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航活在何时?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陈晓航自己的答案是,活在当下。但是心理的痛苦源自过去,恐惧未来不能实现。
我们活在何时?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的我,当下的我,未来之我,那个是真正的自己?
过去的我?三岁之前的我,如果没有照片或视频提示,我能有所记忆吗?也许有很多人会说有记忆。很遗憾,那些是你的记忆,还是基于他人讲述而建立起来设计画面。
三岁,我们能看到自己?从瞳孔还是另镜子?而事实上,人类到了四五岁,也无法就完全真实地用心眼回忆出来一点点当时自己地容貌,发型和服装特征。
也许生命也是如此对称,三岁之前的我,我们很难看到自己。而垂暮之年,我们也可能看不到自己。
自我,顺应脑的发展而呈现,随着脑的萎靡而薄弱甚而衰亡。
自我是什么?是关于我的意识。而且自我被认为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temporal continuity)或历时性(diachronic)。这样的特性,使得“我是我”的意识结构保持了基本雷同相似的同一性,或者基本特征的持续同一性。
由此可见,自我是按照时间顺序整合而成的集合体。
那么,现在的我是否是真正的我呢?当我们回首往事,会发现每个阶段的自己都有所不同。这种变化可能是逐渐发生的,也可能是突发的。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在不断成长和演变的。或许,真正的自我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改变,同时也保持着一定的连贯性。只有在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人类历史上,关于思考自我连续性的第一人:威廉·詹姆斯。
他的观点,区分了主体“我”(i,作为认知者、主体或者执行的自我)和客体“我”(me,作为认知客体或者自我概念的自我)。
“我”如同站在镜子前,凝视着反射出的自己,那是“我”,但又不完全是,或者完全不是。
站在镜子前的我,主体的我,镜子里的我,客体的我?
主体的“我”,是那个正在思考、感受和行动的存在,是有意识的自我。而客体的“我”,则是那个被观察、被评价的对象,是自我概念中的自我。
主体的“我”经历着喜怒哀乐,感受着外界的一切。它是自由的,能够自主地做出选择和决定。然而,客体的“我”却受到社会规范、他人期待和自我认知的约束。
有时,主体的“我”会对客体的“我”产生不满,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完美。但客体的“我”也是主体的“我”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我”的价值观和信念。
在这个过程中,“我”如果是人类,或许会逐渐明白,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只有当“我”能够接受和理解这两个不同的自我,“我”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找到内心的平衡。
深入研究自我的詹姆斯,对于自我做出了独特的分析见解。
他认为,自我是一个过程,是位于时间之中,但又在时间之上。
当一个人的过去,一个人的未来和一个人的现在之间的记忆或者想象的联系,那么,既是自我作为思考者和因果主体(i)的主观感觉的基础,也是赋予自我的具体内容(me)的基础。
这样的思想,其他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也都主张,尽管各种生理或心理变化,自我的核心仍保持相似性。
是这样的相似性决定了自我吗?那么孪生的兄弟,何等相似,自我的相似性却区别甚大!所以请怀疑,怀疑!不要觉得这里所说就是真理。
质疑精神对真理的体系建设付出极大的基础积淀。
请让我们一起来质疑自我连续性这个概念。
关于自我连续性的概念问题,怎么定义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不同的理论之间的观点冲突。
最为经典的理论是还原论。这一理论非常强调人类关于此刻的感受或者判断,认为自我并非单一和持久的,而是一系列分散特征和精神上不断变化的事件的集合。
如同伫立在时空的交汇点,特定的人感受着内心的波澜起伏。他此刻的感受并非单一不变,而是如散落在画布上的色彩,斑斓而多变。思绪如流云般飘逸,一会儿是喜悦的光芒,一会儿是忧愁的阴影。判断也似风中的烛光,摇曳不定,被各种因素影响着。每一个瞬间,都是一个独特的精神事件,如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耀眼。这些分散的特征和不断变化的精神事件,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多彩。
其次比较普遍认同的是联系论:强调自我意识之间的联系,是一条完整的整体情绪联结,或者是与个人历史变化契合的主观感受。
自我意识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将我们的整体情绪紧密联结。它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指南针,引导着我们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感知。每一个瞬间的主观感受都像是这张网上的节点,与个人的历史变化相互契合。
在自我意识的引领下,我们体验着喜悦、悲伤、愤怒和恐惧等各种情绪。这些情绪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例如,当我们回忆起童年的快乐时光,喜悦的情绪可能会被唤起,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对过去美好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自我意识还让我们能够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内省,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变化与个人历史之间的联系。也许是一次失败的经历,让我们对类似的情境产生恐惧;又或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成为我们追求梦想的动力。
这种联系使得自我意识成为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系统,随着个人历史的变迁而不断调整。它让我们成为独特的个体,拥有着与众不同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自我意识之间的联系,如同一道神秘而美丽的纽带,贯穿我们的生命,塑造着我们的内心世界。
自我连续性是很复杂的哲学命题,所以理解起来非常耗费脑细胞。
我是我,但我是谁?自我不是孤立短暂的,而连续性特质。这样的体质具有特别的定义方式
总体而言,自我连续性判断包含了自我在时间上向前向后延伸的前反思感觉。
第一种方法:过去-现在自我连续性(past-present self-continuity),是指一个人过去和现在的自我之间的联系。
第二种方法:现在-未来的自我连续性,一个人现在和未来的自我之间的联系。
第三种方法:整体自我连续性,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我之间的联系。
现在,需要来观察,是怎样的动机来进行自我和未来自我的测量方式选择。
这需要关注自我连续性的动机属表现
自我连续性是一种建构自我概念的动机。例如,人们认为,在他们的自我概念中,那些提供更多整体自我连续性的方面更加重要;他们最渴望也最不担忧那些能够提供更多整体自我连续的未来自我。
研究证据
基于时间评价理论的研究表明,人们策略性地使用过去-现在自我连续性来加强或提升自我观念的好感度。例如,人们暂时远离他们讨厌的过去自我(即减少过去-现在自我连续性)。大学生对自己获得低分(与高分相比)的课程感到疏远,但对熟人或兄弟姐妹却没有这种感觉。此外,个体也会战略性地利用现在-未来的自我连续性来实现自我保护或自我提升的目的。例如,学生对未来消极自我(考试不及格)的距离感比对未来积极自我(考试成功)的距离感更大。
自我连续性的影响因素
自我连续性是自我的重要资源。威胁到自我连续性可能会导致自我不连续性,一种与过去和未来自我脱节的感觉。
自我连续性的威胁
威胁自我连续性的情况多出现在个体对自我概念出现困惑、不确定、消极的态度,比如低自我概念清晰性(low self-concept clarity,)、视觉空间视角(visuospatial perspective,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排斥(ostracism,社会忽视、拒绝或排斥)、自我表达多样(variety of self-pression,自我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减少)、生活环境变化(taxing life circumstances,失业、创伤、搬迁、关系破裂等)。
自我不连续性的心理后果
研究发现,整体自我连续性降低与抑郁、焦虑、压力和自杀意念的增加有关,过去-现在自我连续性的降低与更高的孤独感、低亲和度、高社会心理压力和工作适应力有关,减少现在-未来自我连续性是抑郁的诱因。
自我连续性的调节机制
自传式推理(autobiographical reasoning)
在生活变化引起的自我不连续性情况下,自传式推理(是一种)与过去-现在的自我连续性正相关。采用自传式推理可以抵消由低自我概念清晰度造成的自我不连续性。最后,在自我不连续性存在的情况下,难民的自传体推理与更高的过去-现在自我连续性有关。
怀旧(nostalgia)
相关研究发现,自我不连续与怀旧情绪呈正相关。后续实验研究也发现,对比消极自我不连续、积极自我不连续和自我连续条件,消极自我不连续性引发了怀旧情绪。
怀旧情绪(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
研究发现,在凸显被排斥经历(包括过去的社会排斥经历与中性的经历)之后,进行了自我肯定将减少自我不连续性。具体来说,实验参与者反思自己的生活,列出了四种有价值的特征,并提供了相应的行为例子,而对照组参与者想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列出了四种,并给出了自己喜欢的原因。与对照条件相比,自我肯定削弱了被排斥造成的自我连续性损失。
高先前自我连续性(high prior self-continuity)
对于离婚很长一段时间后的个体,较高的过去-现在自我连续性(例如,“我一直是同一个人”)预示着较低的社会孤独感。此外,更高的过去-现在的自我连续性缓冲了青少年感知到的同伴伤害(例如,被骂)的负面影响(例如,悲伤)。在经历自我不连续性情况下,整体自我连续性较高的个体危机管理意识更高。
自我连续性的强化
情境性因素
情绪状态
情绪效价有助于自我连续性。积极情绪与较强的自我连续性相关,而消极情绪与较弱的现在-未来自我连续性相关。
判断
与外围自我概念相比,中心自我概念在积极性、自我描述性、确定性和重要性方面都很高。人们认为他们当前的核心自我概念(例如,道德价值观)更有可能表征他们未来自我。
旅行隐喻(journey metaphor)
旅行隐喻影响了过去-现在的自我连续性。与那些按时间顺序组织过去生活事件的人相比,那些把过去的生活事件想象成道路上的物理位置的人认为,过去在塑造现在的自己时的作用更大,而且这种模式在不确定当前身份的个体中更为明显。此外,旅行隐喻影响了现在和未来的自我连续性。与那些没有进行隐喻思维的人相比,将未来想象为目的地的一年级大学生认为,他们现在和未来的自我之间有更强的联系。
人际因素
家庭传承(family legacy)
一些大学生的家里有人已经上过大学,而另一些是第一代学生。与第一代学生相比,家里有人上过大学的大学生更频繁地与家人分享他们的学术经历。这加强了他们的大学认同,提升了过去-现在自我连续性。
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
人们对于自己关键人生阶段的叙述越积极,过去-现在自我连续性越高。与此同时,自传体记忆还包括叙事性(将时间不一致的事件联系在一起)、联想联系(将诸如财产、纪念品、感觉、思想和行动等客体联系在一起)和稳定性(自我在时间上的不变性)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都与整体自我连续性呈正相关。另一个结构式整体性思维,它是指将事物视为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倾向,强调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也与整体自我连续性正相关。
怀旧
怀旧与过去-现在自我连续性正相关。这是因为怀旧增加了状态真实性,并且通过提升社会联系、归属感、接受感和社会支持来增强自我连续性。
怀旧与整体自我连续性正相关。首先,怀旧通过叙事性和联想联结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其次,怀旧通过加强整体性思维中的因果交互,放大自我连续性。
自我连续性的发展观
自我连续性在晚年更高,例如,老年人比年轻人更不可能低估未来的奖励,青少年和年轻人更关心变化和成长,而老年人更关心稳定性和连贯。更关键的是,老年人表现出更高的外显和内隐的整体自我连续性,比较深入他们的过去和未来。
7自我连续性的文化差异
由于整体性思维的影响,与西方人相比,东亚人认为过去与现在更相关,主观上更接近现在,他们更有可能将未来与现在联系起来,并欣赏一件事件的未来影响。相对于欧洲人和加拿大人,中国参与者有着更高的整体自我连续性。由于佛教强调自我是瞬时变化的,藏族僧侣表现出的自我连续性低于印度人或美国人。
而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事情是人类的集体性自我连续。
人们不仅从他们的个人自我,而且也从他们的集体自我来感知连续性。人们将内群体视为跨越时间的。集体自我连续性既包括一个群体的文化连续性(即规范、价值观和习俗的暂时持续性),也包括其群体的历史连续性(即历史事件和历史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主体包括家庭、职业组织、宗教机构、社区和国家。
自我连续性的未来研究发展展望
第一,自我连续性不同类型的差异与关系。
自我连续性包括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和关系。以下是对自我连续性不同类型的简要描述及其差异与关系的探讨。
首先,自我连续性可以分为个人自我连续性和社会自我连续性。个人自我连续性主要关注个体内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即一个人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知和感受的连续性。社会自我连续性则更强调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角色和身份的连续性,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认可。
差异方面,个人自我连续性更多地涉及个人的内在体验和自我认知,而社会自我连续性更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个人自我连续性的建立可能基于个人的记忆、价值观和目标等,而社会自我连续性则与社会期望、角色扮演和社交关系有关。
然而,这两种类型并非完全独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个人自我连续性的形成和维持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塑造,而社会自我连续性的实现也需要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此外,自我连续性还可以涉及时间维度上的差异,如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之间的关系。
理解自我连续性的不同类型及其差异与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以及在不同情境中适应和发展。它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身份形成和社会互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其他可能影响自我连续性的动机。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见的动机外,还有其他因素可能影响自我连续性。这些因素可以强化或弱化个体的自我连续性,进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例如,一个人对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渴望可能成为强化自我连续性的动机。他们可能积极寻求新的经验、学习新的技能,以塑造一个更加一致和连续的自我认知。这种内在的动机促使他们在治疗中更努力地探索自我,与治疗师合作,以实现更有效的治疗结果。
另一方面,某些负面的情绪或心理状态可能弱化自我连续性。例如,焦虑、抑郁或自我怀疑可能使个体感到自我分裂,难以维持一个连贯的自我形象。治疗师需要认识到这些因素,并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帮助患者克服它们,重新建立自我连续性。
此外,社会支持系统也对自我连续性产生影响。家人、朋友或治疗小组的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增强个体的自我连续性。相反,缺乏支持或不良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自我连续性的破裂,影响治疗的进展。
综上所述,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自我连续性的影响。通过了解个体的动机和心理状态,治疗师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强化自我连续性,帮助患者实现更有效的治疗。同时,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也是促进自我连续性和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第三,更多跨文化的样本。
研究自我连续性需要涵盖更多跨文化的样本,以充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连续性的特点和差异。通过比较不同文化间的观点和实践,可以揭示出文化因素对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这将为不同文化就像多彩的拼图,它们各自独特,却又相互关联。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文化样本的自我连续性或强或弱,但它们彼此互补、相互关联、共同发展。
一些文化样本具有强烈的自我连续性,它们坚守着传统价值观和习俗,如同坚实的堡垒。这些文化样本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淀,传承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它们像是古老的大树,根系深厚,枝繁叶茂。
然而,还有一些文化样本更具开放性和融合性。它们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的元素,与之相互交融。这种文化的互关使得它们能够不断创新,迸发出新的活力。就像河流汇聚,不同的文化支流在交流中形成更为宽阔的自我连续性广阔流域。
这种互补与互进的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自我连续性进步而非中断。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丰富了人类的视野,激发了创造力。通过分享彼此的智慧和经验,我们能够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为人类的自我创造创新和发展贡献力量。实现自我连续性的力量积淀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当珍视和尊重每一种文化样本。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只有在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多元和繁荣的世界。让不同文化共同奏响华美的乐章,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在自我连续性过程中,展现过去的我们,现在的我们,未来的我们。我们可以是我,可以我们家族,可以是我们人类,可以是我们地球生物,可以是我们和我们所在的宇宙。
这样的自我扩展性解释。是否就是一种生命永恒的形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