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彪哥已抵达海城县一月有余。在这段时间里,整个海城县也因彪哥的到来而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由于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以及低保制度的全面推行与征兵工作的有序开展,许多生活窘迫至极之人手头逐渐宽裕起来。这不仅为海城县带来诸多新的商机,同时吸引更多人前来经商创业。
漫步于街头巷尾,彪哥真切地感受到如今的海城县较其初来乍到时更为热闹非凡。起码马路上的行人大幅增多,且他们身上的暮气亦消散许多,不再似往昔般颓废消沉。
尽管总体变化尚不显着,但一切皆朝着积极美好的方向蓬勃发展。
突然彪哥想到一个问题,转头对着周俊生问道。
“我也来这一个多月了,怎么没人来官府打官司?”
这话说完周俊生自己都乐了,来到彪哥身边他小声说道。
“彪哥,你还真想做青天大老爷啊?”
“是啊,怎么不行么?”
“行是行,但咱们那衙门口的晴天鼓可不是什么人都敢敲的,普通人敲鼓上来就的打三十大板,这是规矩,要是那些有功名在身的倒是不用敲鼓,但像那样的基本都是乡绅,有几个需要您来判案的呢?基本都是他们自己内部解决了。而且乡下当然也是靠着乡绅和大户主持,老百姓来衙门呵呵。”
“那就没一些大案什么的么?”
“一般的案子,这些老百姓直接找铺头,捕快了,能算是大案的除非捅了天,彪哥,有句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好么,彪哥算了解了,自己这个县令,好像一天事情还真不算多,转弯来到衙门口,只见几个人提着手提箱正在等候,周俊生看到这些人便快步上前打招呼。
等待他们打完招呼后,才知道,原来是周俊生的朋友,过来应聘师爷了,礼让进后堂后众人纷纷坐下,周俊生开始介绍起来。
“这位是郭梓明我的好友,在新学学到中学毕业,这位是徐文东是我的同窗,这位是夏雨也是学的新学,本来打算出国留学,但他爹死活不让他出去。还有这位是越文瑄,我的发小。”
挨个拱手致意,很快介绍完一圈,众人回到座位上,彪哥笑道。
“各位都是周俊生的朋友,那就是我的朋友,我也感谢各位前来助我,哎,我这个人其实就是一个大老粗,啥都不懂,就买了这个管,但真正上任才知道,做点啥都这么难,要不是周俊生最近一直帮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个管。”
话刚刚说完,只见下首徐文东起身笑道。
“大人谦虚了,我等在收到俊生的电报后就对大人有所了解,这次一来一看,才知道电报所言非虚,大人乃是心怀天下之辈,我等在大人手下做事那是荣幸。”
只见剩下三人也起身纷纷称是,这话听的彪哥不咸不淡的没啥意思,所谓的这也是正常求职么,那他就问问。
这一问可真是有趣啊!周俊生结交的这些朋友们确实没有白费功夫,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专长。比如说夏雨这个家伙吧,他的数学能力简直就是超群出众,可以说是一个天生的账房先生,索性彪哥就投其所好的把所有账目都交其管理。
而徐文东呢,则对商业经营和统筹规划情有独钟。他家原本就是开大型绸缎庄的,但由于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干脆就跑出来闯荡江湖了。
再来看看郭梓明,他学习的新学让他对物理和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他还精通一些加工方面的知识。在彪哥眼中,这样的人才可是万万不能错过的。
最后要介绍的就是越文瑄啦!越文瑄给彪哥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长得极其俊美,甚至比周俊生那个小白脸还要更胜一筹。他的长相有些偏女性化,说起话来也是文质彬彬、书卷气十足。当得知他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能写出一手好文章时,彪哥便将他暂且担任自己的秘书一职。
而郭梓明自然就直接分配到工地之上,让他配合宋子墨俩人先做小区工程。
最后剩下徐文东一个人,这两个人彪哥暂时并没有做出什么安排而是带着几个人先吃了一顿饭,然后让周俊生先带着几人出去转了一圈。
夜幕降临后,彪哥终于寻得了机会与徐文东单独坐下来聊聊。几句话下来,彪哥就感觉尽管身处不同的时代,但两人对于经商之道的理解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彪哥聆听着徐文东对于各种生意的见解,不禁为之惊叹。
他说得头头是道,无论是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还是各种精妙的经营策略,都能够应答自如、游刃有余。然而,彪哥也敏锐地察觉到,徐文东所欠缺的关键因素便是实际的经营经验以及超越当前时代的广阔视野。如果能够弥补这两个方面的不足,彪哥感觉就这个年轻人,想不成功都难。
现在彪哥缺的是什么?
当然就是钱,现在他跟吃药似的,这钱是一天都停不下来,索性他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找个能帮自己挣钱的人,至少能帮自己把他现有的资产给快速盘活了,那才是重中之重。
趁着天没黑,带着徐文东来到衙门仓库,当彪哥打开仓库看着堆积的如山一般的红衣服和大头鞋,徐文东也有点惊讶了。
“这个仓库里面装的还是一部分货,怎么样?有什么办法让其快速变现么?”
徐文东思索一会,“我能打开一个看看质量?”
“当然。”
只见他打开一些服装和鞋子检查起来,很快他来到彪哥面前。
“这些服装和鞋子质量非常好,不知大人您有什么想法?不知这一套的本金是多少?”
“以后叫彪哥啊,别叫什么大人的,我听着难受。要说想法呢,不瞒你说啊,我现在没想到什么销售的好办法,本金这一套没几个钱,只要卖的不太低我们都赔不了。”
“这样啊。”
徐文东思索起来,成品衣服裤子和鞋子在清朝那是相当的不好卖,因为小农经济,几乎家家都自给自足,要不就买布自己裁剪衣服和鞋子,根本就很少有人买成装,特别是像这种大红的成装,在市面上更是可以说没有,所以这销路问题,彪哥跟周俊生也研究过,那就一个结论,白送行,卖么,根本就没市场,那像都别想根本不可能卖的出去。
此时的徐文东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想法,他就是这个年代人,所以更了解这个年代人们的需求以至于想了一会的他也感觉头昏脑胀。也就在此时,徐文东想到了一个馊主意,只见他一笑小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