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淮和苏娇娇二人作为评委的场次数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这主要是由于场地的限制以及赛事整体安排的缘故。因为场地的实际情况,有些项目不得不安排到 几天以后才能够进行比拼。而这是根据参与人数来合理设置的,那些人数较多的项目就只能安排在几天后才让相关人员参加比拼。
也正因为如此,苏娇娇和箫淮两人在参与项目的比拼以及担任评委方面的任务就显得比较繁重。他们需要辗转于各个场地之间,认真履行评委的职责,对每一位选手的表现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在这过程中,他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他们不仅要关注当下正在进行的比赛项目,还要为后续那些延迟到第三天的项目做好充分准备。他们需要提前了解每个项目的规则和要求,以便在评判时能够更加专业和准确。而对于他们自己所参加的项目比拼,他们也丝毫不敢松懈,在忙碌的评委工作之余,还得抽出时间来进行训练和准备。
在这盛大的赛事中,他们迎来了第一天。而他们所要担任评委的第一个项目便是与琴相关的才艺展示。这里所说的琴,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古琴,还涵盖了竖琴等等各种与琴相关的乐器。也就是说,只要是跟琴相关的比赛,都是由苏娇娇和箫淮来作为评委进行评判和打分,最开始箫淮还不让苏娇娇当评委,觉得她没有才艺,后来苏娇娇当场用行动打脸他,这才让苏娇娇当了评委。
当这个项目开始之际,整个场地都弥漫着一种庄重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选手们一个个怀揣着紧张与兴奋的心情,带着自己心爱的琴走上舞台。苏娇娇和箫淮则端坐在评委席上,表情严肃而专注。
第一位选手登台了,他轻轻抚摸着手中的古琴,那优美的线条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随着他手指的拨动,一串串灵动的音符如同跳跃的精灵般飘洒而出,回荡在整个空间。苏娇娇和箫淮认真聆听着每一个音符,仔细观察着选手的指法和表情,他们在心中默默衡量着这位选手的表现。
接着,第二位选手带着一架精致的竖琴走上了舞台。他熟练地拨动琴弦,奏响了一曲激昂的乐章。那雄浑的音乐仿佛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苏娇娇和箫淮微微点头,对这位选手的演奏表示赞赏。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选手相继登台,展示着他们在琴艺上的独特才华。而苏娇娇和箫淮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专业的态度,认真地为每一位选手打分,当然也有两人争执的时候,最后还是第三个评委打圆场才过去。
在这第一个项目的评委工作中,苏娇娇和箫淮两人整整担任了三天的评委。在这三天里,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每一场比赛的评判中,也的确发现了许多在琴艺方面极具天赋的好苗子。
然而,他们并没有轻易地就对这些选手下结论,而是非常谨慎地将那些他们觉得表现出色的人全部圈了出来。他们有着更为长远的打算,那就是准备让这些人在后期再进行一次更为激烈的比拼,以便从中间能够筛选出真正优秀的琴者。
三天的时光匆匆而过,紧接着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评委项目——射箭。与以往传统的射箭比拼不同,这次的射箭比赛有着全新的规则和形式。无论是选手还是靶手,都不再是固定站在原地的。相反,它更像是后世那种灵活训练射击靶的模式。比如有 50 米、100 米、150 米、200 米等不同的距离设置,而靶手也是不断移动的。
参赛者需要利用手中的箭,分别完成 50 米的移动射靶、100 米的移动射箭、150 米的移动射箭以及 200 米的移动射箭等挑战。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射箭参赛者需要在马背上进行。他们要骑着马,随着距离的变化和靶手的移动,精准地射中目标。这无疑对参赛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十分考验参赛者的马上功夫、马背上的平衡能力和身体素质,同时也对他们的眼力有着极大的挑战,由于比赛难度大,所以参赛人员少。
当比赛开始后,现场气氛热烈而紧张,选手们一个个英姿飒爽地骑在马背上,手持弓箭,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专注。随着一声令下,他们策马奔腾,在不同的距离上展现着自己精湛的箭术。有的选手在马背上如履平地,迅速地瞄准、射箭,箭无虚发;有的选手则略显紧张,但依然努力地调整自己的状态。
苏娇娇和箫淮在评委席上仔细观察着每一位选手的表现,他们要从这些参赛者中挑选出真正具备卓越射箭技艺的人。这不仅需要考量选手们的射箭准度,还要综合评估他们在马背上的应对能力和整体素质。
然而,由于这一次马背上的射箭比赛,其难度系数着实较大,导致在这次比赛中所能看到的优秀人选、有潜力的好苗子相对较少。面对这样的情况,苏娇娇和箫淮两人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像是心有灵犀一般,默默地在那些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比赛参赛人员名字上面画下了叉。而最终能够留下来,被他们认可的人则少之又少。因为此次项目的比赛人员较少,所以仅仅一天的时间,这个射箭项目就全部比赛完毕了。
紧接着,迎来了他们两个担任评委的第三个项目,那便是策论。这个环节是由这些选手在一个特制的箱子里面抽取由苏娇娇和箫淮,圣上事先写下的题目。每个参赛选手都需要抽取 10 道题,然后根据他们对这些题目的答题情况,苏娇娇和箫淮以及其他几位太傅会共同对这些人的答题进行细致的划分和评判。
当策论比赛开始后,现场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选手们依次上前抽取题目,拿到题目后便开始认真思考、作答。有的选手眉头紧锁,苦苦思索;有的选手则文思泉涌,奋笔疾书。
苏娇娇和箫淮坐在评委席上,全神贯注地看着每一位选手的表现,仔细阅读他们写下的每一个答案。
他们要从这些答案中去分析选手们的思维能力、知识储备以及对问题的见解和分析能力。这不仅需要他们具备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还需要他们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选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地交流、探讨,力求给出最准确、最客观的评判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选手都完成了答题。苏娇娇和箫淮以及其他太傅们开始了紧张的评判工作。他们对每一份答卷都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斟酌,最终根据选手们的答题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分数和排名。这个策论项目不仅考验了选手们的知识水平,也让所有人见识到了原来策论考试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灵活多变的,考验考生的才识和见识。
或许是因为这次策论的题目及考试形式太过多变,让许多人都猝不及防,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以至于当箫淮和苏娇娇以及几位太傅在参选名单上进行评判时,画下的叉数量众多,而能够留下的勾却仅仅只有寥寥几人。
随后,箫淮和苏娇娇便把那些能够打勾留下来的参赛人选的名字整理出来,让这些人做好准备,迎接下一轮的比赛。
而这一轮的比赛,是由圣上一人单独出题。这无疑让比赛的规格和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如此一来,这个第二轮的比赛就只能放到最后去完成了。
在这之后,两人迎来了接下来的第 4批个评委项目,也就是担任评委的项目——军事议论。这次的题目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由箫淮和当今圣上以及当朝的几位大将军共同出题。
所出的题目主要是针对当下朝廷在军事边关所遇到的一些难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主要考验这些人在军事方面究竟有多少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想法。
当开始出策的时候,整个氛围都变得紧张而严肃起来。所有人都清楚,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出策,更是对参赛者军事才能的一次严苛检验。
箫淮以及圣上和大将军们仔细斟酌着每一个题目,他们要确保这些题目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参赛者的能力水平。在他们的精心策划下,一组组充满考验的题目诞生了。
那些参加军事的选手们也开始积极准备起来。他们需要自己钻研军事理论,分析各种边关局势,再把自己的计策写下来交给评委们。
而箫淮和其他几位将军等人也在期待着,期待着这些选手们能够在军事演练中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为国家选拔出真正优秀的军事人才……
苏娇娇尽管她的脑海中有着数不胜数的军事计策,然而她却绝不会轻易将这些告知他人。只因她深知,自己已然拥有如此多的才艺,这就已经足够令人感到惊讶了。倘若再将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展露出来,那想必会引来众多人的猜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节外生枝,苏娇娇坚定地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将这些军事计策公之于众。
毕竟箫淮,他那脑海在上一世所表现出来、所构想出来的那些军事计策,水平并不低。所以,苏娇娇并不打算出这个风头。
在这一次的评委工作中,她仅仅只是说负责进行总结而已。而真正具有打分权力的评委,实际上是箫淮和那几位大将军。在整个过程中,苏娇娇默默地观察着一切,她将自己的光芒刻意收敛起来。她看着箫淮和几位大将军认真地评判着每一个环节,心中也有着自己的思量。
她明白,在这样的场合下,保持低调是明智的选择。她不想因为自己的过度表现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那样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未知的风险和困扰。她更愿意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整个评选过程,以一种看似不显眼却又不可或缺的方式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当比赛进行时,苏娇娇仔细地聆听着每一位参赛者的表现和陈述,她用心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以便在总结时能够准确而全面地概括出整体情况。
而箫淮和几位大将军则专注于从专业的军事角度去评判参赛者的能力和潜力。他们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微微点头,对每一个表象都进行着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苏娇娇偶尔也会与箫淮交换一下眼神,从彼此的眼神中读到了一些只有他们两人懂得的信息。尽管她没有参与到具体的打分环节,但她却始终关注着比赛的进展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