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去姥姥家
作者:爱吃秋葵煎蛋的龙安   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乐最新章节     
    驴车上铺了褥子,盖了被子,直接把三个小的抱在上头,比他们醒着还省心。

    这会子串门也没个啥好带的,一屋子带嘴的过去,李青梅用小口袋装了五斤的面,精粉和包谷面两掺的,另就是一筐子地窖里头的冬菜,还有邱大山拿来的那一条子猪肉。

    能坐车的除了三个小的,还能有一个空位,邱玉玲当仁不让的挤了上去,重点是她不坐,别人更推来推去的了。

    地方也到了,小娃们的瞌睡虫也跑了。

    在新地方,也不岔生,一放下驴车,嗷呜嗷呜的就往人堆里冲。

    出来迎客的看到他们仨一模一样的,都赞可爱,不赞还好,一赞仨就跟人来疯一样,愈发的拱手作揖,出不完的洋相。

    “快,到太姥这儿来,叫太姥好好瞅瞅几个小豆宝。”

    他们还不认识谁是太姥,反正谁说话就走谁跟前就是了。

    “哎哟哟,虎头虎脑的小家伙儿们,咋分得开谁是谁啊。”太姥摸着他们的小脑袋瓜,从手帕里摸了三颗黄冰糖,一个小嘴里塞了一颗。

    有糖吃,那小嘴就跟游戏机吞了金币似的,叭叭叭的爆金句。

    “祝太姥白白胖胖~”这是赤豆。

    “祝太姥长高高长壮壮~”这是橙豆。

    “祝太姥顿顿吃肉~”这是黄豆。

    “哎哟哟,真会说,这些太姥都送给咱豆宝们,愿咱小豆宝们顿顿有肉吃,长得高高壮壮、白白胖胖。”

    不光老太太听得喜爱,就是围观群众也被这童言童语可爱到了。

    其实邱玉玲好几天前就教他们说吉祥话了,谁知道到考场了,他们变通成别人夸了他们自己的那些话了。

    虽奇奇怪怪的,但听着却也可可爱爱。

    “哎哟哟,这几个小人儿,都是咋长的,这小嘴叭叭的,快过来舅奶奶这儿,叫舅奶奶看看,一个模子倒出来的,能不能有啥不一样的。”

    有人叫就表示有糖吃,三个豆子精着呢,屁颠颠的就找说话的人去了。

    可能舅奶奶太长了,他们也没走心记,到了就直接拱手作揖。

    “哎哟,咋这灵的,豆宝们,我是谁呀?”周红芳故意逗着他们。

    小豆子六只眼睛咕噜噜的撒欢,寻求场外帮助,黄朵儿第一时间接收到信号,“叫舅奶奶。”

    “舅奶奶~ ~ ~”

    “哎,真乖。”

    豆子们等了老半天,咋没表示呢?

    “舅奶奶~ ~ ~”奶声奶气的又叫了一回。

    “哎,哎,哎,乖,真乖哎。”周红芳应了声还没表示。

    豆子们急了,又喊了一回,这一下把大家伙儿逗的前俯后仰的。

    “你个促狭的,赶紧给娃娃们吧。”还是老太太看他们要急了,给解得围。

    “看您,还怕我把您曾孙惹哭了不成,我还寻思再听他们喊声舅奶奶呢。”周红芳把糖块放进张成叉子的小手手里头,笑着打趣老太太。

    大家笑,他们也跟着笑,虽然也不知道笑啥,反正有糖吃就是顶顶美的事。

    “朵儿你们哪天回?”

    男人们上堂屋喝茶水了,女人们就都钻进灶房里,边忙活饭食,边拉家常。

    “我们初六回,叫娃娃们搁家多耍两天。”黄朵儿是烧火的,边添柴,边回两个舅母的话。

    周红芳一听,这假期着实不少了,现在的工人都不放假,年三十都上班呢,农场还能叫有个探亲家,美的很了都。

    “那娃娃们在那头咋样,能管得过来不?”

    “能呢,上工的时候送托儿班里,天气好的时候,我也轮流带一个出去放羊呢。”都放一起,托管的老师们天天撵她和邱大山后头告状。

    少一个,破坏力到底能大打折扣上许多呢。

    “你们这一口气忙活了别人三五年的,就劳这一下,后头可轻松。”

    “嗯,我这可能又怀了。”

    正切菜的李青梅一愣神,差点切到了手,王小麦往竹簸箕里揽菜的时候,飞快的看了一眼大姑姐,看样子也是才知道。

    “我的老天爷呀,你们不活啦?”聊了这小半晌,她虽听的乐,可也听着累,再生这么几个,那实在是想不来该是啥光景了。

    “啥时候的事儿?”李青梅沉声问道。

    “还不足三个月呢,就没写信给你们说。”

    李青梅忍着气,这儿也不是说教的地方。

    邱玉玲不在灶房里头,她和几个表姐正在姥姥屋里玩呢,确切的说她看表姐们玩小豆子。

    小孩子活动量大,在炕上一个跟头,又一个跟头的,没一会儿就满脑门子的汗。

    姥姥叠的四方四正的豆腐块样的被子,被他们横冲直撞的不像个样儿,姥姥也不说,只在炕边边挡着,不叫他们翻到地上。

    “姥姥您看,娃娃多了也是个害,三个脑子的坏点子,总比一个的多,而且人多壮势呢,一个还知道怕人,三个扎堆了,连个怕都不知道。”

    姥姥但笑不语,捋着外孙女的粗辫子,这生多生少的,那得肚皮说了算。

    “这三个一样的多好玩啊,我还巴不得家里有这样儿的呢。”李英芬今儿不看书,用来换脑子,这会儿跟个孩子王似的,陪小家伙们玩的不亦乐乎。

    “那你是没丁丁卯卯的一直带孩子,要一直带了,你早打退堂鼓了。”

    李英芬明显不信邱玉玲说的这话,“娃娃们有啥难带的,管口吃了就行了,凑合三岁了,就长成了,都能跟大孩子后头干活儿了呢。”

    说罢还找外援,“奶,您说呢?我们小时候不就这么过来的么。”

    李英芬梗着脖子,等她奶镇压表妹的歪理呢。

    “这个也分人,把那苗木插地里头,等风淋雨能活,精心修剪了的也叫活,非要说哪样儿的好,得看哪棵树能结果子,会结果子。”

    这话对着谁都没有偏颇,两个人一时都不因着这事儿再争执。

    晚上别人都收拾着回了,只有邱玉玲赖到她姥的炕上,打算住到过年再回邱庄。

    “姥姥,那您觉得啥样儿的树挂的果多?”

    “你说呢?”

    “有人浇水施肥和修剪的树长得好,挂的果儿也多香甜。歪脖子树挂甜果儿的也有,但和有人管的比,产量肯定不如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