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我大唐秦琼去年已经战死,魏征辞官而去
作者:山野小农   大唐:开局进攻长安,掳走皇后最新章节     
    “中书令何在?”

    房玄龄即刻走出队列上前道:“臣在!”

    “拟旨:大唐藩王大贺咄罗与奚文浩无理挑衅我大唐,御前质问天子,即今日起,我大唐与契丹和库莫奚断绝宗属关系。”

    李世民刚念完,房玄龄和众朝臣一同高喊:“陛下圣明!”

    大贺咄罗与奚文浩则是一脸懵逼。

    神色急切,正欲说什么,李世民却是没有再给他们机会。

    “来人,将这两个无礼之徒给朕拿下,他们已经不是我大唐的藩王,即刻让人驱逐出境!”

    大贺咄罗和奚文浩很快就被御前侍卫拖拽出去,李世民丝毫不理会二人的哀嚎与怒骂。

    二人被拖下去之后,百官们便重新继续开始了上朝议事流程。

    临近朝会结束,一众百官又开始如往常一般参奏和弹劾秦琼。

    有人弹劾,自然也就有人为秦琼说话。

    一时间,朝堂一幅乱象之景。

    李世民听着下方嘈杂的声音,没有往日的烦躁,只有如水般的平静。

    秦琼啊秦琼,今日你我君臣之缘,便算是走到头了。

    念你曾经多次救朕,朕最后就保下你的名声。

    李世民回忆着过往,心中念叨了两句。

    “够了!”

    李世民一声大吼,整个两仪殿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面色平静道:“当今民间盛传,秦琼成为突厥金刀驸马,领异族之兵攻打我大唐藩属。”

    “此传言不属实,乃是突厥为了祸乱我大唐而散布的谣言,不可信之,以免中了突厥的阴谋诡计。”

    “更何况,契丹与库莫奚已经不是我大唐的藩属了。”

    李世民刚说完,弹劾秦琼的朝臣面色一紧,为秦琼说话的人面色一喜。

    可还没等他们说什么,李世民的声音又继续传来。

    “诸位爱卿,我大唐秦琼乃是左武卫大将军,不仅对我大唐忠心耿耿,更是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传言中的秦琼,并不是我大唐的左武卫大将军秦琼,而是突厥为了混淆视听,凭空捏造出来的人物。”

    “我大唐秦琼早在去年与突厥的长安一战之中不幸战死,为国捐躯,朕当时还追赠其为胡国公。”

    顷刻间,百官震惊。

    他们没想到李世民会来这么一出。

    那些弹劾秦琼的人,不再言语,毕竟逝者安息,人都“死”了,他们还弹劾什么?

    至于程咬金、尉迟恭等为秦琼说话的人,一时间也哑语了。

    秦琼有没有在去年战死,他们能够不知道?

    李世民之所以这样说,那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他们又还能再说什么?

    李世民看着一片安静的朝堂,心情莫名感到烦躁。

    从龙椅上站起身道:“今日朕有些累了,没有其它要事的话,那就退朝吧!”、

    说完,李世民就打算迈步离开。

    可这时,人群中闭着眼睛的魏征突然大喊道:“臣魏征,有要事要奏!”

    李世民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本就烦躁的他,更加烦躁。

    他是知道的,魏征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准没好事。

    如今的他可没有心情听魏征的纳谏。

    “魏爱卿,你有什么事下次再奏吧。”

    “今天就这样吧!”

    李世民沉声说完,就迈开脚步欲再次离去。

    可就在这个时候,魏征再次道:“回陛下,此事今天非奏不可!”

    魏征的态度十分强硬,这让在场的群臣纷纷错愕不已,不知道今天魏征是犯了什么病。

    长孙无忌和唐俭则是心中突突不已,别人不知魏征要干什么,他们两个人可是知道的。

    这魏征是要在这朝堂上搞大事啊。

    那晚,魏征从长乐坊离开之后,便先后去了长孙无忌和唐俭那里。

    当初唐俭和长孙无忌分别作为正副使出使突厥,也许别人不知道郑观音这事,但这两人肯定是知道的。

    所以魏征打算问问这二人其中的具体情况 。

    但这二人却是左顾言他,对于此事避之不谈,全说自己不清楚。

    但越是这样,魏征越是觉得这其中有事。

    于是,他便打算在今日朝堂之上,直接正面质问李世民。

    或许别的人不敢用质问一词,但是他魏征敢!

    此时,对于魏征想要干什么,长孙无忌是心知肚明。

    他本以为魏征会私下找李世民,因而也没有将此事透露给李世民。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魏征竟然会这么大胆,竟要直接在这殿前朝李世民发难。

    心道不好,连忙上前劝道:“魏征,有什么事,下了朝之后你再找陛下奏就是。”

    “今日的朝会已经很长了,不仅陛下累了,各位臣公也要去各部开展工作了。”

    “你总不能让所有人因为你一人之事等你吧?”

    长孙无忌此话一出,立马就有不少人跟着附和了起来。

    “魏征,你有什么事下了朝之后再找陛下说吧!”

    “是啊魏征,你就不要再耽搁我们的时间了,我一会还要去户部清点钱粮呢。”

    ······

    满朝文武在朝堂上一站就是一个多时辰,本就身心疲惫,魏征还要搁在拖堂。

    再加上魏征的为人以及官职,在朝廷的人缘本就不好。

    所以一时间,许多人都开始纷纷的指责魏征的不是。

    身处旋涡之中的魏征全然不慌不惧,没有去看朝他指指点点的人。

    目光直视着御台之上的李世民,眼神坚定,脸色严肃。

    沉声道:“今日我魏征所奏之事,关乎我大唐的江山社稷,而非我一人之事。”

    “此事,臣非奏不可!”

    李世民紧皱着眉头,看了看长孙无忌,又看了看魏征,此时已然察觉到了不对劲。

    片刻之后,他重新坐了回去,朝着为魏征说道:“那你说吧,所奏为何事?”

    李世民开了口,魏征也不客气,上来就直接问道:“敢问陛下,息王妃何在?”

    息王妃?

    听到魏征提起这人,朝臣诧异和震惊,李世民眉头紧锁。

    此时的他,瞬间明白魏征是要干什么了。

    知道那件事已经掩盖不住的他,当即也就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在突厥。”

    短短的三个字,却是掉落进湖面的石子,在满朝文武中激起涟漪。

    他们有些懵,不知道郑观音怎么一下子去了突厥。

    魏征听到李世民这简单明了的回答,瞳孔不由一缩。

    呼吸略带急促道:“这么说,当真是陛下将息王妃送到突厥,给那颉利当阏氏的?”

    李世民神情淡漠。

    “这是息王妃自己的选择,朕并没有逼她。”

    “再者,息王妃若是不前往突厥,突厥能够这么简单的罢休?太子能够回来?”

    群臣错愕,魏征震惊。

    这个时候,李世民又站了起来,没有想要进一步解释的打算。

    低头看着魏征道:“好了魏征,如今木已成舟,此事就到此为止吧。”

    “朕也知道此举有些不妥,下次朕会改正,不会再犯的。”

    “就这样吧,散朝!”

    当魏征回过神来之际,李世民已经离开了。

    看着御台之上空荡荡的人影,魏征心中一阵悲凉,好似有什么东西熄灭了一般。

    我魏征,终究是看走眼了!

    ······

    魏征如同丢了魂似的走出皇宫,回到了家中,并没有再去找李世民。

    从李世民那短短的几句话之中,他已然知道了李世民的态度。

    之前酝酿了许多的质问之语,到最后也没能够用上。

    “魏征,陛下怎么说?”

    “魏征,那李世民小儿怎么说?”

    裴氏和郑继伯见魏征回来, 同时开口问道。

    魏征抬起头看向二人,最后视线定格在了郑继伯身上。

    “郑家主,这件事是我魏征的错。”

    “是我魏征错信了秦王,当初就不应该答应秦王的招揽,直接追随太子殿下而去。”

    “我魏征一没有忠心报主,二没有保护好娘娘,以致让娘娘受辱,此之过也,实乃大罪。”

    “你之前不是说娘娘在云州吗?我已经决定辞官回乡,带着妻儿回到山东,不再过问朝堂之事。”

    “等安顿好妻儿之后,我会亲自前往云州,找娘娘请罪的。”

    魏征的声音中充满悲凉与落寞。

    当初他之所以接受李世民的招揽。

    一是为了郑观音,这是他与李世民的一个交易;

    二是为了山东以及整个大唐的稳定,这为了自己心中的大义;

    最后才是为了李世民的不计前嫌与器重,也算是最不重要的一个,勉强算作小义。

    如今李世民将他的堂嫂,魏征的前主母送到突厥,给那颉利当阏氏。

    其所作所为,已经让魏征对他彻底的失望了。

    所以他也没有再叫李世民为陛下,而是直接改称为秦王。

    裴氏和郑继伯二人听到魏征这番话,很是震惊。

    辞官回乡?

    不再过问朝堂?

    前往云州找娘娘请罪?

    尽管魏征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但是这些话中处处都在透露着什么。

    郑继伯看了一眼魏征,没有再说什么。

    “老夫知道了。”

    “老夫明日就亲自去见那李世民,看看此事他要如何说。”

    郑继伯说着,便直接快离开了魏府。

    “夫君,你真的想好了吗?”

    今日,裴氏没有再凶魏征,更是难得温柔的叫了一声夫君。

    魏征点了点头,“我已经没脸再留在这里了。”

    “当初我接受秦王的招揽,不过是为了能够把住娘娘,让娘娘安稳的度过余生。”

    “可是现在···”

    魏征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裴氏明白魏征的心情,点了点头。

    “夫君所言甚是。”

    “我们确实愧对娘娘,不应该再待在这里了。”

    “不过你我乃是夫妻,你去找娘娘请罪怎么能够撇下妾身和叔玉?”

    “娘娘以往对妾身可是照顾的很,请罪自然也是少不了妾身的。”

    “我们一家三人,直接前往云州就是,还回什么老家。”

    ······

    大唐贞观元年,五月初九。

    大唐谏议大夫魏征,刚正不阿,敢于纳谏。

    本应贵为一代名相,流传后世的他,在这一日决心辞官而去。

    修书一封送至皇宫后,然后就带着妻儿离开了长安,前往了隋国云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