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壮哉我诸夏少年,与国无疆!
作者:大秦写书人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最新章节     
    腐儒的常用手段,断章取义,在许尚的面前,自然是丝毫不起作用。

    子张正的开篇之言。

    不仅被许尚给怼了回去,他还顺带把子张正给喷了个狗血淋头。

    然而。

    子张正却不怒反喜。

    因为他要的就是许尚不断拔高老子的地位。

    反正老子并无具体的事迹记载。

    单论道德经……

    那他可太有研究了。

    即:子张正还有底牌后手。

    突然。

    “都到这个地步了,还废什么话?”

    田横忍不住低吼道:“士可杀不可辱,既然要行刑,那就赶紧的。无论是腰斩也好,枭首也罢,我多吭一声都不算好汉!”

    田横可谓是相当有骨气。

    同时也具备身为贵族的内心荣誉。

    他不怕死……

    但田横无法接受自己都快要死了,还得听许尚搁这用智商碾压他们。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呜呜……”

    田荣恰恰相反,他是真的怕死。

    尤其刚刚被孔鲋一顿撕咬胖揍,他就更怕了。

    上位。

    “都别急,只待午时三刻,定斩尔等头颅。”

    屠雎插话道:“现在既然夫子要跟你们谈话,这便是你们临死前最大的造化!”

    屠雎表示,夫子的时间何其珍贵。

    今日夫子能在刑台前,专门来送子张正等人一程,这些儒家叛逆分子就算百死也值了。

    不过许尚能来的真相却是……

    许尚总得把子张正和田横的剩余价值,全部压榨干净。

    毕竟堂堂儒家八派之首。

    若是毫无“贡献”的死了,着实可惜。

    方才。

    许尚已经用田氏一族的失言,进一步夺得了齐地民意的支持,并且让荀子拥有了公然修正儒学典籍的权力。

    现在第二步,许尚自然在子张正的身上也有谋划……

    说白了。

    两人现在都是八百个心眼子。

    子张正有所谓的后手底牌,许尚再清楚不过。

    道德经许尚也看过。

    所以。

    子张正在许尚的眼中,基本上跟透明的没两样。

    可许尚究竟想要干什么。

    子张正却是难以捉摸。

    这是一场注定不公平的较量。

    那么子张正有的选吗?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子张正还真没得选,只能试图一条道走到底……

    他倒要看看,许尚究竟要如何辩驳道德经中的愚民论。

    “名篇【老子】中的部分摘录,或许已经不适用于当下国情。”

    子张正深吸一口:“可老子又在【道德经】的第三章,明确提及……”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老子认为,只要不推崇所谓的贤才,便能避免民众争名夺利。”

    “只要不让珍宝奇玩变得价值连城,民众就不会生出偷盗之心。”

    “只要不去展示引发人性贪婪之物,便可使得民心安稳平和。”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老子认为真正的圣王之道,实乃愚化民众的思想,尔后让民众能够吃饱饭,进而再弱化他们的志向,并引导他们拥有一个较为健康的体魄。”

    “最终当可达成: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也就是让民众既没有知识,也相应的毫无欲望,是为无知无欲……紧接着便是让那些才识满腹之辈,不敢制造事端,比如像你许尚这般……便是妥妥的大伪之徒也!”

    “无大伪,方能无为,直至天下大治也!”

    ……

    子张正把道德经的第三章,全部搬了出来。

    此乃老子成体系化的愚民之论。

    最起码子张正是这么认为的……

    虚其心!

    弱其志!

    使民无知无欲!

    这不是愚民,又是什么?

    霎时间。

    孔鲋激动的鬼叫一声:“彩!!”

    田荣也有些钦佩的看向了子张正……

    田横同样连连称赞子张正言之有理。

    反观屠雎却眉头紧锁了起来。

    扶苏也觉得十分棘手。

    原因在于。

    那可是道德经啊!

    老子的毕生遗留之作,内含无上之言,这要从何驳之呢?

    周围的齐地民众和黔首头目也有些沉默了下来,在他们心中,显然春秋先贤之言的份量,还是重的。

    他们会怀疑自己……

    却断然不敢挑刺道家开派祖师老子之过。

    对此。

    许尚表示……依旧可解……

    “子张正。”

    许尚组织了一下语言:“我得着重跟你强调两个要点,老子提倡的是少私欲,视素保朴……而非彻底的无知无欲。”

    “我等生而为人,要吃要喝,还要繁衍生息。”

    “你就算遍寻老子真言,他也没有说过存天理,灭人欲。”

    “至于不尚贤,使民不争……究竟何为贤?此事无可定论。”

    “昔年楚王好细腰,于是张仪做出了玉女论,楚王对此谓之贤才也。”

    “近有孟尝君招揽三千门客,就连鸡鸣狗盗之辈,他也视其为贤士。”

    “还有……孟尝君身材矮小,曾遭到某地民众笑话,于是孟尝君拔出长剑,带着门客便四处砍杀百姓,最后扬长而去。”

    “事后无人觉得这有丝毫问题,孟尝君依旧是高高在上的王公贵胄,他麾下的刽子手同样也还是贤才。”

    “故,老子所言的不尚贤,并非是指灭智贬才,而是劝慰当时的某些贵卿要收敛自己的欲望和作为,少特么打着尚贤之名,却各种瞎折腾!”

    ……

    我们看待老子之言,不能太过书本化。

    更重要的是……

    需得结合当时的现实情况。

    进而思考老子为啥要这么写。

    难道堂堂道家的开派祖师,被孔子视作游龙一般的人物,反而提出了灭智贬才的主张,亦或者灭除人欲什么的。

    这不现实。

    因为存天理,灭人欲……绝非道家无为……

    “至于,虚其心,弱其志。”

    许尚轻叹:“可老子还说了实其腹,强其骨……你子张正若是有本事,使得人人都能吃饱饭,我必不驳你。”

    “问题在于?你除了断章取义,还能干点什么正事儿?”

    “反正在我看来,虚其心,弱其志,这六个字同样是对春秋贵卿说的。”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你上面各种奢靡贪华,百姓自然就会心生诡道。”

    “同样的,士卿们少有点志向,少折腾一些老百姓,多多休养生息,自然百姓便会跟随效仿之。”

    ……

    对于古代的底层黔首而言。

    那些高高在上的王公贵胄,实际上就跟神明无异。

    先贤血脉加身,要么就是天生富贵。

    王族那就更不用说了!

    百姓见之不敢直视。

    所以。

    先有虚其心,再有实其腹。

    先有弱其志,再有强其骨。

    这十二个字必须连着看。

    你单摘出来,那肯定就非常像是纯粹的愚民之言。

    实则按照上行下效的逻辑。

    你对百姓想要做到虚其心,那你就更得做好表率。

    包括弱其志……

    春秋各国的那些破事,许尚都懒得多提。

    真就是你们那些士卿王族,可少有点志向吧!

    别特么一天天的各种折腾。

    咱们无为一些。

    比什么都强。

    综上。

    老子道德经中的第三章,愚民只是表象,真实还是劝诫权贵阶层,少作为,更不要乱作为。

    “彩!!”

    扶苏也非常捧场的带头高喝了一声。

    这种时候。

    扶苏越发的意识到……对于古之典籍的解释权和定义权,究竟是何等的重要。

    同样的道德经第三章。

    从子张正的嘴里说出来,那就是各种愚民。

    反观夫子……则是为民做主……

    两相对比。

    再度高下立判!

    刑台之上。

    屠雎连连合掌的道:“哈哈哈!现在到底谁是大真,谁说大伪,一目了然!”

    话音未落。

    周围的齐地民众和黔首头目纷纷振臂高呼。

    “夫子大真,子张大伪!”

    “夫子大真,子张大伪!”

    “夫子大真,子张大伪!”

    ……

    群情激昂。

    民意尽显。

    田荣见状瞬间又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孔鲋直接就懵圈了。

    他知晓秦廷背后的百家夫子许尚很厉害,却没想到居然厉害到这种地步。

    道德经的第三章都能解读出新的含义。

    而且还能自圆其说……

    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啊!

    最边上。

    “哎!”

    田横深深的叹了口气,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赶紧让我死吧……

    他是真不想再亲眼看到许尚大放异彩了。

    阳光太刺眼!

    田横现在只恨自己为何没有生在关中,与许尚同列……不然,他绝不至于落得这般下场。

    旁侧。

    “……”

    子张正连连张嘴,他莫名有些哑口无言。

    同样的。

    他内心的震惊更加不少于任何人。

    许尚的难缠程度。

    又一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子张正原以为自己对道德经就已经很有研究了。

    却没想到许尚仍旧高他一筹。

    但……

    “老子曾言,智慧出,必有大伪。人多伎巧,则奇物滋起。”

    子张正仍不放弃:“因此于道德经第六十五章有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自古以来,内涵皇道治理民众者,都是引导民众走向淳朴本心,而不是所谓的智巧伪诈,唯有愚民方为天地正道。”

    “只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明确认为,民众之所以极难治理,都是因为智巧诈伪太过横行。故,若开民智,国之危也。愚民而治,国之福也。”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唯有知晓愚民,以及擅开民智的因由差别,方可贴近大道……谓之【玄德】。”

    “玄德之意深远,好似返璞归真,是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乃至于大同。”

    ……

    这就是子张正的最终后手底牌了。

    道德经共计八十一章。

    这第六十五章,全篇直指愚民之意。

    再没有任何的可开解空间。

    老子已经非常明晃晃的提出,民智会让国家难以治理,谁敢提之,无异于国之贼者。

    “如何?”

    子张正沉声道:“许尚,你罔顾道家开派祖师之意,莫非是要做我诸夏的千古罪人不成?”

    子张正终于是硬气起来了。

    因为他觉得前面他输再多次都无所谓。

    只要这最后一场赢了。

    他便可以留得百世之名!

    “好一个千古罪人……”

    许尚咧嘴一笑:“你所谓的智慧出必有大伪,前面一句乃是大道废,方有仁义。”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再结合你所说的道德经第六十五章,本质上用一句话便可总结。”

    “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老子心有大道,宛若游龙,不见首尾。”

    “我承认……老子提出的玄德大同,确有蕴含些许愚民之意。”

    “但我今日偏要试上一试,我欲着名篇,当颠覆道德经的第六十五章!”

    “纵然有可能肩挑千古罪人之名,我亦心念往之!”

    ……

    许尚今日要做之事。

    不是其他!

    正是开民智……

    以求推行最基本的教育。

    过往他觉得阻力太过之大,恍若举世为敌。

    但这件事总得有人先行开个头。

    哪怕不成……

    总归也为后人指出了一个方向。

    这就够了。

    至于具体的是非功过。

    且让后世评说去吧。

    “道家开派祖师老子,堪称诸子百家的源头之一,今朝我辈之人,本当只敬不议。”

    许尚昂首踏步:“可我辈立于历代先贤的肩膀之上,难道就只能固步自封吗?”

    “智慧出,必有大伪。然大伪似真,浊乱以纯。”

    “清莲出淤,梅自苦寒,我辈自当秉承先贤之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故,民智当开,举世不惑,方能盛世自临,万国来朝。”

    ……

    许尚一边说着,他一边令人呈来了几副竹简。

    只见上面分别刻有三个名字。

    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没错。

    全面开办私学,推行基础教育是不可能的事情。

    国库负担不起,而且阻力会大到难以想象。

    愚民,愚民。

    此乃当世的社会共识。

    短时间想要扭转,无异于逆天而行。

    遂。

    许尚打算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全部找个石碑刻出来,尔后再让小说家虞蓬等人编成诗歌传唱之。

    只有这样……或许尚且可行……

    忽然。

    “许尚!”

    子张正沉声低喝:“你难道非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吗?历代先贤或多或少,皆有愚民之意,你若敢擅传百家典籍,便是对于历代古之圣哲的大不敬!!”

    子张正还以为许尚拿出的乃是儒家经典,他立马变得愤慨不已。

    “呵呵!这就大不敬了?那你可真得亲眼看看,我接下来的举措,方才是真正的大不敬!”

    许尚手拿竹简的道:“此皆是我亲手编撰的典文,名曰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即日起,当刻石立碑,定调诗歌,传颂于天下,响彻于四海。”

    “若论我之所愿,当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美哉我诸夏少年,与天不老!”

    “壮哉我诸夏少年,与国无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