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繁荣富强
作者:铜雀宫的赤座明   秦二世穿越到了时空隧道最新章节     
    也想目睹,此子神赐之力,究竟能走到修行的何方。

    “诺。”

    公输仇轻轻应允一声后便退了出去,他心里明白,秦始皇既然要召见自己,那么必然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议。公输仇知道秦始皇是一个深谋远虑、富有远见的人,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秦国甚至天下的命运。因此,公输仇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他也暗自庆幸自己能够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荣耀和责任。,只为确认公子高行踪。

    此刻,半点隐瞒无存。

    他深谙,秦始皇知晓一切,但他想要了解更多的细节和背景。他凝视着公输仇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波澜壮阔的思绪。

    “朕是否能成功?”秦始皇暗自问自己,他深知这场变革将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他作为始作俑者,必须承担起这一切责任。然而,面对未知的未来,他不禁感到一丝疑虑和不安。

    秦始皇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荡。他告诉自己,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和挑战,他都要坚定地走下去。因为他相信,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才能让大秦帝国走向繁荣昌盛。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始皇开始积极筹备实施新的政策和制度。他召集了众多贤才和智者,共同商讨如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经济和文化措施,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

    在这个过程中,秦始皇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果断决策的智慧。他带领着大秦帝国走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虽然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但也充满了机遇和希望。“赵高,你说孤对公子高太宠爱了吗?”

    “王上,公子高资质超凡,实乃大秦之幸......”

    赵高一直追随秦始皇左右,对这位名声鹊起的公子高在他心目中的分量,自然心知肚明,他知道怎样的措辞最得体。

    身任中车府令,常伴秦始皇左右,赵高长于观言察色,在这方面,无人能敌。

    “呵呵......”

    淡然一笑,秦始皇不提此事,转向赵高吩咐:“公子高回府后,召他来咸阳宫用膳。”

    “诺。”

    ......

    他点头应下,心里清楚秦王子嗣之位,非公子高莫属。

    赵高太熟悉秦始皇了。由于儿时的孤寂,秦始皇对任何人都抱有疑虑,哪怕是对自己的儿子,这些年,若非大朝之上,秦始皇从不邀请人共进晚餐。

    特别是自己的儿子。

    唯独公子高例外。

    很多时候,洞察微末以解析答案,正是赵高的拿手好戏。

    ......

    “公子,这便是西城,只可惜穷困之地,无人愿来此!”

    嬴高指着西城最后的荒瘠之地,那山环水绕之处,道:“铁鹰,这山水间空无一物,人迹罕至!”

    “去找人谈判,收购这片土地,公子有大用途!”

    “诺。”

    应了一声,铁鹰随即吩咐他人行动。他深知,有了公子高的介入,咸阳县令府不敢刁难,何况公子高财力雄厚。

    不同于他人,公子高不仅有剑南商会,更兼有孔雀商会,加之邯郸一战的收获,大半流入咸阳县府,另一半进入孔雀商会。

    此刻说公子高是咸阳城中首富之一,甚至不必加上“之一”两字。

    购下这片荒芜之土,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这地方约等于一个正阳坊,甚至更大半左右,但以公子高的财力,这只是小事一桩。

    “公子,荒凉之地于我们也无所裨益,耗费金钱购买,或许……”

    “哈哈哈......”

    闻言一笑,对铁鹰之言,嬴高尚无回应,吩咐道:“寻几位农家才俊,专精山脉和农田的,还有画图高手。同时告知景瑜将建筑队全体迁往咸阳!”

    “诺。”

    ......

    嬴高交代完,端详良久:“日后,这里将繁华非凡,庭院丛生,这里会成为另一个咸阳中心。”

    “以我之名,昭告天下:道家、医药、农家,及精通机关制造的匠人,皆可入咸阳。我会重礼相待。”

    “诺。”

    ......

    嬴高确信,未来不必忧虑财源,然而此刻却颇为烦心,这些事需要巨大初始投入,短期内并无回报,实乃吞噬财富的巨兽。

    一般人都无法负担得起。

    即便自己也捉襟见肘,否则此时不会推行筒车。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想引出曲辕犁,减轻经济压力。

    “派人通知尚工坊,请老班输召集十几个精通建筑和绘图者来此,将这片地域绘制于羊皮纸上。”

    嬴高考量再三,续道:“再请建筑精通者,研究地貌地势后,前往府中找本公子。”

    “下官遵命!”

    点头领命,铁鹰连发命令,派出人手。

    他不理解嬴高的规划,却坚信嬴高做事从不冒失,战场所获的信任最坚固无比。此刻,这信任存在于他与嬴高之间。

    “嗯!”

    点点头,嬴高又说:“留人于此,熟记这片土地。告诉尚工坊,我们回来后再议!”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