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拼尽了全力
作者:宝屁龙龙   神级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而且,设计人员还脑洞大开,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个小改动——他们把原本单一黄色的迷你风扇叶片换成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七彩风”。

    东西做好了,省里立刻给他们安排了两个去广交会的名额,而且还给了个超级优惠——上届展销的时候,那个产品定价99美元。

    这次为了增强竞争力,厂里和省里商量决定,把自家的产品定价定在了8美元,卖出去一台还能额外得到2元人民币的补贴!

    经过一番激烈的内部pK,除了负责销售的副厂长,最终朱利闻获得了去广南的机会,原因很简单,他是厂里唯一能说几句英语的技术员,其他人当年学的是俄语。

    其实朱利闻的工作并不复杂,就是调试几台迷你风扇样品,对他这个名校毕业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但他为了在领导面前好好表现自己,可以说是拼尽了全力。

    除了调试风扇,他还抢着干各种杂活,擦桌子、拖地板,什么活都干,因此也赢得了皖徽省参展团的一致好评,直到这一刻。

    此刻的朱利闻对面,站着几位穿着制服的人,其中一个亮出了自己的证件:

    “同志,我们是广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工作人员,按照上级指示,为了确保这次广交会上的所有机电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保障国际客户的权益,维护咱们国家产品的口碑,我们要对所有参展的机电产品进行质量抽查。”

    “我看到你们展位上有这种小吊扇,应该是你们的参展商品吧?麻烦您给我们提供一套样品进行封存,检测完我们会归还,请您配合。”

    这是人家的地盘,而且理由听起来无可挑剔,所以即便朱利闻想据理力争,也亮出了自家企业的各种资质。

    虽然朱利闻的上司和皖徽省的带队领导都出面解释求情,但人家客客气气地出示了证件和盖着鲜红公章的通知信后,还是直接封了一台样品就离开了。

    显然,不只是皖南电机厂一家遇到了这种情况,事实上,所有展出了迷你风扇的参展单位都受到了同样的对待,就连大家都默认是这个新产品市场开创者的闻州市参展团也没能幸免。

    这下大家都没话说了,连行业老大都被一视同仁,看来可能是某个领导一时心血来潮,或者是闻州市那家单位在出口过程中遇到了客户投诉,引起了上级对这个新产品质量的关注。

    如果是后者那就太好了,这么大的市场份额,谁不想分一杯羹呢?如果行业老大出岔子,那其他单位分到的份额自然就更多了。

    想到这里,大家看着闻州市参展团那被三色塑料布遮得严严实实的展位,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表情。不过,这事儿大家也帮不上忙,只能坐等结果,尤其是像朱利闻这样的,更是稳如泰山。

    自家工厂可是当年参与制定国家电机标准的单位之一,对各项参数的要求那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况且这么简单的永磁电机,凭皖南厂的实力,怎么可能出质量问题?

    朱利闻和他的皖南电机厂心里有底,但这并不代表所有被检查的单位都这么淡定。毕竟不是每家参展单位都有这样的技术实力作为后盾。

    还有一些单位就是为了打价格战来的,它们的产品设计初衷就是尽可能降低成本,这样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比如说,把电机绕组的铜线直径缩小一号,每个电机就能省下将近两毛钱的成本,至于这样做导致的过热问题、寿命缩短以及长时间运行可能导致电机烧毁的安全隐患,反正短时间内不会出问题,谁在乎呢?

    这么大规模的行动让一些有心人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各种明里暗里的渠道也开始活跃起来。

    有的人纯粹是好奇,想知道广南市这次到底是怎么回事;有的人则是在打探内幕,想要了解这次行动背后的意图,猜测某些领导的想法。

    当然,更多的是想要广南市技术监督局快点给出结果,好结束这次检查,并给自己关系网中的伙伴发放合格证书。

    也不知道广南市技术监督局是真的工作效率高还是受不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早上从展馆取走超过50多家单位的样品之后,在众人或平静或紧张的等待中,晚上闭馆前结果就出来了。

    每家带着迷你风扇来参展的单位都收到了一封盖着广南市技术监督局鲜红大印的回信。

    看大伙儿收到信之后,脸上那五花八门的表情——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哭笑不得,有的满脸无奈,有的波澜不惊,还有的气得直跳脚,有的则是满头雾水——估计这最后的结果也是各有千秋了。

    接下来的事儿更热闹了。正当大伙儿还捧着信琢磨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时,一帮子穿制服的人马突然现身,他们一进展馆就像训练有素的特工一样,两人一组,目标明确地找上了一些参展单位,开始了一番“劝说教育”。

    这“说服教育”的活儿还真挺管用,你看那些被“教育”的人最后都耷拉着脑袋,老老实实地把所有迷你风扇样品交了出来。制服队员们麻利地把这些样品装进五颜六色的袋子里,贴上标签,然后就扛着走人了。

    有些好事者上去打听情况,制服队员们也不含糊,耐心地解释:“他们的样品没过关,不能卖,现在要把他们所有的东西都封起来检查。”

    周围的人一听这话,“哦”了一声,算是明白了。

    这时候还不懂的,那真是有点儿不开窍了。很明显,这是有人在利用规则给对手使绊子,这一招玩得真叫一个高明,表面看起来毫无破绽,而且目标精准。

    那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通常成本也低,显然是打算用超低价抢市场的主儿。毕竟如果大家用的原材料都是按计划来的,也就是说都按国家定价买,那么成本差异主要就是看各家管理效率的高低了。