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争先恐后投神尊。
作者:芽芽学羽   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最新章节     
    原以为青州离徐州也不算太远,或许要不了多久,神尊的军队就直接挥师北上了。

    到时候,他们顺理成章地开城投降便是了。

    谁曾想到,渡厄军竟没有直接北上,而是向西北方向去了豫省。

    他们足足等了两个多月,期间提心吊胆,生怕出了什么变故。

    好不容易等到渡厄军从豫省出来,重新回归齐鲁,接受了兖州的投降。

    两人欢欣鼓舞,总算快要到他们青州了。

    他们打探到消息,渡厄军那边透出风声,下一站就是青州。

    他们赶紧派了人手去查探渡厄军的行踪,打算等渡厄军离七八十里左右,就好准备酒席,出城相迎。

    期盼已久的事情,终于快要到来,两人难免开始忐忑不安。

    担心自己不能像是其他投降的官员一样,降品而袭,甚至渡厄神尊根本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也担心自己手下的人背刺,把他们这两位上官交出去做投名状。

    越是忐忑,时间就越显得漫长。

    终于,在下午酉时初,他们派出去的探子回来了。

    两人同时站起来,迫不及待地问:

    “渡厄军来了?”

    探子是青州的一位普通守军,对自己打探到的消息也十分遗憾。

    他一脸沉痛地道:

    “回禀大人,没有。渡厄军去济州府了。”

    青州知府与参将顿时满脸不能接受:

    “不可能!”

    “先前不是有风声传出,说渡厄军就是往咱们青州来了吗?怎么会突然去了济州府?”

    他们都准备好要招待渡厄军在青州过年了。

    “对啊,他们这一去济州府,谁知道又要耽误多长时间!”

    探子道:

    “因为济州知府和参将,直接带着人出城两百里迎接渡厄军。”

    “那慧岸将军觉得济州知府与参将诚心可嘉,就转道去济州府了!”

    青州知府与参将先是一脸被雷劈了的表情,随即就咬牙切齿。

    青州参将满脸愤恨地狠狠吐了口唾沫:

    “呸!没想到那济州知府与参将竟是如此不要脸皮!慧岸将军明明早就透了风声,说要先来我们青州,他们居然半道截胡!”

    青州知府同样气得胸口上下起伏:

    “我从未见过如此谄媚,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这些人真是枉读圣贤书!”

    两人义愤填膺地把济州知府与济州参将好一通骂,然后才想起正事:

    济州府离京城可比青州要近不少呢。

    而且渡厄军已经占领了豫省不少地方,直接从济州府北上也不是不可能。

    那他们青州府,不就被撇下了吗?

    这样一想,两人顿时坐不住了。

    赶紧带着一干人马去济州府求见慧岸将军,表明自己归顺神尊的诚意。

    *

    慧岸一路带兵北上,顺利到不可思议。

    她以前跟着父兄东奔西走,也熟读各家史书与兵书,就从未见过如此奇景:

    一路所遇的州府,县城的官员,几乎都是争先恐后地投降。

    虽然每一个城,她都怀疑过是大魏朝廷的陷阱,严加考证后才进城。

    但每个城最终的结果都证明,完全是她想多了。

    这些大魏的官员,他们真的是诚心诚意想要归顺神尊。

    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乖顺得就如同一群小绵羊。

    她一路行来,除了顺手剿灭当地盘踞已久的山匪水匪,杀些恶霸势力,几乎没正经打过仗。

    每离开一个府,等着她的就是下一个府的政务或军务长官,一个比一个诚心的迎接。

    这些人,无不是争先恐后向神尊投降。

    *

    京城

    乾清宫御书房

    裴轩拿着一卷文章,很有礼貌地向乾清宫门口的太监塞了银子,请他前去通传。

    “公公,劳烦向陛下通报一声,我新写了一篇文章,想请陛下批阅指教!”

    他刚满十三岁,身量拔高许多。

    身着一身绯色白毛领大氅,金玉冠冕,五官精致中带着英气,站在雪后初晴的天空下,委实是风仪摄人。

    那太监得了打赏,又以为裴轩向来得宠,立即颠颠地去向永安帝通报。

    然而,刚一进御书房,便被迎面飞来的一块砚台给砸中了。

    他的脑门上立刻就溢出鲜血来,但他却完全顾不得这些,赶紧跪地求饶。

    上首的永安帝面色阴沉地紧盯着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何事?”

    那太监战战兢兢道:

    “陛下,裴二公子求见,说是有新的文章请您指教……”

    他以为,这位裴二公子在陛下处如此受宠,又表现得这般上进,定是会叫陛下阴郁的心情好转。

    但紧接着屋里却是一阵让人心惊的沉默。

    好半晌,永安帝那几乎可以滴水成冰的声音传入耳中:

    “叫他滚!”

    传话的太监如蒙大赦,赶紧离开。

    顾忌着裴轩向来受宠,他没将永安帝的话原话转达,而是委婉道:

    “裴二公子,陛下心情不佳,您还是改日再来吧。”

    裴轩看这传话的太监额上有个红枣大小的血窟窿,身上满是墨汁,也是吓了一大跳。

    知道对方是因为帮他传话才遭此一难,他连忙温声安慰,又给了一份银子,还亲自带着去找专门给太监诊治的宫中医官——

    这太监虽然只是个乾清宫传话的太监,却也不是他可以轻易得罪的。

    裴轩对于自己得罪不起的人,向来很周到。

    当然,他这么殷勤,也因为有套话的打算。

    “公公,陛下向来温和,究竟是为何这般大发雷霆?”

    他从不肯放过任何可以讨好永安帝的机会。

    虽说发怒的陛下很危险,但他若知道原委,能帮上忙,肯定会叫陛下更器重他。

    那太监被裴轩的“礼贤下士”所感动,压低了声音道:

    “这掉脑袋的话,小的也只跟裴公子您说,您可别外传。”

    裴轩连忙点头。

    太监又道:

    “应是战事不顺。方才锦衣卫那边刚把军情题本送进来。”

    裴轩皱了皱眉头,也压低了声音问:

    “公公可知,如今大魏的战事到底是何情形?”

    永安帝下了命令,京中无论官民,严禁谈论战事和叛贼,违者斩立决。

    更狠的是,众人可以互相监督揭发,且揭发他人是可以得到赏赐的。

    虽然每次的奖励只是十两银子。

    但十两银子,对很多下人和普通百姓们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一笔钱。

    这相当于让永安帝有了许多无孔不入的耳目。

    如此严令之下,人人自危,还真的没有人敢谈论战事和叛党。

    京中许多普通百姓和官员,都并不知晓京城以外的情形。

    像裴轩这种在宫里没有任何根基的,自然也是如此。

    那太监也同样不知道,也或者知道了也不敢说,闻言只是摇了摇头。

    裴轩觉得,战场上有输有赢也是常事,大魏如此泱泱大国,不可能镇压不了几出草台班子的农民起义吧。

    不过,他也是时候将自己最具分量的筹码拿出来了。

    献上改良版的火药配方,让大魏军队如有神助,陛下怎么可能不器重感激他!

    说不定一个高兴,直接给他赐个封爵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