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古老而又原始的张家界
作者:乌云随风   戎马生涯致富路最新章节     
    李巴尔为了奖励技术人员和文艺表演队,又组织了一批由罗成带队,到湖南张家界进行参观学习的人员。张家界原称“大庸”。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张家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当时的先民已经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张家界市的前身是古庸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自舜放驩兜于崇山后,这里的苗族等土着民族,便开始创造张家界历史文化,并在春秋战国之前建立了古庸国。楚国攻打并吞并庸国后,庸国人向湘西北大庸迁徙,并在今永定区境内靠近溪河定居。他们怀念庸国,遂将溪名命名为大庸溪,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称的大溶溪。明朝洪武二年,降慈利州为县,设大庸县,慈利县城迁至大庸溪,在古城遗址上重塑四方城。洪武三年4月改名大庸卫,二十二年大庸卫分为永定卫和九溪卫。清雍正八年撤永定、九溪两卫,置安福县,十三年割永顺、慈利并永定卫地,置永定县。民国三年,因县名与福建省永定县同名,改为“大庸县”,意为将古庸国名沿袭下来称之为大庸县名。

    上面这段历史表明,张家界在庸国时期不仅是古庸国的所在地,而且在其后的历史中,经历了多次行政区的变更,最终在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成为了一个以发展旅游业为特点的新兴省辖地级市。

    话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此地设置郡县,开始了地方行政管理的历史。三国时期,吴景帝孙休于永安六年将嵩梁山洞门大开,认为吉祥,便改嵩梁山为天门山,同时改武陵郡为天门郡。到了宋朝时期,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将今张家界市全境划归澧阳郡,并在今桑植县设安福寨,在今永定区大庸所设武口寨,在武陵源区设索口寨。元朝时期,全国设立十一个行省,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于至元十四年改置澧州路总管府,所辖四县(慈利是其中之一),并在今永定区茅冈置茅冈都元帅府。明朝时期,明王朝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在全国设立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实行省一级民政与财政管理。

    张家界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自然景观丰富,拥有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82年,张家界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显示出张家界优质的旅游资源在国际上得到了极高的认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1978年修通了第一条从县城到国有林场的公路,开始推动旅游经济发展。1979年,吴冠中先生推荐张家界,使其一时间火遍全国。1988年5月,大庸县升级为大庸市,并在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

    张家界市内有多达44个少数民族,土家族人口较多,根据张家界市统计局的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占24.72%,各少数民族人口占75.28%。其中,土家族人口占66.43%。这些数据证明张家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比较多的地方,土家族是该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其人口数量在当地占据一定比例。白族也是张家界的重要民族之一,特别是在芙蓉桥白族乡,白族人口占到了85%,这里是白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此外,苗族和回族也是张家界的重要少数民族,它们与土家族一起,共同构成了张家界的多元民族文化特色。

    在张家界的民俗文化中,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信仰和传统节日。土家族的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土家族的主要传统节日包括土家年,这一节日比汉族提前一天庆祝,闰年过二十九,平时过二十八,称为“过赶年”。此外,还有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这几天,是土家族的法定节日。

    土家族的婚姻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开始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并用花轿迎接新娘。婚前有“哭嫁”习俗,迎亲时有“拦门”、“找莫毕”、“抢蒙帕”、“拦轿断煞”、“踏门槛”、“过七星灯”、“抢床”等习俗,其中还有原始的族内婚、抢婚等情况。

    土家族结婚时的“找莫毕”是指男方在结婚前夜,邀请九位十二岁左右的童男陪新郎,摆上果碟,边唱边说边吃喝,唱者曰“歌”,说者曰“令”,总称“令歌”。“拦门”是一种传统的婚礼习俗。在土家族的婚礼中,“拦门”礼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旨在通过唱歌、问答、送红包等方式,增加婚礼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也体现了土家族的文化特色和婚礼的欢乐氛围。土家族结婚时“抢蒙帕”是指新郎抢先入洞房,坐在床边,待新娘进门后,新郎用手揭去新娘头上的“蒙帕”,表示爱新娘如爱花。迎风仪式完毕,新娘即将登堂。新娘登堂之前要举行“拦车马”仪式。传说新娘带有煞气,“拦车马”即回避煞气,所以又叫“回煞”或“回神”。土家族的“踏门槛”是一种民间禁忌习俗,指的是外来客人不能坐在门槛上,只有自家的人才能踏自家的门槛。“过七星灯”象征着天上的七姊妹星,通过新娘跨过七星灯,土老司(土家族的祭司)将灯移放至新娘床下,以保夫妻百年偕老,儿孙满堂。这一习俗旨在祈求婚姻美满、家庭幸福,通过象征性的仪式,寄托了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土家人结婚时“抢床”是指新郎和新娘在拜堂之后,都要跑着进入新房,坐在床的正中央,表明今后这个家庭由谁当家作主。土家族的这种结婚仪式,在每晚的节目表演中都可以看到。

    土家族的工艺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有土家织锦,史称“寅布”、“溪州斑布”、“土锦”,以其色彩艳丽、纹样生动丰富而着称。这种织锦在唐宋时期已成为向朝廷纳贡的珍品,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外,挑花是湘西民间工艺的一种基本针法,其图案构图新颖,整齐对称,多为花蝶鸟兽之类的图纹。

    土家族的饮食文化也是其民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人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辅以玉米、薯类、荞类、杂类等副食。他们喜欢饮酒、吸烟、喝茶,有着独特的饮食习惯和美食制作技艺。除了上述提到的习俗外,土家族还有其他一些独特的习俗,如在赶年之前进行大扫除,制作节日美食等,穿新衣迎新年。正因为有这些民俗和传统活动,才共同构成了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土家族信仰土地神、阿密麻玛、太阳神等。

    张家界的苗族则信奉树神、傩神等。这些信仰体现了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同时,张家界的多元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保护和传承这些多元民族文化,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张家界的苗族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习惯和特点。

    咱们来看看张家界苗族的人们。苗族在农业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耕作方式。他们的农耕生产主要包括山地生产和水田生产两种类型。山地生产主要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包括砍伐树木、焚烧草木、播种、看护和收割等步骤,此地通常连作二到三年便会停歇数年,这种耕作方式也被称为“轮耕”或者叫“游耕”。山地所产的杂粮以玉米为主,还包括豆类、麦类、荞子、薯类等。在水田生产方面,苗族主要种植水稻,他们注重改良土壤、合理密植稻秧,并总结出一套田间管理技术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讲究追肥及合理排灌。此外,苗族还有在稻田中养鱼的习惯,以提高土地的产量和效率。

    除了农业生产,狩猎和采集也是苗族传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关于生态环境、野生动物保护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狩猎才逐渐减少或消失。关于苗族服饰和居住方面,在前几章里都介绍过了,在这里就不做重复。

    张家界的回族在居住区域上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倾向于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模式。在室内装饰方面,张家界的回族喜欢在正屋中贴山水花卉画,但由于伊斯兰教反对任何偶像崇拜,因此不挂人物像和动物图片,避免张贴有眼睛的图像。回族在饮食习惯上严格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忌吃猪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然死亡的动物。这些饮食习惯是《古兰经》的规定,已经逐渐变成了回族的风俗习惯。虽然回族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但由于与汉族的杂居和使用汉语,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衣着和姓名使用上,回族也逐渐与汉族相同。张家界的回族注重家庭团结和睦,邻里之间常常互相帮助,共同庆祝节日和重要的生活事件。这种社会交往体现了回族人民的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特点。总之,张家界的回族在生活和居住上既保留了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又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张家界地理位置在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东经109°40′至111°20′、北纬28°52′至29°48′之间。张家界市总面积9516平方千米,下辖2个区。分别是永定区和武陵源区,还有两个县:分别是慈利县和桑植县。张家界的地理特点是复杂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这种地貌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被誉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黄龙洞等着名景点。张家界市的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张家界有许多的景点,如茅岩河九天洞风景区、溪布街、张家界大峡谷、张家界地缝景区、张家界冰雪世界、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十里画廊等。

    张家界拥有丰富的神话传说,其中一些代表性的传说包括:天门山传说:天门山、武陵源等地,古有张良从赤松子游的传说。赤松子相传为神农雨师,执掌耕云播雨之事,与鬼谷子同尊为神。还有神堂湾的神秘现象:话说神堂湾位于天子山上,它是一个天然的半圆形天坑,面积达10余公顷,三面悬崖峭壁,湾内深不见底,神秘莫测。有时霞光万道,瑞气千条;有时又阴风惨冽,雾雨绵绵。更令人惊叹的是,只要你靠近潭边,耳边便隐隐约约响起一片鸣锣击鼓、人喊马嘶的声音,似有千军万马在鏖战。这些现象至今仍然没有得到一个科学的说法。

    张家界的夫妻岩:是两座山峰紧相依偎,酷似一男一女,耳鬓厮磨,窃窃私语。民间称之为夫妻岩,是代表爱神的化身。据说,只要在夫妻岩前拜一拜,许个愿,就会保佑恩爱夫妻白头偕老,永不分离;是初恋情人的,则保佑情人之间忠贞相许,能喜结良缘。

    张家界的溪布街是一个充满湘西特色的大型街区商业综合体,集水上酒吧街、中华名特小吃街、湘西民俗购物精品街、休闲客栈、创意工坊等为一体。溪布街位于张家界武陵源区,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一个复合型旅游商业步行街。它的建筑风格以湘西土风苗韵为基调,以传统土家民居为蓝本,营造出房中有院、院中有街的韵味十足的集市盛景。溪布街不仅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还融入了时尚休闲元素,以“最原生态、最自然、最和谐”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溪布街有各种湘西土特产。

    溪布街的夜晚尤为热闹,是一片灯火辉煌的不夜之城,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溪布街的夜间生活,品尝各种美食,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购买纪念品或欣赏夜景。溪布街的存在为张家界的自然美景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成为游客体验当地文化与美食的重要场地。

    张家界大峡谷的特点是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多样的户外活动体验。张家界大峡谷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乡,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这个新近开发建设的旅游景区,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闻名。大峡谷被称为“张家界地貌的博物馆”,内部景点繁多,包括玻璃桥、一线天、玻璃栈道、吴王坡、天河瀑布、圆桶绝壁、神泉峡、土匪洞、天仙水瀑布和神泉湖等,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玻璃桥是张家界大峡谷的标志性景点,以其惊险刺激的悬索结构而闻名,横跨在大峡谷上空。这座玻璃桥不仅创造了多项桥梁建设专利,还获得了2016-2017国家优质工程奖,并在2018年第35届世界桥梁大会上荣获创新性奖项亚瑟·海顿奖,2019年以“世界最高人行桥”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此外,张家界大峡谷还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体验,如蹦极、溜索等,让游客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刺激与乐趣。大峡谷内的金鞭溪河奔流不息,两岸翠峰簇拥,溪水绕峰穿峡,形成了绝佳的景点,如金鞭岩、紫草潭等,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峡谷”。

    总之,张家界大峡谷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户外运动、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相得益彰,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充满惊喜和探索的旅游体验。张家界大峡谷的玻璃桥以其多项世界之最和个人特色,成为旅游界的奇迹。

    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原称云天渡,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境内,是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该桥于2014年动工建设,2015年完成全桥合龙,并于2016年竣工运营。这座玻璃桥以其创下的多项世界记录而闻名,包括世界最长玻璃人行桥、世界最高蹦极台、世界最陡溜索等十项世界之最。它的设计和建造被认为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和观光。

    玻璃桥的设计和建造特点包括其独特的结构和材料使用。桥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铺设,整个工程无钢筋支架,同时肩负蹦极、溜索、舞台等多种功能。它采用了三层玻璃加上两层夹胶的设计,每块玻璃的厚度约有5厘米,是防弹玻璃厚度的二倍,保证了桥梁的强度和安全性。此外,桥梁还采用了各种减振措施,如电涡流阻尼、水阻尼、螺仪电动减振阻尼等,以确保人行的舒适性。

    除了其建筑特色外,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的地理位置也为其增添了不少魅力。它位于悬崖沟谷之间,岗峦起伏、陡峭险峻,游客走在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脚下的悬崖峭壁,从桥上可以720度的视野全景俯瞰大峡谷的景色,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欣赏自然美景。这座桥梁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它促进了周边新型景区和高级酒店的建设与运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族地区的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实现了“一座桥带活一个区”的目标。

    罗成他们一行这次出来的主要任务是:借鉴他乡文艺表演的特点,创编出自己的节目,把文艺表演这一板块,提高一个档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