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周朝—东周—春秋时期的都城
作者:第一眼看的杨艳茹   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最新章节     
    东周—春秋时期的都城,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布局、选址及变迁均深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以下将从主客观两个角度,结合史实,对这一时期的都城进行详细阐述。

    一、客观因素

    1. 地理环境

    (1)自然条件

    东周—春秋时期的都城选址往往受到自然条件的深刻影响。

    都城多位于地势较高、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以便于防御、农业生产和商贸交流。

    例如,洛阳东周王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河两岸,自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至周赧王五十九年秦灭周(公元前256年),其作为都城约有500多年的历史。

    该城址整体呈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西面有涧河穿过,南与洛河相邻,这种地理位置既便于防御,又有利于农业灌溉和商贸往来。

    (2)地理战略位置

    都城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还需具备战略意义。

    如秦国的都城雍城(今陕西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的西部,是秦国向东扩张的重要基地;而齐国的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则位于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上,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是齐国控制东方的重要据点。

    2. 社会经济发展

    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牛耕技术的推广以及水利工程的兴修,东周—春秋时期的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显着提高。

    经济的繁荣带动了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兴起,都城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其规模和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都城内不仅设有宫殿、宗庙等政治设施,还出现了市场、手工业作坊等经济设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体系。

    二、主观因素

    1. 政治需要

    都城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其选址和布局往往受到统治者政治需要的影响。

    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会根据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战略意图来规划和建设都城。

    例如,周王室为了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将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以便更好地监视和管理各诸侯国。

    2. 军事防御

    军事防御是都城选址和布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和保障国家安全,都城通常建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并设有坚固的城墙和防御设施。

    同时,都城还会根据军事形势的变化进行迁徙或扩建。

    例如,晋国为了寻求更好的防御位置和发展空间,多次迁都至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

    3.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也对都城的选址和布局产生了一定影响。

    东周—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各诸侯国在继承和发展周代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都城的建筑风格、布局规划以及城市文化氛围等方面。

    例如,齐国的都城临淄以其繁荣的商业和开放的文化氛围而闻名于世;而鲁国的都城曲阜则以其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而着称。

    三、都城特点

    1. 多样性

    东周—春秋时期的都城在选址、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

    由于各诸侯国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都城在形态上各具特色。

    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内涵,也为后世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2. 流动性

    与后世相对稳定的都城相比,东周—春秋时期的都城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由于政治、军事等原因的影响,一些诸侯国会选择迁都至更为有利的地理位置。

    这种流动性不仅反映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也体现了统治者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深思熟虑。

    3. 初步形成都城体系

    东周—春秋时期的都城建设初步形成了中华大三角的都城分布格局,即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向南北西三个方向散射发展。

    这一格局的形成不仅奠定了以后中国2000多年都城发展的基本框架,也为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基础。

    综上所述,东周—春秋时期的都城在选址、布局、变迁等方面深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