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建立一所修真学堂,赠予大秦一个未来
作者:铜雀宫的赤座明   秦二世穿越到了时空隧道最新章节     
    王虎点头应允,着手准备,嬴高握着手中的《千字文》,神色庄重,飞升之路,他并非没有。

    只是,嬴高比任何人都清楚,秦王政这是对他的保护。

    咸阳的局势太过复杂。

    而且嬴高锋芒太盛。

    只有远离咸阳,方能施展拳脚。

    .......

    “公子,出发吧——!”

    羽化逐出师门,对此刻的嬴高是致命打击,意味着在这场储君之争中,他彻底失去优势。

    嬴高心里清楚,这场争夺已拉开序幕。

    “总有一天,公子我会荣耀归来!”

    深深凝视一眼咸阳巨城,嬴高与王虎一行人离开了咸阳,踏上前往三川郡的路途。

    三日后,嬴高踏入洛阳。

    “王虎,速请景瑜先生前来!”

    嬴高神色肃穆,他明白失去羽化等人的支持,他在三川郡的布局必须加速,唯有如此,他才能展现自身价值。

    在大秦,个人的价值远胜血脉。

    “遵命。”

    ........

    “公子,郡都尉有物托属下转交!”

    接过王虎递来的竹简,嬴高打开一看,置于案几,脸色骤变。

    “公子,可有不适?”

    此刻,王虎心中担忧,忍不住询问嬴高。

    “无碍!”

    摇头,嬴高道:“无甚大事,此事在咸阳时,公子已有预感。”

    “世家大族吗?”

    嬴高说完,随即闭目,片刻后猛然睁开:“我嬴高会让你们知晓,贵族,也不过如此。”

    一直以来,嬴高只想让大秦强大,从未想过动摇贵族统治,但此刻,他萌生杀意。

    他清楚,以一己之力对抗一个时代,必然粉身碎骨。

    但此刻,嬴高无所畏惧,若贵族阶层陪葬,将是他的荣耀。

    更何况,这是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且是天地崩裂的末期,此刻未必不能以一己之力改写历史。

    “公子,世家大族已存千年,我们太过弱小,根本无力抗衡!”

    此刻,王虎震惊不已,嬴高此刻流露出的疯狂,让他感到寒意。跟随嬴高这么久,他首次见识到嬴高的疯狂。

    王虎并不认为羽化做得对。

    他深知,这天下,即便是秦王,也无法掩盖嬴高的万丈光芒。

    第103章 公输家族!

    “景瑜见过三公子!”

    景瑜步入厅堂,向嬴高深深一礼,神情恭敬无比。

    在秦国的疆域内,风波之事,景瑜自是了如指掌。然而,景瑜深知,王翦驱逐嬴高出师门,或许正是嬴高腾空翱翔的序章。

    在颖川之地,二人曾有过交集,景瑜深谙嬴高的才情。如今,年仅八岁的嬴高被委以三川郡郡守之重任,此职位比肩两千石俸禄,等同于朝廷九卿。王翦,身为嬴高的恩师,执掌灞上大军,而王离为三川郡都尉,王贲更受秦王政器重。此时此刻,嬴高的势力已蔚为壮观。

    无论地方或是朝廷,皆有其人马。此时断绝师徒关系,实为对嬴高的庇护。无论如何,景瑜心中明白,此刻的嬴高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整个秦国,他堪称一方豪杰,而景瑜仅是商人,与嬴高等人合作,也不过是王商之一。

    他们的地位差距,犹如地狱与天堂之隔。

    ......

    “嗯。”

    微微点头,嬴高注视着景瑜,问道:“剑南商会如今发展如何?”

    “禀公子,下属已在六国国都建立起剑南广场,开始运营,后续规模正不断扩大。”

    “如今剑南商会每日进账丰厚,无资金之忧,扩张自无大碍。”

    “先生辛苦了!”

    向景瑜点头示意,嬴高言道:“从今往后,将父王那份送往咸阳,本公子应得之利送至洛阳。至于你自己的,自行处置,公子只有一条要求,不论何时,务必保障剑南商会的利益。”

    “遵命。”

    景瑜始终明白,剑南商会非己所有,甚至不属于嬴高。唯有那位矗立在咸阳城中的男子,才有资格宣称剑南商会为己有。

    “先生,本公子计划在三川郡,即洛阳,建立一所类似稷下学宫的学社,名为学院。”

    “在洛阳建造一座剑南广场,设于学社之侧,此事全权交由先生负责,需时多久?”

    闻此,景瑜眉头微蹙,他深知剑南广场的完工规模之大。他心知,胸怀壮志的嬴高不会让学社规模过小。如此庞大的工程,恐怕耗时不短。

    思虑片刻,景瑜抬头看向嬴高,沉默半晌,答道:“下属不知公子所述学院规模,故无法给出确切答复!”

    “哈哈……”

    嬴高轻笑:“先生,此事你与王虎接洽,学院的建筑设计及占地详情,王虎皆清楚。”

    “所有花费,皆出自我的收益,公子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力求完美。”

    “遵命。”

    ......

    景瑜离去后,嬴高开始编纂国学教材。与此同时,医家和农家之人登门拜访。

    相较于儒家、法家、墨家三大显学,医家、农家及公输家显得颇为没落。故闻嬴高的公告,纷纷前来寻求合作。

    他们之中无人愚钝,自然明白,这是医农技艺崛起的开端。然而,专注于国学编纂的嬴高并不知晓这一点。医书与农书已有秦国数百年积淀,无需他过多操心。

    当他离开咸阳时,秦王政便派赵高送来,目前最重要的便是格物与国学。

    在嬴高看来,格物有墨家与公输家,自不在话下,此时此刻,他只需编纂国学教材即可。

    对于国学的编纂,嬴高以爱国情怀为主,以秦文化为核心,也算是一种塑造核心价值观的方式。

    “公子,公输家族公输仇求见!”王虎步入,向嬴高恭敬一礼,说道。

    此刻正值嬴高编纂国学,他早已下令,非重要之事不得打扰。

    闻言,嬴高放下手中的羊皮卷,对王虎点头:“请公输先生进来,本公子想见识一下鲁班之后。”

    对于公输家族,嬴高满怀期待,毕竟他们掌握了最完整的鲁班书,这是他人所未有的。

    “公输仇见过公子!”

    此刻,公输仇姿态谦卑,他深知,他们公输家族与墨家的定位颇有相似,如今秦墨大兴于秦。

    嬴高的举动,或许就是他们唯一的机遇。

    “公输先生不必多礼!”

    挥手示意,嬴高对公输仇微笑道:“公输先生,本公子打算在洛阳建立一所学院,具体事宜想必你也清楚。”

    “本公子打算在学院中设立格物学科,先生可愿负责?”

    嬴高认知,任何行业的进步都是渐进的。他虽有预见,但也不能强行推动行业发展。

    设立格物学科,他并未期望立即见效,而是播下一颗种子,待无数年后,生根发芽。毕竟此时此刻,嬴高的首要任务,只是国学而已。

    他要塑造大秦的思想,要在世间塑造国家的概念。

    因此,嬴高才会煞费苦心,建立学院,甚至亲自动手编纂国学。

    “如此甚好!”

    公输仇点头,接着说:“只是公子,这格物学科,教授何种内容?”

    闻言,嬴高稍作犹豫,答道:“初期,先讲述技艺,即百工之技,传授公输盘的理论。”

    “至于日后之事,待本公子有暇再做打算也不迟!”

    “公子,《鲁班书》乃我公输家族的核心秘密……”

    瞥了一眼神色严肃、扭捏不安的公输仇,嬴高摇头道:“墨家绝技流传,墨家反而兴盛。”

    “孔孟之道盛行,源于孔子三千弟子,《鲁班书》我并未要求你全盘传授,公输家族掌握核心秘密,传授普通技艺即可。”

    闻言,公输仇心中激荡,向嬴高深深一礼:“公输仇谨记公子大恩,此情此义,我公输一族世代铭记。”

    “呵呵……”

    嬴高淡笑,对公输仇言道:“回去后,将可传授之学汇集成书,作为讲学之典籍。”

    “公子在教育之道尚无涉猎,无法提供助益,一切皆需你自力更生——!”

    “大人,学宫与剑南广场选址已定,景瑜传来消息,先建学宫,只需三月,即可竣工!”

    王虎步入厅堂,望向伏案的嬴高,问道:“大人,属下该如何回复?”

    嬴高放下手中竹简,抬首看向王虎:“你告知公输仇,让他派人与景瑜协作。”

    “务必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加速进度,修真学堂之事至关重要,父皇在咸阳密切关注,不可延误。”

    “遵命。”

    王虎应声点头,转身离去,他深知此时的嬴高备受瞩目,此事不容有失。

    ……

    见王虎离去,嬴高微微颔首,他对景瑜之言深信不疑。这段时间,他对剑南商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景瑜果然是商业奇才,拓展剑南广场时,他组建了剑南商会专属的建筑队伍。

    他们不受农忙时节限制,若此次公输家族加入,修真学堂的建设速度必将成为天下之冠。

    “三月?”

    嬴高低语,目光炯炯,他明白,修建学堂并非一时之举,他要借此为大秦开创未来。

    然而,修真学堂的建立并不简单。

    在这个时代,虽有学堂,却不如嬴高所创的这般复杂。

    西周时期,学堂称为辟雍,又称庠、序、学、校、塾。但并非专门的教育机构,兼作射箭、养老之地。

    嬴高选择此时设立学堂,而非天下统一之后,因此时秦法虽已深入人心。

    但春秋战国末期,学术繁荣,官学式微,私学兴起,教育突破了以官为师的局限。

    此刻设立学堂最为适宜,否则他将与整个时代对抗,必将败亡无葬身之地。

    “刘志,去请马兴前来!”想到这里,嬴高目光一凝,吩咐道。

    “遵命。”

    ……

    看着刘志离去,嬴高神情庄重。他深知在大秦,以法为教,以官为师的风气盛行。

    待大秦一统天下,始皇帝与李斯更是将其推向极致。

    嬴高身为大秦公子。

    于他而言,以法为教,以官为师并无不妥,这能强化国家思想,毕竟官员皆经层层选拔任命。

    他们食朝廷俸禄,一生富贵皆在上级手中,必然唯命是从。

    官员的利益与政权兴衰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为维护既得利益,断不会做出损害政权之事。

    官员受训在于熟悉律法条文或朝廷诏令,依法行事,不敢逾矩,故不会滋生异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