。一步一步教他们如何制作贺卡,在上面写字,画画送给自己的母亲,又教他们折千纸鹤。

    趁着外面天气晴朗,有风。她带着孩子们去外面野山坡上,一人采了一束野花。

    这天,来私塾上学的孩子们放学回家时手里都捧着鲜花,引起街上百姓注目,有些人问他们怎么都捧着花,这是做什么。孩子们回答说是母亲节,送给母亲的。

    给自己的母亲送贺卡,送千纸鹤,又送鲜花。拿到礼物的母亲高兴到落泪,激动地抱住自己的孩子。

    妇女们在河边洗衣服,忍不住聊起了自己昨天收到儿子,女儿的礼物。孩子们还给自己唱歌,幸福感骄傲感都溢出来。

    “林老师教得真好,还会让孩子给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准备礼物。我活这么大岁数是第一次收到礼物。”

    “我也是,我不识字,我儿子就告诉我这贺卡上写了什么,怎么读,他一篇一遍给我念。给我感动得一塌糊涂。”

    “我女儿她画的贺卡最好看,得到林老师表扬了,林老师奖励了她一包焦糖瓜子。她带回来和我们一起吃,她可骄傲了,说别人都没有,孩子她爹特别喜欢吃林老师送的瓜子。”

    “为了我的孩子,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旁边几位妇女听她们说到孩子在明德私塾读书的种种好处,心里面发酸。

    她们的孩子都在家中,没有去上学。

    丈夫不愿意把孩子送去明德学堂,说不收束修费一定是骗人的,孩子读书没有用。

    可是,和这些同样当娘的经常在一起,看到她们孩子越发聪明伶俐,会读书,会认字,变得孝顺懂事。还会说娘你辛苦了,我爱你之类的话。他们孩子就知道在路上玩泥巴,大字不识一个,礼貌也没有。

    孩子们还会从明德学堂拿到奖励和零食,是她们从未听说过的。

    她忍不住抬起头问:“老师真的还会奖励钱啊?这也太扯了吧?哪家私塾会给孩子奖励钱?”

    她旁边的妇女耐心解释,“林老师私塾和其他私塾的规矩可不一样。只要在考试中能拿到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她就会给孩子们钱。这叫做奖学金,说是给孩子买书买纸笔用的。”

    “这不是连给孩子买纸笔的钱都省下了吗?”

    “是啊,送孩子去林老师那里学习学对了。孩子读的书多,聪明了,有礼貌,我不懂的他懂,我家那调皮捣蛋的孩子现在听话多了。”

    “那林老师,什么时候收第二批学生啊?”

    “我也不清楚,你得去问她。”

    别人家做娘的能过母亲节,能收到礼物,得到孩子们回报的爱,实在让人羡慕。

    邻居三四个结伴而来看她收到的礼物,收到的贺卡,以及墙上张贴的奖状。见到别人孩子在屋里认真写功课,便再也按耐不住让孩子去读书的心了。

    县令夫人带着一双儿女出门逛街。

    见到隔壁邻居家的妇人骄傲地说自己昨天过了母亲节。收到了儿子和女儿的双份礼物,收到了两束漂亮的鲜花。夸她儿子女儿从学堂回来,变得更加聪明孝顺了。

    孩子成了她的骄傲,她说话带着几分炫耀的意思:你的儿女没有为你做过这些吧,我的儿女可孝顺我疼爱我多了。

    孩子们对父母的孝顺,敬爱。也是做家长的攀比,津津乐道的一面:大有我的儿女比你好的意思。

    县令夫人回去对县令说,“你没看见她那骄傲的样子,尾巴都快翘上天了。不就是过母亲节吗?不就是收到孩子们的礼物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得瑟!”

    县令道,“我也听说了母亲节。那是林姑娘家乡的日子,她要求私塾的每个孩子给自己的母亲过母亲节。”

    他的儿子,抬起头问,“爹,母亲节是什么?”

    “母亲节,就是感恩母亲的节日,”说完,他想起自己的母亲,他心里一直很爱戴她,可是从来没有开口感谢过她。

    县令和刘庸聊起此事。突然意识到一直崇尚孝道,却没有一个感恩母亲的公共节日,都是在过生辰那天表达孝道。

    县令儿子八岁的阿宝再次对爹娘提出要去明德私塾上学的要求,“娘,他们的课程好丰富啊,可以学习唱歌,可以一起踢球。他们要求得好宽松啊。他们竟然还可以在课堂上学习折纸,老师还会奖励零食,我们夫子从不让我们吃零食,也没奖励过我们任何东西,最多只是夸奖。”

    “林老师太好了,我想让她做我的老师。”

    县令的夫人王夫人劝说道,“那不是正儿八经的私塾,太宽松了,学不到什么知识,那是去玩的。你现在正是学习的时候,哪里能和别人一样到处玩?”

    “往后,你可是要考官的。他们考不考官,还不一定。”

    她的女儿阿娣说,“娘,那我可以去那里上学吗?哥哥经常带我去哪里玩,我想去。”

    王夫人想了想,弯下腰抚摸上她的脸蛋,“女儿家去,倒是可以。就是我怕你把性子玩野了,不好好学规矩,将来找不到好夫家。”

    六岁的阿娣不明白。

    王夫人说,“女子不需要读太多书,你若是想要识字,在家里你爹教你就是。女子最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